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源木本

2018-11-15夏玉清

美术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双年展物象感性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生活在水边的缘故,我对水一直有一种割舍不断的亲近感,在我的创作中我也一直在探索着抽象意味,试图用它来表现我所看到的以及我所感悟到的世界。水一直是我创作的主要元素,在我看来它无可取代。它的灵动,它的包容,它的纯净与神秘,都一次次地激发着自己创作的灵感。以自己的方式和思想形式来看待世界,来记录和描绘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强调对人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以不同的角度和力度,去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的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用艺术的形式呼唤人类同自然的和谐相处,呼唤人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和建设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水是我作品中的主要表现元素,我喜欢安静的水,我喜欢安静的世界。我总是试图创作出一个能让观者的内心变得平静的世界,大面积的闪着白光的水,就那样沉默的呆在那里,与云、雾、老树等我想让它出现在那里的物象交织出我想要呈现的世界。我总喜欢这样,创造出一个我所想的世界,然后就扔在那里,不闻不问。而这个世界往往又是超越了真实的,但却并非与现实无关。

我喜欢静静地去寻觅在这个世界中让我感动的细节,断断续续的细节连接成我所感受的美。出生于湖南的我,并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生长于东北,也让我具有了黑土地的大气与厚重。厚厚的黑土地上闪动着白色的流淌的水,是我一生都不会忘怀的画面,南北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多元性格的我,于是在我的画面中,你看到的不只是动人的感性,同时我也尽量以旁观者的态度,在不经意中注入理性,在创作时,我的思想经常会在感性与理性间不间断地游离,物象在此时早已被抽象成点、线、面的元素,随着画面的节奏不断地变化着。

无论是《物质到精神的跨越》系列还是《启示录》系列,我都力图在画面中传达出我所感受到的这个世界。前者更侧重于具有梦幻的超现实表现,而后者则更注重于对人性的感性思考。我用朴实无华的创作理念进行着我的创作。我固执地喜欢单色,不愿意纷繁的色彩扰乱我的感官。我常常理性地将画面分割出不同的形式,让不同的物象在黑与白之间变幻。我并不注重技法的表现,更多的是在意境上的呈现。那些我想隐藏的,却又常以它们随意地漂浮在不同的虚幻空间里。我尽量去藏掉苦心经营的痕迹。水在这些作品中依然主要存在,它们或者跃动,或者沉静,是水又不是水,此时的“水”只是一种符号,它可以承载一切。

夏玉清

1988年出生。2011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4年研究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曾任职于贵州师范学院,现任职于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参加中国文联第十期全国中青年文藝人才(视觉艺术)高级研修班。贵州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秘书长、贵州省版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5年获第六届贵州省文艺奖。

作品入选2012年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15年第二十一届全国版画展获优秀奖、2015年南京国际美术作品双年展、2017年第六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2018年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等全国性美术展览。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文艺基金会、湖北美术馆、重庆美术馆、福建美术馆、吉林省美术馆、黑龙江美术馆、四川美术馆、贵州省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作品多次在《美术》《中国版画》等刊物刊登。

猜你喜欢

双年展物象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有中国办展经验的,才能算国际化策展人
感性理性不拔河
以“非美”意识辨析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
感性设计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