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伟敏:“医”路情怀
2018-11-15王枫林郑夏忆
本刊记者/王枫林 郑夏忆
毛伟敏一边看胸片,一边分析解释病情。陆伟/摄
浙江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历年来获得原卫生部、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优秀医师、浙江省优秀院长、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大医精诚”、全国优秀医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长三角仁心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周一门诊;周二下午到周四在结对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进行业务指导;周五回杭州召开研讨会……”在约定采访时间之前,毛伟敏教授给我发来了一份他的日程安排表。
今年5月份,已经从院长一职退居到二线的毛伟敏,仍然在一线岗位上奉献余热。
三十八年芳华里,毛伟敏始终待病人如亲人一般,尤其是面对肿瘤患者时,不仅仅依靠精湛的医术服人,更以博大、宽厚的人文情怀去指导医学实践,理解他们的苦楚,减轻他们的疼痛,重燃起他们对生的渴望。
毛伟敏说,晚期癌症病人的生存以前讲天、讲月,现在可以讲年了。医学就是一个相加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每一步都算数。
心存大爱,患者利益为先
初进入浙江省肿瘤医院时,毛伟敏还是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那时,医院旁边就是家属区,智能手机还没有开始普及,夜里来了要抢救的病人,病人家属就直接跑去毛伟敏的房外喊人。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毛伟敏从睡梦中被惊醒,一骨碌爬起来就去抢救危在旦夕的患者。
三十多年前的一天,毛伟敏的妻子刚刚诞下女儿不久,身子骨还很虚弱,带着孩子一路颠簸了大半天,从丽水老家赶到杭州,为的就是见一见已经好久没回家的丈夫。
当时,毛伟敏正在手术台上医治一名肿瘤患者。患者家属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另一厢是妻子在车站口无助地守望。没有任何犹豫,毛伟敏对身边的护士轻轻说道:“辛苦你跑一趟,到车站接下我的妻子和孩子吧。”
这样的情形会无数次上演,却依旧没有动摇毛伟敏的初心。“患者愿意把生命托付给你,就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其他杂念。”
“一切以患者的利益为重”,正因为这样的理念使毛伟敏逐步成长为国内知名的肿瘤外科医师。
在医院,他还经常教育年轻医生:“病人挣钱不容易,生病了要花钱,尤其是得了肿瘤,用的钱更多了。我们要牢牢掌握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这个原则,能用便宜的不用贵的,能用国产的不用进口的,尽可能降低病人的费用,减轻他们的负担。”
据不完全统计,经他医治的病人医疗费用要略低于省内同级同类的平均费用。
潜心研究,“拔开云雾见青天”
毛伟敏有两个特别擅长的领域,一个是让人谈之色变的肺癌,另一个则是被大众的熟知程度还不够广泛的食管癌。
实际上,我国是发生食管癌的大国,我省食管癌的发病率虽低于全国,约在12.9/10万,但在调查中发现,有两个地方远远高于全国水平——
仙居县与天台县的食管癌发病率都在30/10万左右。
这一现象让毛伟敏和省内其他研究学者都十分关注,希望通过一系列研究找到食管癌的高危致病因素。
“2013年起,省肿瘤医院在天台、仙居两地设置了食管癌的筛查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极其特别的现象,就是这两个地方现有居民大多是北宋、南宋交替时期,从河南、河北迁入者的后代。而目前,河南和河北是全国食管癌高发地区,发病率高达50-100/10万以上。”毛伟敏说,“当时我们收集了几万例居民的血液样本,开展食管癌早诊早治的同时,还进行了遗传背景的研究,看看到底有没有带着老祖宗的‘痕迹’,以及这样的遗传背景能起多大的作用。现阶段的研究认为,基因遗传是这两个地区食管癌高发的主要原因。”
目前,毛伟敏团队完成了国际上规模较大的食管癌易感基因筛查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食管癌多阶段演变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其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16浙江省预防医学十件大事之一。关于食管癌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也被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五大洲癌症发病率》收录。
以诚相待,方得人心
“了解病人是什么样心理的人,有时比了解病人究竟得了什么病更重要。”毛伟敏说,特别对于肿瘤病人来说,不但要治疗他的“疾病”,还要治疗他的“心病”。
他把医患关系比作“鱼水关系”,坚持把跟患者沟通当成一种艺术,把人文情怀的理念融入到整个治疗过程中去。
“肿瘤患者一般都会经历四个阶段。首先是不接受,甚至不相信自己患了肿瘤,直到经过反复检查确认,才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也就是逐步相信和接受病情的阶段;这之后,病人往往非常渴望治疗,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治疗,到第三阶段才是病人治疗信心最强烈的时候,我们也要抓住这个阶段,利用病人的信心配合诊治,效果最佳;最后根据病情发展,有些病人会逐渐转好,信心持续增加,而有些病人却因为病情恶化,进入到病情晚期接受现实的状态。”毛伟敏说,“真的到了病情恶化的阶段,我们往往在这时会鼓励病人活得更有尊严一些。”
八年前,来自绍兴新昌农村62岁的老李,难掩一脸紧张的情绪,出现在了毛伟敏的就诊室门口。
原来,老李在其他医院查出了肺癌中晚期,且被告知治疗的价值已经不大了。但他“不认命”,天天在家里干农活,身子骨硬朗得很,怎么就肺癌晚期了呢?这一次来就想找个专家给个“准信儿”。
毛伟敏向老李要来十年前在新昌(医院)拍过的所有片子,仔细把几份新近的报告作了对比。他发现,两年前,老李的体检报告就有肿瘤迹象,由于肿块生长的位置比较隐蔽,被血管遮蔽,所以没有被及时发现。但这两年内,肿块的生长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
通过大胆推断,小心求证,毛伟敏给老李制定了一套精准的治疗方案:首先通过化疗和放疗使肿块缩小,然后再进行手术。
有了生的希望,让原本笼罩在迷雾里的老李一家人信心振奋。老李的求生积极性也很强,坚持了多次治疗,他恢复得不错,出院回到老家后又干起了农活。“回去后,他经常给我快递些农家菜,还叮嘱我要多吃这些身体更好呢。”毛伟敏浅浅一笑。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毛伟敏,坚持每周看门诊和每周手术并外出会诊。他说,肿瘤科医生一定要跟病人多接触、谈心,才能真实知道病人的痛苦,包括病人的食欲、精神、心理状态、家人支持、身体变化和社会作用等。
赋诗:
三十八年医路迢,
芳华虽过志仍豪。
施仁心暖春风语,
疗病身怀柳叶刀。
医德常修践宗旨,
科研敢创铸新标。
白衣霜鬓两相映,
赢得声声点赞潮。
(王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