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路径探析
2018-11-15殷玉霞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殷玉霞/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起步阶段,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起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曾说过:“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幼儿教师担当着启蒙者的角色,其师德水平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幼儿园教育不断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受到广泛关注。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基于最新文件内容对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关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
一、《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出的背景说明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与《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一起提出,是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教育部对幼儿园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结构性作用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教育部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学前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幼儿园教育质量以及幼儿教师师德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还有待完善,一些师德失范现象还未完全消除,不仅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抑制作用,也在社会舆论中造成了负面影响。《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旨在以权威、公开的文本确立价值认同,明确行为规范,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搭建框架。
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内容特点分析
(一)思想道德与行为道德并重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名为“行为准则”,在十项条文的每一条中都列举出典型性的具体禁止行为加以说明。[1]应当明确,思想是行为的指引,这套准则不仅是对行为道德的规范,也是对思想道德的规范,体现了思想道德与行为道德并重的特点。具体说来,该准则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包括政治素质、法治观念、敬业意识、廉洁意识、诚信修养等,从范畴上看涉及到一般道德体系的各个维度,从深度上看,该准则对教师道德提出更高的期望,要求教师的道德水平应当高于社会公约数。该准则涉及到的行为道德则覆盖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并列举出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幼儿教师师德问题进行强调,是教师提高个人修养、完善职业行为的重要参考。
(二)将科学保教提升至道德高度
该准则中第七条指出应当“遵循幼教规律。循序渐进,寓教于乐;不得采用学校教育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组织有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这条要求将科学保教从教育技术课题提升为一个道德课题,将科学保教确立为每个幼儿教师的必备素质。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2]为推动教育良性发展,国家陆续出台有关政策规范,其总的方向是教育理念不断科学化。近些年来,得益于教育部门的高位推动,“一日生活皆课程”“全面发展”“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积累直接经验”等现代教育思想逐渐在全国各地幼儿园中得到渗透和落实,成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改革的基本方向。当代幼儿园越来越重视以幼儿为中心设计教育活动,正视幼儿身心特点与中小学生的重大差异。《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趋势,并重申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将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定位为背离幼儿教师职业基本原则的行为。
(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教育公平的强调。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说明这是新时代下开展社会建设的重要维度。《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指出,应当“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入园招生、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这是对幼儿教师以个人力量推动教育公平的要求。第二是对下一代成长的高度关注。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入发展阶段,下一代将担当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成为家庭与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幼儿年龄最为幼小,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因此社会对幼儿教师是否能帮助幼儿健康成长普遍持有高度关注。该准则中的“呵护幼儿健康”“尊重幼儿权益”等内容无不体现了这一要求,是教育部为幼儿教师划定的基本伦理尺度。
三、《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下开展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分析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幼儿园以及教师个人共同重视、全面发力,共同促进幼儿教师职业行为水准的整体性提高。
(一)社会方面
1、加强师德行为管理
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反馈,能够强化某类行为,间接起到管理的作用。目前来看,有效的机制主要包括法治机制及行政机制。从法治机制上看,法律与道德具有重合性,同属于上层建筑,是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手段,两者是相互依存的。[3]针对现实中较为严重的师德失范行为,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体系内加以强调,突出幼儿园教师师德问题,从法律的角度界定幼儿园教师的失德行为;从行政机制上看,要继续发挥现有行政体制对于教师师德奖惩的作用。2018年11月8日,教育部印发《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方法》,为违反师德的行为规定了详细的处置办法,包括通报批评、降低岗位等级、撤职处分以至取消教师资格等,并就相应的办法如何申请和执行指明了流程,将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2、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舆论氛围对于引导幼儿园教师师德及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使教师重视自身一言一行的影响,不断反思个人职业行为是否合乎要求。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社会要形成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舆论认同。幼儿教师不是料理幼儿生活的“保姆”或和孩子一起玩的“孩子王”,幼儿教师为基础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应被认可为专业化的职业。[4]当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幸福感提升了,才会主动规范职业行为。第二是社会舆论要起到引导师德的作用。对于师德缺失的行为,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惩罚的作用。对于高尚师德,舆论也可起到强化和弘扬的作用。
(二)幼儿园方面
1、健全职后培训
职后培训是发展幼儿教师职业行为的重要途径。教师职业行为并非是在入职初期就能够形成的,而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的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一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砺和深化,其中幼儿园园方的引导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幼儿园应将师德发展纳入为职后培训目标中的一部分,以往幼儿园主要以听报告会、学习文件等形式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为提升学习实效,可改变过去单一的道德灌输模式,革新培训方法,更多地以研课评课、专家讲座等形式促进教师的师德成长。除思想道德的提升外,在培训中要让教师加深对幼儿园教育业务的理解,让教师在安全控制、保教活动、家长应对等多方面的事项中表现出合格教师应有的行为。
2、重视人文关怀
提供人文关怀能够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教师提供精神支持,让教师感受到安全感、爱和温暖 ,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5]幼儿园可开展人性化管理,在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形成无障碍沟通的氛围,使教师在工作中的烦恼能够得到舒解。对于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可多加宣传,将其确立为师德典型,多开展经验交流会,向其他教师分享教育教学感悟心得,如教学中怎样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怎样看待和处理工作中的负性事件等。幼儿园领导要关注教师的工作情绪,如果发现教师情绪低落,要及时介入处理、了解情况、谈话交流,防止发生职业行为失范的现象。[6]
3、创设激励机制
通过创设激励机制,能够使教师的职业行为发展获得外部动力。幼儿园要将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度确立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标准,以细致化、可调节的评价方法为教师的职业行为打分,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比、工资晋级等联系起来。平时要从教育活动设计、对待幼儿的行为态度以及专业发展情况等方面加强观测,掌握教师的教育教学状态,以便实现公平评价。
(三)教师个人方面
发展良好的职业行为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也能够使幼儿教师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对于教师本人的幸福与成就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个人要重视职业道德的自主成长。教师要多学习《教师法》《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增强个人职业行为反思能力。平时在工作中要注意自身的心态调适,形成一套自我心理健康维持的方法,学会以合理的方式排解不良情绪。在业务上要确立终身学习态度,加强幼儿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学习,不断检视个人所设计和实施的教育活动是否真正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四、结语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幼儿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性对这一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影响。在《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出台的背景下,幼儿教育系统中的单位与个人都要加强对文件的解读,以实际行动支持准则中的相关要求落地生根。可以期待,随着幼儿教师职业行为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可以进一步促进幼儿园办学的规范化,使学前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内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