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背景下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定位
2018-11-15万田宇
万田宇
一、非营利组织与服务型政府
(一)非营利组织概念界定
非营利组织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独立部门”等等,而作为一个概念,非营利组织最早见于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并且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
(二)服务型政府概念界定
我国于1998年提出“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2004年的人大会议明确提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张康之教授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是为公众服务。服务型政府就是指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为社会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
二、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定位
(一)非营利组织的价值定位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职能转变,而非营利组织现在承接了政府的部分职能,例如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招投标等方式把扶贫、养老等公共产品外包给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要怎么做到公平与效率价值平衡关系,一直是社会公共管理领域内不可回避的永久话题。公平价值要求对公共物品的受者要平等对待,拒绝歧视。效率价值则是更多关注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强调的是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可见,非营利组织的价值定位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两者都兼顾。
(二)非营利组织的主体定位
虽然非营利组织的价值定位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是其主体定位不变。以公共物品供给为例,非营利组织成为供给次主体的原因是因为政府和市场存在“失灵”,换句话说,政府和市场不能很好的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恰好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特性能弥补政府和市场在供给中所表现的不足。但是非营利组织有其资源不足、能力不足、专业化水平不够等劣势,主要是政府与市场的补充角色。
(三)非营利组织的方式定位
非营利组织存在着“志愿失灵”现象,所以想要弥补其劣势,就不得不在方式方法上补充和规范。根据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其资金来源是多元的,但是现如今许多非营利组织并没有那么多资金来源。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深入为非营利组织的生存提供了很多好处,非营利组织应拓展与政府的合作方式方法。例如,政府委托授权合作供给、签订契约、政府财政补贴、特许经营、公开招标等等。
三、非营利组织的角色错位
(一)非营利组织的特性缺失
萨拉蒙提出非营利组织有六大特性: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其正规性受到影响。其次,非营利组织独立性弱,资金来源少,生存主要依托政府购买服务。再次,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公共利益”,有的非营利组织以自身利益为主,本应以服务对象利益为主,但是却为了自己的发展而忽视服务对象的利益或者损害服务对象的利益,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缺失。最后,由于非营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参与服务者工作基本处于无收益状态或者说收入低,对大家的吸引力不大,志愿性会有所减弱。
(二)非营利组织的“越俎代庖”
服务型政府不是万能政府、全能政府,而是有限政府。非营利组织本应是政府的补充角色,有时却存在“越俎代庖”的倾向。这是非营利组织的角色错位,也是服务型政府过于信赖非营利组织的结果。同时,非营利组织存在“志愿失灵”现象,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还是不能松懈,明确非营利组织的定位。
四、非营利组织角色完善的途径
(一)明确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生活的免越来越广,为了不迷失非营利组织的原本目标,需要政府建立健全一套系统的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应尽快完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三大条例的修订工作,以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二)建立非营利组织的有效监督评估体系
有效的监督评估体系中政府监督是关键,不仅要对选择的非营利组织的正规性进行检查,还要在非营利组织的运作过程中进行监督。除了政府监督之外,还应该建立多元监督体系,监督主体还可以包括服务受益者、媒体、社会公众等。对非营利组织的评估包括很多方面,包括组织机构评估、非营利性评估、发展能力评估和项目评估等等。非营利性是非营利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最根本的属性,为了实现这一宗旨,非营利组织开展的所有活动必须符合非营利性的标准。可以通过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来评判其非营利性。非营利组织想要自身发展的更好,其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非营利组织的能力项目评估可以促进非营利组织提高自身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