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路径探析
2018-11-15刘大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刘大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信息科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社会信息化将人类带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革命性推动,也对教育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现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信息化背景下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机遇,用于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对教学理念、方法、评价、教师队伍等进行全面革新。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创新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的本质和科学的本质进行正确反映,对教育现实、教育价值取向有着决定作用。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必然能够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行,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才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适应“95后”大学生的特征。
基于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个性化教学方面,必须革新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面对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甚至不同个体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进行调整,因材施教。其次是互动式教学方面,必须革新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少且不方便的诟病。通过新进的信息化技术设备、手段等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之间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即时互动交流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如“雨课堂”、“学习通”等。最后是学习的科学性方面,革新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凭印象上课的不足,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数据分析,能够精确找到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困惑和不足,掌握学生的兴趣、关注点,提升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
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绝不限于教室内,而应该在课室内外,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必须满足这一时空上的变化。
信息化背景下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局限于课室内,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完成课堂内教学,还要完成网络授课的任务,如录制慕课、微课等,让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课程学习。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认识到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偏向性,事先进行教育,防止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向发生,或者将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向进行引导和转化。从而实现了教师即时掌握学生现实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目的,最终能够使得学生不良的思想与行为倾向得到有效控制。当然,这一方法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信息化技术能够保证这一信息来源的真实可靠性,从而使得这一方法能够有效实施;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案例的规律性,掌握教育主动权。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创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对教师授课产生着重要影响,而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仅仅涉及学生或者授课教师的简单评分,并不能科学反映学生上课的效果。信息化技术使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标准的改善成为可能,能够使评价标准符合教学规律,既考量了学生是否“懂得”,还能够评判学生是否“真信、真用”;对课堂内外的表现进行整合,统筹线上、线下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标准。当然也要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构建全面系统、运行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使制度规范和纪律约束的他律转化为学生的自律,转化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还是顺应“95后”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现状的要求。
四、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创新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其他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外,还必须有符合当今思想政治理论发展的特殊素质和能力。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自觉性,紧跟时代步伐,应对挑战,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规律与信息化技术充分融合,提升教学效率。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要求国家、省、市、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社会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解决好资金、技术、政策等的局限,优化队伍建设,树立典型,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用信息化先进技术手段的意识和能力,最终成为教学实践的创新者。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