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观与毛泽东实践观之比较
2018-11-15王妮妮延安大学
■王妮妮/延安大学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深度解析
(一)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实践观的批判继承
在传统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亚里士多德是把“实践”变成一个哲学概念的第一人,他认为“实践”是不同于理论的人的活动。“实践”是伦理道德行为与政治行为,有别于生产劳动。后来的康德将“实践”区分为技术实践与道德实践,并且最终归结为了道德实践,即对“善良意志”的实践。黑格尔哲学中也有比较丰富和全面的实践观,在其著作中多次阐述并论证了劳动的作用。黑格尔认为人类实践最重要的形式就是人类劳动。而费尔巴哈的观点是把“实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他提出“理论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帮助你解决的。”通过比较发现黑格尔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实践观,是不知道其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则是一种比较低层次的生理欲望的满足,他虽然是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但是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性却没有足够的认识。马克思在前人的基础上,批判的继承了西方哲学发展史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科学成分,最终实现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科学统一。
(二)马克思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该《提纲》全文11条,有其中十处讲到了“实践”范畴,从头到尾文章的主题始终贯穿着“实践”这条红线。在《提纲》中,马克思不仅阐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同时详细的阐明了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文中提到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总的概括了人的活动,不单是把实践理解为理论的批判活动、物质生产活动、革命活动等。第二,实践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是改造自然,即物质生产劳动,从自然界谋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一点在马克思以往的著作中得到了肯定。第三,实践在本质上是“客观的活动”,即物质活动。以往的哲学家看不到实践的客观本质,这是陷入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正是把握了实践的本质,最终才能找到根本出路和突破口。第四,实践的能动性。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一目的就是改造世界,而不是把他当做完全客观的东西,要不然就抹煞了主题的目的性、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由于主体的能动性就表现在实践中,所以,能动性的基础是实践。第五,实践的革命性。《提纲》中多次强调了实践对于改变世界、改造环境和改造人自身方面的意义。第六,检验认识的客观真理性的标准就是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和力量及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就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人类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经院哲学就是脱离实践靠引经据典的证明概念,而现实性与力量,就是正确反映现实事实的思维,通过实践转变为客观现实,正确的思想是可以转变成改变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的。
二、毛泽东实践观
(一)毛泽东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便以此为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恩格斯说过。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每一种思想的进步和发展都是站在前人的肩上。毛泽东的实践观不仅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实践观发展迅猛的阶段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而毛泽东的实践观也在这一期间出现。我们探讨和研究毛泽东的实践观,首先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背景下去解读,但它的直接来源确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十月革命中的典型示范成了我国无产阶级学习的范本,从此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关于“实践”,列宁概括为“生活的、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基本的观点。”毛泽东在此基础之上,亲自参加中国革命,将实践与中国社会变革紧密相连。毛泽东的实践观与马克思的实践观有着内在一致性,从哲学思路上来说都是实践的哲学。
毛泽东的实践观在我中华大地生根开花,一方面是受马克思实践观的影响,另一方面还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天然的直接联系。中国古代哲学中常常将行即实践和知放在一起考察,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大特点。《左转》提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古文尚书》里则有“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这些思想都强调了知易行难。知行问题在中国古代尤为著名的是朱熹和王阳明的“知行统一”说。前者认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朱熹重点强调了知与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而王阳明的主张则是以知代行的“知行合一”说,他非常重视行,甚至泛化了行,把知也当做行。近代知行领域的最高境界是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他认为近代中国积弱衰败就是由于知易行难说的长期浸透影响的。孙中山提出了“行其所不知以致知”,认为行是容易的,知是高深的。
毛泽东吸取了马克思实践观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在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实践思想理论建构,在二者的支撑下,完成了较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化。
(二)毛泽东及其《实践论》
一九三七年七月,毛泽东的《实践论》发表,当时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结束,抗日战争刚刚打响,为了应对这次伟大的革命,共产党人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影响使我们革命的力量白白损失、队伍蒙受挫折,这迫使毛泽东《实践论》的诞生。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实践的现实性和能动性进行了明确的说明,同时将实践看作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任何个人的实践也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文中着重强调了认识概念在实践中的地位及作用。首先,实践是通过认识作为来源。毛泽东《实践论》中提到“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梨子的味道只有亲自吃一吃才能知道。认识从来不是凭空而来,不是产生于人的大脑,而是源于对现实的实践。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最终动力。所有的认识离不开生活实践的推动,在实践的推动下完成了认识的两次飞跃,一步一步推动历史的年轮向前进。再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真理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的认识也如长河之水永无终极。真理的判断标准不是来自主观,而是按照客观规律来判定与否。最后,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改造世界就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最关键的不是掌握规律,而是驾驭规律去改造世界。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然后回归到实践中。
毛泽东《实践论》中提到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只有不断的提高我们的主观世界,才能更有效的改造客观世界。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中,中国历史的现状和人类历史的发展都促使我们的认识发生转变。中国共产党人,理应顺应事物发展的潮流,否则就会阻碍社会的变革,甚至让历史的车轮倒退。毛泽东的《实践论》就是要揭露教条主义的错误,改造共产党人的主观世界和认识能力。由于客观世界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所以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也是一个无限实践过程,毛泽东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客观需要出发,提出了科学的、辩证的实践观。
三、马克思与毛泽东关于实践观之比较
马克思侧重于从主体和客体、毛泽东侧重于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两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实践进行了阐释。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以及对以往的旧哲学的批判与继承来探讨,毛泽东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角度探讨。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建立在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统一的基础之上。通过人的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在不断的否定、改造、创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才实现了有机的结合和统一。马克思的实践是回击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锐利武器,而毛泽东的实践是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发展和积累,彻底走向了辩证唯物主义,进而成为忠实捍卫者。《实践论》是在具体的历史阶段为了纠正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为我国的革命和社会建设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旨在通过正确的实践观来提高我党思想认识水平。
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马克思的哲学任务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系统的批判以往的旧哲学,发现新世界。毛泽东的哲学是基于救国之现实的哲学沉思,他从小饱读诗书,就是为了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他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继承发扬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思想和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积极成果。综上,马克思和毛泽东的实践观都包含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他们都是追求对现存世界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