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甘薯小象甲田间药效初探
2018-11-16王春娟陈先良尹丰平陈上进贾雄兵
王春娟,陈先良,尹丰平,陈上进,贾雄兵
(1.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广西 南宁 530022;2.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植保站,广西 防城港 538021)
甘薯是世界七大粮食作物之一,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作物,不仅为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并且薯块含有丰富的食用纤维、糖、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是人们崇尚的绿色食品之一。多年来,甘薯小象甲一直是甘薯生产和储存时期的重要害虫。甘薯小象甲属鞘翅目蚁象科,又名甘薯小象鼻虫、甘薯蚁象,目前大面积分布于南方甘薯产区。成虫咬食叶柄、叶芽及薯块,造成许多小孔,并产卵于薯块和薯蔓之中;孵化的幼虫即在其中取食、发育,蛀成许多孔道,影响了甘薯的正常发育,而且被蛀的薯块逐渐变黑发臭不能食用,直接影响了甘薯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选择6种杀虫剂进行防治甘薯小象甲的对比试验,以期为防治甘薯小象甲的田间试验及后期农药登记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防治甘薯小象甲的安全科学用药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分别为0.06%噻虫胺颗粒剂、0.12%噻虫嗪颗粒剂、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10%毒死蜱颗粒剂、0.042%溴氰·八角油微粒剂,共6种杀虫剂。
1.2 试验地点 防城港市防城区那梭镇那夏村。
1.3 供试作物 红姑娘。
1.4 试验方法 试验设7个处理(表1)。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2017年4月18日甘薯膨大期开沟直接撒施法施药1次。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1.5 调查方法
1.5.1 健康植株率统计 2017年6月13日挖红薯,每个小区随机选10株红薯统计健康植株率,薯块和藤蔓没有受害状的记为健康植株,薯块和藤蔓有受害状的记为受害植株。
1.5.2 防效统计 挖红薯时统计薯块虫害指数和防效。薯块危害分级:0级,无危害;1级,危害率1%~5%;3级,危害率6%~10%;5级,危害率11%~20%;7级,危害率21%~50%;9级,危害率50%上,失去使用价值。
防效计算公式:
1.5.3 虫眼数统计 2017年6月13日挖红薯,从每个处理的3个重复薯块混合样中随机抽20根红薯置于网袋中放置仓库保存,7月24日统计每个处理20根红薯的总虫眼数,计算薯块平均虫眼数。
1.5.4 成虫数统计 于8月10日统计每个处理储存的20根红薯的小象甲成虫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薯植株受害情况 0.06%噻虫胺颗粒剂、0.12%噻虫嗪颗粒剂、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10%毒死蜱颗粒剂、0.042%溴氰·八角油微粒剂,6种杀虫剂处理,挖红薯时统计健康植株率,分别为46.67%、53.33%、66.67%、83.33%、83.33%、90.00%,其中0.042%溴氰·八角油微粒剂处理后,薯块和藤蔓受害较少,防治效果最好,3%辛硫磷颗粒剂和10%毒死蜱颗粒剂处理次之,3个处理的健康植株率间无显著性差异,均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0.06%噻虫胺颗粒剂处理防治效果最差。
表2 试验结果调查(一)
2.2 薯块虫害指数 0.06%噻虫胺颗粒剂、0.12%噻虫嗪颗粒剂、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10%毒死蜱颗粒剂、0.042%溴氰·八角油微粒剂6种杀虫剂处理,薯块虫害指数分别为17.94、15.50、14.88、12.72、13.01、11.02,防效分别为49.86%、56.85%、58.59%、64.64%、63.76%、69.30%,其中0.042%溴氰·八角油微粒剂处理防效最好,极显著优与其他处理;3%辛硫磷颗粒剂和10%毒死蜱颗粒剂处理次之,两者防效无显著性差异,均显著优于0.06%噻虫胺颗粒剂、0.12%噻虫嗪颗粒剂、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处理;0.06%噻虫胺颗粒剂处理防治效果最差。
表3 试验结果调查(二)
2.3 薯块防效 薯块在仓库存放41d后,各处理薯块平均虫眼数分别为12.40、10.60、2.00、0.55、0.80、0.15个,跟空白对照相比防效分别为-19.81%、-2.42%、80.68%、94.69%、92.27%、98.55%,其中0.042%溴氰·八角油微粒剂处理防效最优,3%辛硫磷颗粒剂和10%毒死蜱颗粒剂处理防效次之,三者防效均达94%以上;0.06%噻虫胺颗粒剂和0.12%噻虫嗪颗粒剂处理没有防效。
存放58d后,薯块平均孵出成虫数分别为162.80、99.30、12.95、5.70、6.25、4.55只,与空白对照相比防效分别为33.44%、59.40%、94.71%、97.67%、97.44%、98.14%,其中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10%毒死蜱颗粒剂、0.042%溴氰·八角油微粒剂防效均较好,尤其0.042%溴氰·八角油微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和10%毒死蜱颗粒剂防效均达97%以上;0.06%噻虫胺颗粒剂和0.12%噻虫嗪颗粒剂防效较差。
表4 试验结果调查(三)
3 小结与讨论
3.1 本试验选择6种杀虫剂对甘薯小象甲进行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0.042%溴氰·八角油微粒剂对甘薯小象甲防治效果最好,10%毒死蜱颗粒剂和3%辛硫磷颗粒剂防效次之,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防效一般,0.06%噻虫胺颗粒剂和0.12%噻虫嗪颗粒剂防效最差。
3.2 农业生产上对于甘薯小象甲的防治主要采用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农业防治一是加强田间管理,防垄面龟裂,并适时灌水,保持土壤湿度;二是改、培并举,改良土壤,土壤黏重的薯地在整畦前挑沙撒于薯地或畦面,保水性差的土壤要增施有机肥,使土壤疏松,且及时填塞垄面裂缝和覆盖薯蒂,抑制害虫危害;三是及时清园灭虫,积极清理销毁田间臭薯、坏藤头,集中烧毁,减少来年虫源;四是实行轮作,消灭虫源。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性诱剂诱杀雄虫,借以降低田间虫口基数,减少来年害虫危害。如刘建峰等人在薯蔓长至约5~10cm时,每亩均匀放置2个诱捕器,每隔2个月换1次诱芯,收获时性诱区防治效果可达84%。另外还可以用冬诱的方法,如在初冬及早春,在甘薯地每亩挖65~75个小穴,每穴放入经乐果或敌百虫等药剂浸泡制成的毒饵,并盖上杂草进行诱杀。但在虫量大发生的情况下,单用农业防治手段和生物防治手段仍无法达到控制其危害的理想效果。因此在此基础上仍需要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作为应急和辅助的防治措施。已登记用于防治甘薯小象甲的化学农药只有杀螟硫磷和乐果,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生产需要。有研究表示毒死蜱、辛硫磷、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啉、虫菊酯、氟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等对防治甘薯小象甲亦有一定防效。
0.042%溴氰·八角油微粒剂主要成份溴氰菊酯是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力最高的一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没有熏蒸和内吸作用,但在高浓度下对一些害虫有驱避作用,持效期较长。如赖敏等研究发现,溴氰菊酯对瓜实蝇雌虫的驱避作用较强,驱避率达83.33%,产卵抑制率达68.83%。另外李前泰等人研究发现,3g/kg八角油用饲料拌药法喂养玉米象和谷蠢,死亡率均为100%,500mg/kg八角油饲料拌药法喂养玉米象和谷蠢,死亡率分别为87%和73%,4.2mg/cm2八角油对玉米象的触杀死亡率达100%,2.82mg/cm2八角油对谷蠢的触杀死亡率达100%,0.56mg/cm2八角油对玉米象的熏杀死亡率达100%,0.49mg/cm2八角油对谷蠢的熏杀死亡率达100%,7.06mg/cm2八角油对赤拟谷盗的驱避作用达96%,在连续4周的试验期内仍能保持在80%以上。同时本试验中,0.042%溴氰·八角油微粒剂的防效最好,作用机理及应用技术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