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实施原则

2018-11-15付占文哈尔滨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教育者惩罚

■付占文/哈尔滨师范大学

近年来,在中小学教育中,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赏识教育。在这一背景下,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甚至剧烈的抨击。似乎惩罚不但伤害了学生,而且违背了教育规律,“惩罚”二字更成了教育中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一方面,人们大多只关注教育中不当惩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合理适度的惩罚教育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德育手段。另一方面,使教师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时越来越多地背负着来自家长和社会的沉重的压力,一味的使用赏识教育而不倡导实行惩罚教育,使教师在面对纪律观念日益淡薄的学生时无所适从,特别在一些“问题孩子”面前更显得苍白无力,这让教师们一致认为惩罚教育仍有存在的必要。

中小学德育中的惩罚教育的运用是有效而敏感的,用好了对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利,用的不好就会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我们在实施惩罚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一、德育目的原则

对中小学生德育惩罚的实施,最先应该明确的就是对中小学生的惩罚是为了教育,德育惩罚是为了避免中小学生不良的行为后果的再次发生,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德育惩罚要有明确的德育目的性。教育者对做出不道德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惩罚,不是由于自己的厌恶和反感,也不是自己其它不良情绪的发泄,而是为了使犯错误的中小学生不再犯相同或类似的错误,使其他中小学生受到一定的威慑和启示,使中小学生得到理性的道德教育。我们实施德育惩罚,就要明确它的德育目的性,它是为了德育而惩罚。

二、公平公正原则

实施这种德育手段,要使其达到好的德育效果,就要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对中小学生公平公正。首先不把个人喜好或情绪波动带到德育惩罚中,不偏袒或针对某个学生,只有教育者公平公正的进行惩罚,中小学生才能真正心服口服,德育惩罚才会有相应的威慑力和教育性。其次,教育者的德育惩罚必须针对中小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德育教育者不能因为中小学生某些与自身看法和利益相左的行为对其进行随意的惩罚,要认清与德育惩罚有必然因果联系的是中小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德育教育者还要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对青少年的不道德行为的客观事实进行理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合理德育惩罚措施。

三、因人而异原则

德育惩罚要公平公正,但也要避免“一刀切”,要因人而异,体现差异性,切忌简单的依照规章制度或自己制定的标准而程式化的进行德育惩罚。对中小学生实施德育惩罚,要充分考虑个种因素,他们年龄、心理、家庭背景、性格特点、顽劣程度、道德认知能力都存在不同,这些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德育惩罚的量度的感受力是不同的,而同样的德育惩罚对他们的德育效果也不同。我们实施惩罚时也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使惩罚更加的合理化、人性化。

四、及时适时原则

首先,德育惩罚要及时,及时的惩罚可以使中小学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受到惩罚是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引起的,这样才能发挥德育惩罚的功能。如果做出不道德行为的中小学生和他所在的集体几乎已经遗忘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或对这件事的认识已经淡化,这时再进行德育惩罚,一方面很难让受罚者和其他中小学生把惩罚与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联系起来,反而很可能会把惩罚与教育者的个人厌恶和反感联系起来,从而造成教育者的惩罚是对人而非对事的不好印象,并且会给人以“秋后算账”的感觉,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

五、符合法律原则

当前人们对中小学生惩罚教育广泛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非人道的违法惩罚行为的大量存在,我们要使德育惩罚发挥好的效果,避免负面效果的出现,就要严格遵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中小学生德育惩罚要由有惩罚权的教育者或相关机构来实施,实施时还要明确惩罚者和受罚者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德育教育者实施德育惩罚就既有法可循,又受到一定法律法规的限制,就能够很好的把握德育惩罚的法律限度。

六、反馈及时原则

德育惩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处罚过程,不是罚了就行,他从过程上讲是一次对中小学生的德育过程,教育者在惩罚前要做到合理分析,而在惩罚实施后还要及时反馈,并从反馈所得信息来分析这一德育惩罚的效果。做到及时反馈,一方面及时掌握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中小学生德育接受情况,看看德育惩罚是否在可控的范围内,有没有造成负面的效果等;另一方面则是教师根据反馈情况及时反思总结,以便日后的德育惩罚实施更合理有效,更有针对性。

惩罚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隐性德育过程。众所周知,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教育意义。在接受惩罚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最直接的行为感受。因此,惩罚不但不能摒弃,而且,它还是一个很好的道德教育的手段,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实施惩罚教育。据此,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将德育的视角转向惩罚教育,对惩罚教育进行剖析,探求惩罚教育的实施策略,让惩罚教育在中小学生的德育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应列,曾宏英,李美琼.适当体罚是否需要[J].中小学管理,2003(04).

[2]雷虹.惩罚教育:中小学德育成败的关键[J].科教文汇,2009(21).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教育者惩罚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Jokes笑话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真正的惩罚等
远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