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绿色食品甘蓝秋季露地栽培技术
2018-11-15黄翠娥周年英蒋双林王业鹏肖杰李丽娜熊金剑
黄翠娥 周年英 蒋双林 王业鹏 肖杰 李丽娜 熊金剑
导读:天门市污染少,水质优良,土壤肥沃,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天门市舒彬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舒彬牌甘蓝已通过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并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根据多年栽培实践,从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天门市绿色食品甘蓝秋季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甘蓝( L.),又名卷心菜、洋白菜、疙瘩白、包菜、圆白菜、包心菜、莲花白,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喜温和气候,能抗严霜和较耐高温,16世纪开始传入中国并在各地普遍栽培,是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区春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甘蓝营养成分齐全且含量高,每100 g中含蛋白质1.5 g、碳水化合物 3.2 g、维生素 C 31 mg、钠 57.5 mg、钙 50.0 mg、钾 124.0 mg等。此外,甘蓝富含叶酸,孕妇及贫血患者均可多吃。
天门市地处湖北中南部、江汉平原北部、汉江下游北岸,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武汉城市圈重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之一,全市耕地面积16.8万hm2,近几年,天门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优化农业结构和发展特色产业,现全市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7万hm2。天门市具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湿润、严寒期短、无霜期长等特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更为蔬菜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
甘蓝在天门市秋冬蔬菜生产中占40%,年生产面积达6000 hm2,总产量达54万t,其中多宝镇为甘蓝种植大镇,全镇甘蓝生产面积为1000 hm2。目前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食品甘蓝种植面积为730 hm2,仅占全市甘蓝生产面积的12.2%,因此,在天门市发展绿色食品甘蓝生产潜力巨大。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甘蓝秋季露地栽培中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天门市绿色食品甘蓝的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版本均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版)适用于本文件。
NY/T 654绿色食品 白菜类蔬菜
NY/T 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6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产地要求
生产基地范围内及周边无“三废”污染源,基地大气质量、灌溉用水、土壤条件均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4 品种选择
秋季栽培的甘蓝,其生长周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因此应该选择适合天门本地的优质、高产、抗病虫、耐热和适应性强的品种,如夏春宝、夏春王等。
5 茬口安排
甘蓝不宜连作,同时也不宜与大白菜、菜心、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轮作,瓜类、豆类、玉米等皆可作为其理想的前茬。
6 播种育苗
6.1 播种期
秋季甘蓝一般选择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播种,苗龄约35天。
6.2 育苗
采用苗床育苗法,选择通风凉爽、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作育苗床,起深沟高畦,畦宽为1.2~1.4 m。播种前,苗床应施足底肥,一般每1 hm2施腐熟有机肥 15000~30000 kg和过磷酸钙225~300 kg作为底肥。每1 hm2用种量为750 g。播种时浇足水以利出苗。
6.3 苗期管理
秋甘蓝育苗期正值夏季炎热多雨时节,播种后需及时搭建荫棚盖纱网来防热降温和防暴雨冲击。待苗长到2~3片真叶时及时间苗,以“留匀、留齐、留良、去劣”为原则,去弱留强,将生长过密的拔掉,保持一定的间隔,间苗后3天用1%复合肥追肥1次,每隔5~7天追水肥1次。在移栽前5~7天停止追肥并适当减少浇水,增加光照进行炼苗,使幼苗定植后能适应露地大田的气候环境,缓苗快,成活率高。苗期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为害时,应及时采取绿色食品生产允许采用的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移栽前及时浇水,以利带土移栽减少伤根。
7 及时移栽
秋甘蓝苗龄约35天,具有6~7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先深耕平整土地,每1 hm2施腐熟农家肥15000 kg、复合肥750~1050 kg作基肥,作成1.0~1.2 m宽的高畦,双行种植。株距30~40 cm,一般每1 hm2种6万~7万株,可根据各品种开展度大小及时对株距进行调整。栽后应立即浇定植水,以利缓苗。
8 田间管理
甘蓝生长前期施肥要勤施薄施,莲座期要多施且以氮肥为主。定植7天后,结合浇缓苗水,每1 hm2追施尿素 75~120 kg、磷酸二铵 75 kg,以促进新根生长,达到提高幼苗前期抗逆性和抗病性的目的。在莲座期叶形成后,注意蹲苗,防旺长,促进叶球分化;进入莲座期中期,每1 hm2施尿素150~225 kg和磷酸二铵150~225 kg;莲座期后期和结球初期、中期,宜追施速效性肥料,每1 hm2带水浇人粪尿22500~30000 kg、尿素225 kg或硫酸铵450 kg,以促进叶球快速膨大。
进入结球期,因叶球生长速度快,需水量大,应掌握地面见干即浇的原则,一般5~7天浇一次水。收获前几天,应停止浇水,防止叶球开裂,同时也有利于贮存。
9 病虫害防治
9.1 主要病害
甘蓝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发病初期或出现病株时应立即喷药保护,每1 hm2可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5~3.75 kg,每隔7~10天施药一次,连续2~3次。
9.2 主要虫害
甘蓝虫害主要有甜菜夜蛾、小菜蛾、菜螟、菜青虫,可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①物理防治 秋季收割之后及时进行翻耕,并清除田间的杂草和残株老叶,深耕细耙,减少越冬虫源;在田块中每2 hm2安装1盏频振杀虫灯,诱杀成虫。
②生物防治 利用广赤眼蜂、凤蝶金小蜂等天敌消灭越冬的菜青虫蛹。
③化学防治 甜菜夜蛾、小菜蛾、菜螟、菜青虫,可用氯虫苯甲酰胺进行防治,且效果良好。每1 hm2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50~825 mL,每季不超过2次。
10 收获
适时采收是保证甘蓝高产、稳产、商品性状好的关键。采收过早,产量不高;采收过晚,容易出现裂球和甘蓝纤维多、口感差现象,严重影响质量和产量。当叶球基本包实、外层球叶发亮时及时收获,宜在清晨露水干后或近傍晚进行[2]。采收时应先采收无病害叶球,手脚避免接触病株,凡病株均应单独采收。采收时应保持着装洁净,不从其他植物地块转入,身上无农药气味。
11 包装、运输和贮藏
11.1 包装
用于甘蓝包装的容器如塑料箱、纸箱等,应整洁卫生、干燥、牢固、无污染、无异味、无虫蛀、腐烂、霉变等,包装应符合NY/T 685的要求。
11.2 运输
秋甘蓝收获后应采用专用车运输,严禁与其他物质混运。运输过程中注意防雨淋、防晒、通风散热。运输应符合NY/T 1056的要求。
11.3 贮藏
仓储时要专库存放。仓库病虫鼠害防治必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防止二次污染。贮存时库内堆码应保证气流均匀流通,不挤压。贮藏应符合NY/T 1056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