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艺术
2018-11-16陈本宝
陈本宝
[摘 要]评价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且中肯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要以评价生情、以评价启智、以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树立新的课堂评价观,让评价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催化剂。
[关键词]语文课堂;评价;情感;趣味;智慧
[中图分類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10-02
评价是课堂中的一股隐形的力量,课堂教学的过程、效果常常与评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人常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好学生、好课堂是评价出来的。”其实,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和教学创新都相当不错,但到了课堂实践这一舞台上,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也往往有口难言,时常以“学生不配合”来解释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其实,如果教师能够运用评价这隐形的翅膀,让学生借助评价来进行学习、讨论,则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评价的最大载体是语言,为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修炼语言功力,让语言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加速器,让学生在教师优美语言的浇灌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一、动情评价,促进学生心智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也就是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和认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然而,很多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有“背台词”倾向,甚至有的评价成为教师点评学生的“口头禅”。评价要成为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利器,就必须要走真心、动真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感到教师的评价是基于自己的真实表现,是对自己的客观评价,而不是教师流水线似的评价。为此,教师的评价必须用心灵打动心灵,用灵魂唤醒灵魂,让评价不仅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发挥其附带的作用,如激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灵感等等。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是课堂的常态教学活动,而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也要及时跟进。有的教师常说“你读得真棒”“你读得特别好”之类的赞美语,学生虽然听起来觉得是在夸奖自己,但总觉得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意味。评价要动情,教师就必须先走心、先动情,只有自己被感动,评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为此,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朗读设计一种评价,如“谢谢你今天给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朗读,我一直沉浸在你的朗读情感里呢!”“你今天的朗读给了我不一般的感觉,声情并茂,很有感染力和穿透力!”“你今天的朗读比你上一次的朗读进步多了,以后我们对你朗读的期望值又高了许多噢!”这些评价既是对学生的真实肯定,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鞭策,学生会以此为标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样的评价不仅发挥了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作用,还对学生有持续的激励作用。
教育的作用主要是丰富学生对美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和对美的追逐。初中语文教师要明确的是,除了运用语言来评价学生外,一些非语言的评价也很重要。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来评价学生,让学生通过教师立体化、多元化的评价,从不同角度感受来自教师的正能量,如教师一个不一般的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姿态等等。总之,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评价就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学生才会为了教师的美好评价而不断努力。
二、智慧评价,引领学生创新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中,教师也经常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况,比如对表现良好或尚可的学生,教师的评价一般都会及时生成。然而,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失误甚至谬误,教师往往习惯性地选择批评性的评价。批评性的评价,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会产生恶性循环的效应。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修炼一双慧眼,铸造智慧大脑,充分利用评价的力量,巧妙地变学生的错误为知识财富,让学生在评价中过滤掉错误的负面能量,并从新的角度和新的方向实现自我发展。
例如,当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基本正确,但逻辑有些不明确时,教师应先肯定学生理解正确的地方,再指出逻辑发展的合理方向,让学生先自我肯定,再寻找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彰显教师的智慧。要知道,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思维逻辑不明是他们必然会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又指明方向。同时,语文教师也要换位思考,学会从学生的立场、角度来丰富看问题的视角,因为正确的答案有时并不止一个。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评价时,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找到学生想法的内在合理性成分,这既是智慧评价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新发展的重要一步。例如我在教学《故乡》一文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说说文中‘我的希望是什么。”学生甲和乙的回答都没有贴近我预设的答案,我便先肯定学生答案的合理之处,再进行二次追问,通过问题启发和点拨学生,最终学生丙提出“‘我的希望是过一种新的生活”,这一答案得到了全班学生的一致认可。可见,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评价这把利器,让学生借助评价实现自我认知的提升和跨越式的发展。
三、个性化评价,助推学生个性发展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若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成长,则此评价是积极且有效的;相反,若评价没有给学生带来正能量,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征,甚至仅仅是冷冰冰的说教,则没有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评价是教师给学生的一面心灵之镜,若教师对学生微笑,学生也会微笑以对。为此,教师开展个性化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既是因材施教的体现,更是以人为本的课堂要求。
很多语文教学大咖都是课堂评价的高手,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堂氛围,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既丰富了课堂的内涵,也增加了课堂的厚度,甚至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我在教学《背影》一课后,让学生以《孝心》为题进行类比写作,描述自己的一位亲人。在接下来的作文讲评课上,一学生在朗读自己的作文时,由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想到自己奶奶脸上的皱纹,不禁哭出声来。我便抓住时机评价道:“是的,太感人了,你的家境我很了解,你的奶奶确实很不容易,我打心里为你和你的奶奶点赞。孝心是什么?孝心就是每天按时回家,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报平安,让我们大家一起为他和他的奶奶鼓掌!”这种个性化评价打动了这位学生,也打动了其他学生,很多学生的眼中闪着泪花,可见他们的成长太需要这种贴近他们心灵的评价了。
评价是教学的一面镜子,好的评价和好的教学是内在统一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评价和教学的内在关系,树立以评价促发展、以评价导教和导学的观念,形成适应于学生发展的评价观。为此,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评价水平:一是要丰富自己的语言。教师的语言要丰富灵动,既要放得开,也要收得拢,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感受到评价的力量。二是评价要适切。教师的评价切忌不着边际,要抓住要害,让评价看得见,且恰到好处,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评价要适当。评价是起促进作用的,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因此,有些评价只需点到为止,给学生留白,这样比那些直截了当的评价效果更好。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高彩虹.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评价的有效策略[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2):123-124.
[3] 徐玉根.追求教、学、评的一致性: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评价工具开发与运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6(8):63-66.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