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村的“三变”故事
2018-11-15
安徽省芜湖县花桥镇花桥村因一座千年古桥——花桥而得名。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半山半圩,境内辖20个村民组,总人口803户,2860人,股改成员登记762户,成员人数2866人。拥有水面面积1000余亩,耕地面积2997.4亩,其中圩田1700余亩,主要从事水稻、烟叶、大棚蔬菜种植和青虾、螃蟹养殖,丘岗区1290余亩,主要从事苗木种植和香猪养殖,培养新型家庭农场8户,其中以芜湖县宝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芜湖能胜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芜湖诚德科技养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今年以来,粮食烘干项目的建成及运营,成为了农村产权变革的突破口。
试点改革遇难题
2017年,对花桥村来说是一个机遇年。因各方面综合条件比较好,花桥村成为芜湖县首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村。尽管凭借争取土地置换等项目和村内丰富的水面资源发包,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积累。但长期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随着改革推进暴露无遗。
村“两委”在一开始制定改革方案过程中,就遇到村集体资产进行股权折股量化的问题。股改之后,村民变股东,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要进行资产收益分红,就必须有能不断增加收入的经营性资产。然而,此时的花桥村除了水面资源外,就剩下村办公用房和村级道路设施等公益性资产。水面资源作资产量化缺乏可靠的市场评估标准,且受发包年限制约。若将村级办公楼等公益性资产作为虚拟经营性资产,股权证书只是个“概念”股,并不能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选定项目谋发展
摆在花桥村“两委”面前最大难题的就是如何建设一批优质经营性资产,既能发挥集体经济资源优势,又有市场发展前景。围绕这一思路,花桥村“两委”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实地考察,决定建设粮食烘干储备建设项目。其主要考量因素在于与10万亩粮食主产区的水阳镇一衣带水,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且周边尚无规模化的粮食烘干企业。同时,集体经济经过这几年的积累,村级账户存款有100多万元,具备项目投资能力。适逢一系列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接连出台,花桥村乘势申报了粮食烘干储备建设项目,最终争取到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10万元。
市场意识破资金缺口
粮食烘干储备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征地拆迁、钢架库房建设到烘干设备采购,首期预计投资约190万元,项目资金缺口达80万元。花桥村“两委”通过测算粮食烘干储备建设项目出租经营收益,撇开粮食烘干经营收入不说,单就其对外出租年纯收入保底价不低于8万元。一座钢架库房面积5000平米,首期引进两台30吨烘干设备,日粮食烘干处理能力90吨,年粮食烘干处理能力达2万余吨。基于这种考量,村“两委”决定,一方面发起成立芜湖县施茶湖粮食烘干专业合作社,按照市场主体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另一方面,除了将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10万元作为专业合作社的集体入股资金外,还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专门从村集体积累资金中拿出60万元,作为施茶湖粮食烘干专业合作社集体股份。同时,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共有55户村民按照最高不超过5000元,最低不少于100元的出资额进行投资入股,共筹集社员股金22.02万元。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粮食烘干储备建设项目资金缺口,更是实现了村集体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的“三变”改革目标。
产权变革点燃“新引擎”
今年初,花桥村粮食烘干储备建设项目正式建成并交付使用。芜湖县施茶湖粮食烘干专业合作社正式运营。选择由谁来具体经营尤为关键。在广泛征求合作社股东意见基础上,施茶湖粮食烘干专业合作社理事会决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将粮食烘干储备项目整体出租,交给粮食专业经纪人来具体经营。合作社按照不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保底加分红的方式享受稳定的投资收益。通过竞标,花桥村村民王正梅,也是合作股东之一,脱颖而出成为承包人。
王正梅今年40刚出头,和丈夫多年来一直从事粮食生意,对粮食及相关加工服务市场非常熟悉,是当地有名的粮食经纪人。当初入股施茶湖粮食烘干合作社,夫妇二人最积极,对经营好施茶湖粮食烘干项目,王正梅信心满满。今年粮食夏收季节,烘干厂收购了小麦2000吨,不仅“消化”了周边农民的粮食,还吸引了水阳镇的大批粮。与周边商户相比,烘干厂不仅物流成本低,而且收购价格高,周边农户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投资入股烘干专业合作社的55名社员,除了定期收到来自合作社的分红,还能够享受到花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