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到意义教学中,理解余数大小“不再多余”

2018-11-15江西南城县第一小学3447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2期
关键词:圈画除数竖式

江西南城县第一小学(344700)

“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例1是关于表内除法的竖式,例2是揭示带余除法的意义,例3是总结归纳余数小于除数的定律。教学例2和例3后均安排了“做一做”,此部分内容被划分为一课时。细细分析,这样划分课时尚欠妥当。因为学生在列竖式时就会碰到余数大于除数的问题,如果没有学习例3,说理就会不充分。如果将余数规律前置,又会造成落实不到位。那么,是否可以将余数小于除数的规律的教学放到竖式教学之前?本文将对此做深入的探讨。

—、余数难学的缘由

学生对带余除法的横式格式并不陌生,被除数、除数、商的意义都未变,可直接从整除除法算式中迁移过来,而余数是新生事物,于是教学重点落在余数的意义上。余数是一个新概念,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本质特性。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余数的内涵可表征为平均分后剩下的零头;外延是指概念所指代的所有元素。如,若除数为5,余数则有可能为1、2、3、4;若除数为7,余数则有可能为1、2、3、4、5、6……简言之,余数要比除数小。

除法竖式是全新的算式样态,易受加减竖式的负面影响。能否用演绎推理法,重新解读带余除法的竖式呢?

(1)除法竖式的形式为何呈现阶梯式?如果没有余数存在,除法竖式就和加减乘法一样。除法竖式的阶梯形,完全是为了处理余数的循环运算,它不但展示了商数和除数的积,又设计出空白处书写余数,更能体现余数的地位和价值。

(2)如果先学表内的整除除法竖式,学生就只是根据乘法口诀一步到位得出商数,“商×除数”求积这一步的思考过程容易被架空。先学带余除法,则可避免这种情况。

(3)余数比除数小的根本原因需要追溯到余数的意义。教材在阐述此规律时,只是单一地举出除数都是5的例子,就马上得出结论,例证不够丰富,说服力不够强,对于“除数是4、6、9时,余数可能是哪些数?”这个问题,有些学生就会拿余数和商数进行比较,误认为余数比商小就行。

教材中三个例题所涉及的三个知识点不是孤立的,应该联系起来。横式和竖式都能展现带余除法的意义,学习余数大小限制的规律应该安排在充分认知带余除法意义之后。

从课的容量来考虑,应跳过竖式学习,直接进入带余除法的内容。

基于以上理论,我做了教学改进:重点落在除法意义和竖式书写上,将余数大小的规律融入情境,整合到意义的理解上。

二、整合资源,在意义中体现大小差异

习题1:光头强在林场里砍伐了15棵樟树,每辆卡车装载5棵,可以装载几卡车?你是怎么想的?15、5和3分别属于算式中的什么数?(复习除法算式和各要素意义)

习题2:光头强后来又砍伐了19棵松树,每辆卡车装载5棵,可以装载几辆卡车?圈一圈,并用算式表示。(用圈画的形式,将生活经验调用到数学算术上)

思考:为什么不把最后4棵松树也圈一圈?最后4棵如何反映到算式里?学生的方法:5×3+4=19,19÷ 5=3……4,等等。师(引导学生着重研究除法):这个除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整除除法略有不同。

【评析:第一次对比:有余数和没有余数。讨论如何表示和处置剩下的4棵松树,一是为了揭示余数的意义;二是得出如何在算式中演示。通过讨论,突破原有的认知局限,突出余数的内涵:平均分剩下的不够分一份的零头,必然要比一整份的数目小。】

练习:19棵松树,每车装载3棵,可以装载几卡车?还剩下几棵树?请先圈画再列式。

师:说说圈画的结果。刚才最后剩下4棵不够一份,为什么现在4棵又能分了?

【评析:这是第二次对比。通过对比剩下的棵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得出“余数够不够分一份,要看具体除数是多少,也就是一份的数额”。】

师:余数是怎么产生的?

【评析:改变除数,集中讨论“余下4棵”能不能再圈的问题,在对比中突出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使学生知晓余数的产生过程。】

师(出示图1):带余除法也有竖式。你能结合圈画过程说说其中每个数的意义吗?

【评析:为了在算法中渗透算理,先让学生自行探讨竖式的意义,结合圈画理解每个数的意义,从而达到理解余数的目的。】

图1

三、练习巩固,内化余数的大小定律

习题1:先圈画,再写出横式和竖式。

(1)12块巧克力,每人分5块,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块?

(2)12块巧克力,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师(重点分析第(2)题):分配之后有剩余吗?竖式中两次出现数字12,两个12意义一样吗?余数为什么是0?这其实就代表整除。

【评析:第(1)题是为巩固带余除法的运算,第(2)题则是通过带余除法揭示整除的本质。这样,把整除整合到带余除法里,重点辨析竖式中2个12的含义和区别,以及余数是0的特殊情形,就能说明整除是一类特殊的带余除法的事实。】

习题2:请你猜测图中的小动物各代表数字几。

师(重点解说第(2)题):这题有多种填数方案。我把大家的方案展示如下,请指出错误的竖式。

师:观察框内的两个竖式,请你通过画图的方式说说为什么错了。

【评析:把竖式转换成图形,并指出错误,既是梳理和总结知识,又是对新知的应用,为总结规律提供了丰富的实证,诠释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综上所述,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科学合理的课时量完成带余除法的教学,并让学生深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原理,教师必须调整教学顺序,整合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圈画除数竖式
错误的竖式
竖式趣题
除法中的数学问题
竖式填数
除法中的简便计算
在“圈画”中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你会算吗——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圈画助力数学阅读
读练结合感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