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郁达夫《沉沦》创作手法
2018-11-15向丽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向丽萍/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一、情节似散非散 推进人物病态心理
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看似散漫,也无明显的外在矛盾冲突,仅以主人公病态心理的不断严重来推动情节发展。每节之间看似无前后呼应、环环相扣,若散文一般布局,但实则符合一个心理病态患者的病情发展规律。基本按照沉迷孤寂环境-路遇日本女学生-自慰中消沉-窥视房主女儿沐浴-巧遇野合-宿妓中沦陷的情节来讲述故事。这样的情节安排,非常符合一个饱受性欲煎熬的抑郁症患者以自叙的口吻行文的风格!《沉沦》里整个故事都是以主人公病态情绪起伏为主线,颠覆了传统小说围绕人物性格安排情节的模式。这种看似天马行空的情节安排,带给读者巨大的阅读享受的同时,也让读者体会到主人公病态的伤感情绪。
二、环境描写、心理坦露 助力人物形象塑造
小说中多处环境描写,衬托了人物的孤寂心情。最典型的一处是“他的旅馆,是一家孤立的人家,四面并无邻舍,左首门外便是一条如发的大道,前后都是稻田,西面是一方池水……这一间宽旷的旅馆里,只住了他一个客人……晚上,四面都是沉沉的黑影……”主人公独处异国他乡,本就带着纤细敏感的神经,孤独感更是异于常人。再终日置身于如此孤寂冷清的环境,更容易出发他孤寂的情绪,加之内心的苦闷无处宣泄,人物病态心理的形成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还通过大量心理暴露,如医生操起手术刀时,一条细长笔直的线拉开血淋淋的内幕,主人公异乡漂泊备受欺辱的痛苦,灵肉冲突中不断沉沦的痛苦,便活脱脱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如:“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我一个伊甸园内的伊芙,使她的肉体与心灵,全归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又如路遇日本女学生,自己怯懦不敢上前打招呼时的心理袒露:“呆人呆人……哎!她们已经知道了,已经知道我是支那人了,否则她们何以不来看我一眼呢!复仇复仇,我总要复他们的仇。”
三、第三人称自叙口吻
小说通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如一位精神病态患者,穿着病号服,坐在对面的藤椅上叙述自己的故事。然而读者又总感觉到,仿佛是郁达夫坐在读者的对面,正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作品中,作者的叙述语言和文中人物的叙述语言会加以区别,来凸显文中人物个性。作者的叙述语言体现着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与文化沉淀,文中人物的叙述语言为塑造人物个性而服务,往往两者并不一致。但《沉沦》在叙述人称上,却是将小说人物第三人称叙述与作者自叙合二为一。如:“呆呆的看了好久,他忽然觉得背上有一阵紫色的气息吹来……他好像是睡在慈母的怀里的样子,躺在情人的膝上,在那里贪午睡的样子。”这是作者叙述的语言。又如后文:
便不知不觉开了口,自言自语的说:“这里就是你的进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妒忌你,轻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皓日,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还是你的情人;你也不必再到世上与那些轻薄的男女共处去,你就在这大自然的怀里,这纯朴的乡间终老了罢。”这是小说人物的语言。郁达夫在叙述人称上打着第三人称的幌子,实质却是作者的自叙。
四、善用修辞 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对郁达夫语言的研究,大多将目光投放在他的散文语言之中,而且评价的角度过于虚空缥缈,如清丽、孤寂、悲剧意蕴等等。因此,本文将以善用修辞为切入点,浅析郁达夫在《沉沦》中的语言表达效果。“有时候正合到礼拜六或月底的晚上,去剃头洗澡去,以为这就是改过自断的记号,然而过几天,他又不得不吃鸡子和牛乳了。”这里剃头洗澡与吃鸡子和牛乳构成转折关系,结合下文便知晓。后文用委婉的方式,描绘主人公自慰行为。而洗澡剃头和吃鸡子、牛乳是主人公自慰后的补救措施,这里先出现结果“剃头洗澡、吃鸡和牛乳”,是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结果代替原因。“那一天大约刚是旧历的初三四的样子,同天鹅绒似的又蓝又紫的天空里,洒满了一天星斗……火车在暗黑的夜气中间,一程一程地进去,那大都市的星星灯火,也一点一点的朦胧起来,他的胸中忽然生了万千哀感,他的眼里就忽然觉得热起来了。”这里是用星空的浩渺,黑暗中点滴灯火,正面衬托了主人公孤独悲凉的心境。语言修辞俯拾即是,不一一列举。
由此可见,郁达夫《沉沦》这篇小说不重情节,以主人公病态情绪起伏为主线,天马行空,自由散漫;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以典型环境侧面衬托人物孤寂心理,以大胆的心理袒露直接表现人物性格;在叙事手法上,让第三人称叙述者带上作家自叙的口吻;在语言上,灵活运用修辞,使其语言清新绮丽,构成了郁达夫的小说特色。
参考文献:
[1][2][3][4][5][6][7]萧枫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21,14,12,6,7,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