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价值维度

2018-11-15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自然界伦理维度

■聂 惠/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人们面对失色的地球家园痛心疾首、忧心忡忡之际,重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遵循的三个重要原则,或许有助于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些原则就是:协调共生的原则、适度发展的原则、伦理道德的原则。协调共生的原则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应作为人的天然使命和特性。人与自然是由人类社会为一方,自然环境为另一方所构成的高层次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由自然界进化而来,就像自然之树上的一个枝丫,其存在和发展都要依赖于自然界,即通过改造自然的活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以换取物质生活资料。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今天的自然已成为到处烙满人的印记的“人化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的依存和渗透越来越紧密,也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还要自觉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观系更加重要,本文从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哲学价值维度、历史价值维度、科学价值维度三个方面对课题进行分析,之前也有对着对生态伦理学等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涉及生态伦理教育、人与生态的和谐相处、环境伦理和自然关系等。从多个维度对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价值维度进行分析的还是很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际操作价值。

(二)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简介

伦理关系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划为伦理关系的范畴,是因为人与自然界都是宇宙的一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间存在一种道德关系,即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而人的活动也影响着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伦理关系,是因为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有一定的道德意义,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的行为需要用道德要求加以规范,人与自然的联系存在着诸多道德问题。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在双方的主体地位、作用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处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需要依据合理的尺度,其中包括自然的尺度、人的尺度、人与自然的关系尺度等,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存在和可持续发展。

(三)人与自然伦理关系认识的变迁

1、以人类为中心的利用、改造、征服自然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的产生主要受西方的影响。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的航海大发现之后,人类开始正视自身的力量。从思想上开始把人从“神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尤其是近代哲学提出的主客二分法更是突出了人类的地位,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处于中心地位,强调人的理性力量,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自然则成了被征服的对象。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文化观念逐渐地深入国人的脑际,国人逐渐接受了西方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认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类处于中心地位的自然观逐渐成为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认识。

以人为中心的自然观正视人作自然万物中的灵长类动物的能力,充分认识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科技的广泛应用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信心和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企及的新高度,这本身是人类进步的成果。但这种自然观存着着严重的不足,即强调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类为主体,自然为客体,客体为主体服务,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控制,直至今天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频现。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以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阐释集中体现了我党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深刻认识。

我国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是对以往国内外发展道路的深刻反思。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人类工业化的进程,但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困境。从20世纪上半叶起,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恶性环境污染事件,为人类与自然关系敲响了警钟,但并未阻止人类工业大发展的脚步,人与自然关系愈演愈烈,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我国改革开放后才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并未走出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误区,因此也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我们反思人类以往的发展观、自然观,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求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保证基本生存的前提下,科学改造自然、合理开发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的自然观肯定了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求人类的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对人类改造自然的科学性、利用自然的合理性加以限制,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因此可以这样说,当今我国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是对近代以来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观的合理纠正。

二、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价值维度

(一)哲学维度

马克思哲学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分析路向,显然是属于批判、建构主义范式的。但是,马克思对该问题的反思、批判的深度、广度,要优于国外生态哲学,由此,形成了马克思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独特的理论视域与价值立场,从而为我们全面而深刻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历史生活平台,同时也为我们探寻解决现实性的可行之路。

从人类生存的意义上来看,“自然”是人类永恒不可剥离的前提条件;但是,“自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因人类自身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而始终成为人类生活构成要素中的一个“变量”。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同时,马克思也告诉我们,“自然界”并非本然地就作为人类生存、生活世界的要素。在人类的生活历史中,人生活于其中的“自然”是人通过其自身的劳动不断创造而生成的。恰如马克思所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而正是“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人不仅仅在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土地只有通过劳动、耕种才对人存在”;如此,“人与自然关系”远比我们日常思维所直观、所构想的要复杂、丰富而深刻得多。因为“自然”并不是在人类历史的始端时就作为一种与人类自身历史相对的力量、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客体”而存在着,同样,人类也并非一开始就作为一种自觉的“主体”而与“自然”相对。

(二)历史维度

1、古人的自然观

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的生活还只是和动物一样仅在于适应自然受制于自然,人类对自然都有一种敬畏之心。人们幻想通过祈祷、祭祀等方式来影响自然界的神灵。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老子认为天地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与对待狗一样,任其自生自灭。自然是残酷的,所以不要胡为,不要违背规律,要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万事万物都应该遵循自然道理运行,天、地、人合一。还是这位荀子,一方面认识到了自然界的变化是不随人的意志转移的,要敬畏自然。但他又强调了人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人有能力驾驭自然并为人类造福。把天想象得很伟大而期待它的恩赐,不如通过畜养万物来制裁它;顺从天而颂扬它,不如掌握天的运行规律来利用它;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指出人如果掌握自然规律,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人定胜天。自然界之灾是可以消除的。人是可以战胜自然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古代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界是可以利用,可以改造的。

2、近代人的自然观

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更是觉得自然没什么可怕。人甚至是可以统治自然否定自然的。洛克、康德、培根等学者无疑对科学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他们启动了人类的智慧。但是他们无视自然,漠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其实已经为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埋下了祸根。

(三)科学维度

科学发展所以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诉求,首先是因为科学地界定并维护了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科学发展观把人看作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和目的,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明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这里的“人”就是人民群众“本”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愿望、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突出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科学发展确立了自然的生态价值地位,倡导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共生。科学发展观把人类社会和自然联系在一起,既强调自然的工具价值,又强调自然的生态价值。人作为生命体存在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其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必须开发利用自然以获取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以及社会实践范围的快速扩大,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要求必然也随之增加。这就要求发展必须充分开发利用自然的工具价值。然而,自然的生态价值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戒命,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价值目标,“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自然之生态价值的最高权威,进而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科学发展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倡导循环经济模式,为缓解乃至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有效途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性的,其创造的财富与消耗的资源和产生的废弃物成正比,因此,经济发展越快,废弃物就越多,生态危机就越严重。然而,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能够大量地节约自然资源,降低投入消耗,减少污染排放量,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经济运行模式上提供了保障。

科学发展规定了人类保护自然的责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了主体性保证。毋庸置疑,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人的价值主体地位,人是一切价值的来源,然而,“人作为‘万物之灵’——地球上生命进化的最高产物,作为生态环境的管理者,作为自然进化的引导者,义不容辞地具有维护、发展、繁荣、更新和美化地球生态系统的责任。”这是因为在自然之中人是自然界中唯一的主动者和能动者,他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性和主动性认识并掌握自然界的生态规律,据此来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施加影响,从而恢复和发展自然生态的平衡。人类保护自然及时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道德良知的呼唤,更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利益使然。所以,人类应当也必须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给自然以最充分的伦理关怀。

目前,这种最充分的伦理关怀就是科学发展。 毋庸置疑,人类社会渴望永远存在发展下 去,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必定出自人类自身的需要。在其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人类必须处理好工具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关系问题,把生态价值作为开发利用自然的最高戒命,做到既开发利用自然又能保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共生,而做大这一切的根本保证就是科学发展。因此,科学发展不仅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而且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伦理诉求。

三、结语

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价值维度有很多,包括历史、哲学、价值、经济、技术等维度。但本文选择哲学价值维度、科学价值维度、历史价值维度。这三个维度是当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经常被提及的三个价值维度,也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等环境问题内容的核心。本文的研究认为从哲学价值维度来说自然是人类生活构成要素中的一个“变量”,人类建构了自然环境。从历史价值维度来说,人与自然的价值观从古代的敬畏自然到现代的主宰自然到目前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等。从各种维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更好的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可以提醒人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未来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自然界伦理维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