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校园停车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
2018-11-15高建杰
高建杰,杨 劲
(四川警察学院 道路交通管理系,四川 泸州 646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和社会的交流愈加频繁,进入校园的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教职工开车上下班也成为常态。然而,停车位紧缺、设施规划滞后、停车的无序性造成的校园停车问题,造成一系列的校园交通问题,严重破坏校园的安宁与和谐。国际上,McIntyre[1]对美国加洲的25所社区大学停车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对如何改善高校停车政策提出了针对性意见。Carl和David[2]使用数学规划模型对高校校园的停车问题进行研究。冷杰和晏克非教授[3-4]对同济大学校园的停车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宋洪富、王高合[5]研究了浙江某大学校园交通问题,通过对办理校园机动车通行证的数量、停车泊位数和校园交通事故进行调查统计,提出了解决校园交通问题的停车需求管理措施。韩君伟[6]分析了高校地下停车的停车需求,并对改善地下停车空间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大多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针对的是平原地形的高校校园,对于山地特征的校园涉及极少。受地理环境影响,山地校园停车问题尤为严重,对其开展调查、分析,揭示校园内的停车行为规律,对山地校园的建设、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 山地校园的概念及特点
1.1 基本概念
《地理学词典》中定义的山地:“许多山的统称,由山岭和山谷组成,其特点是具有较大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建筑学所说的山地有着地形的起伏,可以给人带来特殊的山地场所感的建设基地[7]。
山地校园指的是学校依山而建,在山地环境中建设的大中专院校、各类职业学院等。这类校园通常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好,但山地的地形条件对于工程建造和设计也带来众多的制约。
1.2 山地校园的特点
1)道路曲折、交错、不规则,立体性强[8]。存在于山地条件下的道路有着强烈的不规则性,地理空间的高差也带来了山地校园道路的立体性。通常会有一些竖向通道(如梯道)参与整个道路的架构,也带来了丰富的空间效果,见图1。
图1 四川警察学院大梯步(步行梯道)
2)空间不定性,“聚合”与“分散”并存[9]。山地地理环境如坡度、地质条件、朝向等都制约着山地校园规划和发展,建筑物的布局、道路的走向也都受其制约。山地地理环境的不定性沿承到校园空间的布局中,造就了山地校园空间的不定性,使得山地校园道路经常蜿蜒曲折,建筑形态错落自由。
山地的地理条件下,适宜修建大规模建筑物的用地是有限的,因此,山地校园中的建筑物都是“聚合”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建筑物在有限的地形中紧密有致的排列。山地校园在经过“聚合”后,小的附属设施随着聚合的中心及山势被分散开来,如本文研究停车设施具有“分散”的特点。
3)人工与自然的复合性。山地校园的空间限制不可避免地进行人工改造,且与自然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呈现出人工与自然生态复合的特征。山地校园中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交织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达到共生的效果。
2 四川警察学院停车问题调查与分析
2.1 停车设施现状
四川警察学院地处泸州市江阳区,校园占地面积373 535.20 m2,校舍建筑总面积218 873.00 m2,学院教职工500多名,在校学生7 000多名。截止2017年5月,四川警察学院登记在册的机动车355辆。学院现有机动车停车位161个,其中116个为地面停车位,45个室内专用停车位,无非机动车专用停车位。四川警察学院现有的停车位指标仅有2.15(车位/100师生),未达到《城市停车规划规范(GB/T51149-2016)》规定的下限值为3.0(车位/100师生)的标准[10]。
四川警察学院依山而建,山地特征显著,导致停车位分布较为分散,不集中,为表述方便,将四川警察学院停车集中区域划分为家属区(A)、行政楼周边区域(B)、第三教学楼周边区域(C)、战训基地区域(D)、招生就业处周边区域(E)。具体的停车位现状见表1。四川警察学院受山地条件的影响,74%的停车位规划尺寸不符合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下限尺寸长为600 cm,宽为250 cm的要求[11]。
2.2 停车问卷调查分析
分别针对学生群体和教职工群体进行了停车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方式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教职工群体收到有效问卷198份,学生群体收到有效问卷2 517份。调查结果如下:
1)教职工群体调查结果分析。被调查的教职工中有3/4的人至少拥有一辆机动车,在无机动车的教职工中,有24%会在1~3年内购买机动车,60%的人5~10年内计划购买,机动车拥有量会继续呈上升态势。在拥有机动车的教职工中,有68.49%选择经常开车上下班,26.03%选择偶尔开车上下班,仅有5.48%的教职工从不开车上下班。出行方式选择中,绿色出行(步行与自行车)的人数不到2/5,说明教职工对机动车的依赖性较大,是校园停车位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川警察学院对机动车辆乱停乱放行为集中整治后,校园停车秩序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加剧了停车需求远大于停车供给的矛盾,教职工对校园停车满意度见表2。
教职工对校园停车满意程度较差,停车难是主要原因。经调查,教职工认为校园停车难的原因主要是停车位数量少、设置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调查结果见图2。
表1 四川警察学院地面停车位现状
表2 教职工对校园停车满意程度 %
图2 教职工认为停车难的主要原因分布
2)学生群体调查结果分析。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需求宣传,大三(2014级)与大四(2013级)回收到的问卷较多,见图3。调查结果表明,年级越高的学生,对校园停车秩序的关注度越高。
调查对象中,有33.4%的学生认为停车秩序对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有很大影响,41.78%认为有一点影响,认为没有影响的有24.82%,多数学生较关注校园停车秩序。分别有23.2%和45.3%的学生对四川警察学院的停车秩序感到非常满意、满意,认为学院对乱停车行为的治理改善有明显效果的学生占82.97%,说明多数学生认可学院对停车秩序的治理,对治理后的停车秩序较为满意。
图3 调查对象分布情况
在停车问题方面,接近一半(47%)的学生认为车头摆放方向不统一,影响了校园环境的美观;39.65%的学生认为校园停车位规划不合理,与学生步行通道冲突严重,存在安全隐患;还有个别学生认为停车位规划在宿舍楼下,影响了学生的休息。
2.3 机动车停放特征调查分析
通过调取四川警察学院校门卡口监控系统数据,结合人工调查法,统计得到了校园进出机动车流量数据和各停车区域机动车停放特征数据。
1)机动车停放需求分析。四川警察学院平均每天进出机动车682辆,7:00—8:00和14:00—15:00为进入校园的高峰期,12:00—13:00和18:00—19:00为离开校园的高峰期,遵循较明显的上下班规律。图4显示各时段进出的车辆数。
图4 各时段进出车流量
各停车区域各时段的停车需求D(t)呈有规律的M型波动,且停车需求的波动基本上高于10个停车位,见图5。
四川警察学院各时段的停车需求与车位供给关系见图6。在7:40—12:00以及14:30—18:10两个时间段,校园停车需求高于停车泊位数。在10:00时,停车需求最高,达到159车位。从停车需求趋势上看,在7:00—8:00以及14:00—15:00两个时间段,停车需求猛增;11:00—12:00以及18:00—19:00两个时段,教职工的车辆陆续驶离校园。显然,若不提高停车周转率,合理施划停车泊位,现有的停车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停车的需求。
图5 各停车区域不同时段的停车需求情况
图6 各时段的停车需求与车位供给情况
对停车系统管理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到不同停车时间长度的停车需求,见表3。停车3 h以内的车辆占了51.8%,尤其是停留1 h的车辆所占比重很大(25.4%)。停车1 h以内的大多为外来办事车辆,占了总体停车数的27.4%,管理好外来车辆的停放,是解决校园停车问题关键之一。停车4 h及以上的车辆数占了48.2%,多为在校教职工的车辆。另外,停车12 h以上的车辆占9.4%,停车1 d以上的有12辆,停放时间最长的机动车停放时间为78 h。 “僵尸车”长时间占用着停车位,增大了校园停车压力。
表3 不同停车时间长度的停车需求
注:表达式中Δt表示车辆在校园内逗留的时段数,一个时段为10 min,1 h= 6个时段
2)停车周转率分析。采用文献[12]给出的方法,计算出四川警察学院校园内各个停车区域的车位使用周转率见表4。经查阅资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停车周转率普遍高于1,最低为0.8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停车周转率普遍高于1.50,最高为3.78,最低为0.9[13]。相比平原地区,四川警察学院校园停车周转率过低。
表4 停车周转率
3 四川警察学院停车改善对策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四川警察学院校园停车存在停车位设计、设置不合理,不符合国家标准,停车位不足、周转率低,车位布局分散、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结合山地校园特点,设计层面按照现代校园基本设计要求及有机整体统一的原则,管理层面按照讲求效率、协调统一、体现成本和差别化的原则,对四川警察学院校园停车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3.1 因地制宜、灵活设计
山形地貌千差万别,山地校园的停车位布局、设计不能死搬套用某种固定模式,应该因地制宜、灵活设计,利用地形地貌,因势利导、塑造特色。还应注重生态环境,把握山水美学意境。
1)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增设停车位[14]。刑技楼前利用大树之间的间隙可新建10个停车位,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学楼区域和行政楼区域的停车压力,且地面采用植草砖铺装以创建生态化停车场地,使地面停车环境与自然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见图7。
图7 地面停车与自然环境结合效果
另外,在招生就业处楼前空地可新增19个垂直式停车位。施划方式见图8。
2)安全前提下不拘泥于标准常规。山地环境限制下,停车位规划尺寸难以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前文调查结果显示,现有的74%停车位规划尺寸不符合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下限尺寸长为600 cm,宽为250 cm的要求,而长期以来也并未出现机动车擦挂事故,笔者认为在现有停车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符合标准的停车位可暂不改造,待有条件建设大型停车场后解决停车需求问题后可逐步取消这些停车位。
3)利用地势、富于变化[15]。远期应规划地下停车场,学校已规划重建3号学生公寓,可利用地形在3号学生公寓的地下修建两层停车库。不应仅满足停车需求的不断增长,还应在山地校园景观环境的设计中发挥作用。地下车库的设计可结合室外环境设计和现状地形地貌组织成台地式或跌落等形式,创造富于变化的室外景观,营造可观、可停、可参与其中的停车环境。
3.2 加强管理、物尽其用
3.2.1 利用经济杠杆,提高停车周转率
四川警察学院校园停车位的周转率普遍偏低,为改变停车观念,主动减少停车时间,应利用经济杠杆,对进入校园的机动车分类收费。
1)对登记在册的教职工机动车,以及进入校园送货、施工的车辆限时单次免费停放12h,若停车时间超过12 h,按照非教职工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进行收费。
2)对于其他机动车辆,按《泸州市(当地)发改价费〔2016〕96号文件》规定实行收费,收费标准为5元/h,对临时进入校园不超过20 min(含20 min)的车辆减半收取停车费;停放超过1 h的车辆,每超过1 h加收1元。
3.2.2 灵活管理,停车引导
四川警察学院现有停车位因地形条件影响较为分散,教职工将车辆驶入校园后通常需要花时间寻找停车位,没有明确目的地是停车设施服务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进行停车诱导服务,指引机动车车主快速、准确地寻找到停车位。远期资金充足条件下,可建立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近期,可通过管理手段,使用发放停车卡片的方式,引导驾驶人快速找到停车位。具体方式如下:
停车位按照就近原则划分为5个停车区域(如前文所述),并在每个区域的停车位上按照数字顺序依次标上编号。按照区域划分以及编号,为校园内每个停车位制作停车卡片,停车卡片内容包括停车位的具体位置,以及主大门和东大门至此停车位区域的路线图。机动车在进入校园的时候应告知门卫自己的期望停车区域,门卫发放此区域的停车卡片。停车引导卡片在车主驶离校园的时候还回门卫处供下一辆需要在此区域停车的机动车使用。
4 结束语
以山地校园停车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校园停车设施情况、停车满意度、机动车停放特征等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揭示山地校园内停车行为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山地校园地理环境特征,从设计层面提出因地制宜、灵活设计的建议,从管理层面提出加强管理、物尽其用的对策,以期为山地校园停车问题治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