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模式比较与分析
2018-11-15司晓娟西安翻译学院
■司晓娟/西安翻译学院
一、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模式分析
(一)传统运作模式
是指学校对后勤实行全面管理,后勤作为学校的一个部门存在,对学校教职工及学生进行后勤服务及负责各项后勤工作。民办学校受学校规模及经费限制,有些民办高校办学规模及师生人数有限,实行后勤社会化管理不实际并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企业亏损,因此后勤社会化管理不适用于规模小、人数少的民办高等学校。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服务为重,以维护学校职能活动正常运转为目标。
(二)甲方乙方模式
是指将后勤经营权交由专门的服务机构来运营。学校只设部分管理职位代表学校,作为甲方;而专门的后勤服务机构作为乙方,与甲方签订合同协议[1]。甲方后勤管理部门人员作为甲方代表对乙方实行后勤服务各项工作进行监督。乙方作为学校后勤服务实体,应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推进甲方学校各项工作平稳顺利运行,提高学校的整体服务质量。
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学校的机构,减轻了学校的负担,甲方乙方二者关系明确。通过乙方专业的后勤服务企业,可以提升甲方后勤服务水平,实现市场化经济运行模式,使学校更有活力,也能更专注于教学科研工作。
(三)社会统筹模式
民办高校另一种后勤管理模式为社会统筹模式,在该模式下,民办高校完全不参与后勤工作,后勤工作的服务保障由社会的相关机构承担,后勤工作的服务运行,由专门的后勤服务企业来进行。后勤服务保障机构、后勤工作服务企业均由企业,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参与到高校后勤管理中来。学校采用这种模式,将进一步减轻学校负担,可以使学校更专一的投入科研教学及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工作中。
(四)多元化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结合了甲方乙方模式、社会统筹模式。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在某些后勤服务管理项目上,采用社会统筹模式,而在其他后勤管理服务项目上,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传统后勤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灵活性,更利于后勤服务的发展。
二、国外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模式分析
(一)美国模式
美国大部分高校采取直接参与后勤管理或者是与社会化企业一块参与后勤管理[2]。第一种直接参与后勤管理,类似前面提到的我国传统后勤管理模式。第二种是把后勤经营权交于社会上后勤服务企业,通过竞争机制,选择服务好、效率高、质量保证的后勤服务企业对高校师生服务。
美国设有完善的监管机构,通过合同形式,详细的明确了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使得每位后勤人员熟记自己的权利、责任、义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二)德国模式
德国大学将后勤事务统一交给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大学生服务中心,该机构受政府监管,属于非盈利组织,主要任务是提高本国在校大学生的学校生活条件。而高校只负责科研教学、培养人才,不参与学校的后勤工作[3]。
该中心实行“自主经营,自主管理”,不追求经济利益,主要以服务为主,其所有者仍是德国政府,经营所获得的利润或者筹措的资金也只是用于大学生服务中心的基金。另外,有些后勤服务项目也交由社会企业进行管理,但这些企业首先得得到大学生服务中心的认可,以合同或契约形式,制定服务项目,大学生服务中心对这些企业进行监管。
这种模式能很好的减轻大学的负担,保障了后勤服务的质量及效率。
(三)英国模式
英国高校实行“大包大揽”,学校后勤工作全权归学校管理。从餐饮住宿到咨询服务,基本都包括了学生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以减轻高校对学生管理负担。
另外高校还有多元化的餐饮机构,一般都是学生会举办,服务人员全是勤工俭学的学生。而学校所有的后勤服务费用均由政府机构承担,一方面解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减轻了学校后勤经济负担。
(四)日本模式
日本大学后勤管理主要采取学校与社会化企业或机构共同举办的方式。高校事务局或事务科对高校后勤事务统一进行管理。日本高校后勤中第三产业企业及日本的“全国大学生活协同组织联合会”(简称大学生协)对日本高校后勤服务参与程度很高,基本涉及整个后勤服务系统,主要向学生提供餐饮、书店、宿舍、商店以及中介等服务。学校也对进入学校后勤服务的第三产业企业和大学生协提供便利,政府对社会化的高校后勤也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如免税和低税政策。
三、结语
通过对国内国外高校后勤运行管理模式及其经营规模、组织性质、产权管理、经费来源、服务内容、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介绍和比较,可了解到国外高校后勤各个方面都较国内更成熟,在探索我国民办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新模式时应多借鉴这些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台世强,李乔飞,刘述进.延安大学后勤改革成效与新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9(03).
[2]李剑.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J].知识经济,2015(01):58.
[3]肖云,陈敏.民办高校经营与管理新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