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杂话冗余成分的几点思考

2018-11-15何春香新疆伊犁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句法言语语义

■何春香/新疆伊犁师范学院

“冗余”一词也常被译作“剩余、多余、羡余”。石毓智(2001)、戴耀晶(2004)撰文讨论了否定冗余现象,余康发(2006)、陈烈(2006)则探讨了绝对冗余和相对冗余,周玉洁(2013)文章在论述话语表达中否定的标记成分时从修辞的角度入手分析,认为冗余否定的冗余成分是潜性语言显性化的标志,这些学者的工作为我们了解语言的冗余现象带来了较大的启示。

“冗余”即是语言结构体中,某一个符号形式所体现的语义内容对它所在的语言结构体意义的理解不是必须的(戴耀晶2004)。结合对这一解释的理解,我们在整理新疆杂话口语表述材料的过程中发现了较多的言语冗余现象,针对这些语料我们拟对冗余现象进行一些探讨。

一、冗余的表现

孙汝建(1994)的文章论述了言语的冗余现象和语言的冗余现象以及冗余度的制约因素。我们在日常交际中,特别是口语交际中也是尽量使自己的言语简洁精练,不使用或较少使用多余的语词,认为那是言语交际的大忌(表意啰嗦、不精炼,且不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当然,这里的“多余”主要是从语义层面上说的,但事实是,有时看似“多余”的语词却未必是多余的,它有其句法、语义、语用层面存在的价值。

我们整理了新疆杂话中具有代表性的赵国柱先生的作品,对口语表述中出现的冗余情况做下列统计。

(一)句首冗余

哎、哎这个、哎那个、哎你们、nia、nia 说、哎呀、哎呀 nia、嗯、哦、嘿、昂、哦呦、这个、那、我、你、你个、你们、他、人家、简直把人、是、谁知道、但。(nia=那)

(二)句中冗余

哎、nia这个、嘛、啊、哦呦、个、这个、这个人、那、那个、你、你们、你看人、别人、是、是个、说、去、给人家、来、要、上、就、还、以后、这么、又、都、也、一、给、可、子、家、们、的、了、儿点、儿、儿的、有的、它的。

(三)句尾冗余

嘛、么、呀、撒、啊、你看。

二、冗余的类型及其作用

“冗余性”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借自于信息论的一个词,冗余性使语言自

身有一种对错误的“免疫性”,因为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语言信息的接收者可以根据冗余信息进行自行更正,使自己理解的语码信息更接近于信息发出者所表达的意义。

我们根据上文统计的新疆杂话中的冗余信息,按类型及其作用对其进行举例、分类说明。

(一)语音羡余类

这类冗余成分大多出现在句首位置,主要有“哎、哎这个(那个)、哎你们、哎呀、嗯、哦、嘿、昂、嘛、啊、哦呦、这个、那、我、你、你个、你们、他、人家、简直把人、是、谁知道、但”等,当然,也有出现在句中或句尾的。如:

(1)(你看)现在的城里人住到街上嫌吵呢。(《山乡要变个样子呢》)

(2)(简直把人,哎呀)舒服的呢。(《盐湖城玩去呢》)

(3)(哎,谁知道)他的扇子一摆出来。(《鹅毛扇》)

(4)(哦呦,他这一扇啊)果然上面鸡毛乱掉。(同上)

(5)(是)张飞认成关公了,灶火认成烟囱了。(《形势发生变化哩》)

(6)你刚才(的)那样(子)的话说了嘛。(《大话不能说》)

这些冗余成分的出现,有些是因为进行口语表述临时性的需要,说话者根据现场表意的需要加入已知信息,当然,具体怎么表达往往会受到杂话表达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和选择、现场效果、语音停顿、方言特色等因素的影响。还有一些杂话中的冗余成分严格来讲应该不属于此类,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语用价值。如:

把人的腿腿(儿)都跑断了。(《形势发生变化哩》)

(2)车车(儿)开上浪的呢,马马(儿)骑上转的呢。(《山乡要变个样子呢》)

上述两个例子中的“儿”往往是在口语表达中随机增添的,与书面材料相比较,口语表达时“儿化”后往往有表示亲切、细小可爱或者口语化的特点,这也体现了新疆杂话口语表达时的随机性、应变性和灵活性。

(二)句法语义功能类

新疆杂话中这类冗余成分一般出现在句首或句中。主要有“这个、nia(相当于“那”)、哎这个、那、我、你、你个(你)、你们、他、那个、人家、别人、它的、有的”等。如:

(1)(哎这个)懒毛病都要改掉呢。(《山乡要变个样子呢》)

(2)(你个)没有把握胡整呢。(同上)

(3)(人家)丫头回家告诉他老子。(《青年人要走正路子》)

(4)让你在(那个)盐亭子底下遮凉呢。(《盐湖城玩去呢》)

(5)我们(家)的邻居铁蛋子。(《酒不要喝多》)

(6)(他)迷迷瞪瞪地把身翻。(《张翻翻》)

(7)李松那(个松)现在胖下的。(《这一家人咋么遇下的》)

这些语言实例的冗余成分中,(1)是表限定性的成分;(2)是回指,与上文出现的主语保持一致,(3)与句中出现的“丫头”形成复指关系;(4)加入“那个”修饰“盐亭子”,是定指用法;(6)是承上文显现相同的所指内容,即补出句子的主语成分;(5)中的“我们”代指“我们家”,省略了核心名词“家”;而(7)中的指示代词“那”指代“那个松”(即那个人),这种表达在新疆杂话口语中很常见,体现了其口语表达的特色。

在新疆杂话中我们还常常可以见到句中出现“了个、了、个、一、是、要、就、还、以后、但”等冗余成分,这些语词之间的作用有不同之处,与上文所述的类型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如:

(1)人送(了个)外号杨干头。(《事情不能做过头》)

(2)自己也办了个公司当(了)头头。(《青年人要走正路子》)

(3)(哎)话都这么家说开了嘛,把我(也)招得也笑开了。(《形势发生变化哩》)

(4)说开山咧(哎、那)我可(是)清楚的呢。(《山乡要变个样子呢》)

(5)成天到晚啃的(是)窝窝头。(《青年人要走正路子》)

(6)我们(的)山里(的)人也要有个行动呢。(《山乡要变个样子呢》)

(7)当官要有(点儿)本事呢。(同上)

(8)会水的人(还)在深水处游的呢。(《盐湖城玩去呢》)

(9)(过)两天(又)推的(了个)平头。(《青年人要走正路子》)

(10)再收拾也(是个)没看头。(同上)

(11)酒宴上喝的(都)是名酒。(《这一家人咋么遇下的》)

(12)他骚情的(去)把假证(儿)办。(《王谝传》)

(13)(但)不要喝多。(《酒不要喝多》)

(14)那城里人(可)吃开杂粮野菜哩。(《乡下人在城里住不惯哩》)

这些句子中出现的冗余成分,其中(1)(2)的“了”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动态助词,表完成义。“个”即“一个”,可以看作是数量限定语;(3)中的“也”是副词,在句中可看作状语成分;(4)的“可”与(14)中的表义不同,(4)中的“可”是“可是”的省略表达形式,可看作副词做状语,而(14)中的“可”却有表语气的作用,刘丹青、唐正大(2001)撰文对此专门做过讨论;(5)“啃的窝窝头”可以看作现代汉语中的关系小句,补出“是”则使“啃的”变为省略核心名词的名词性短语,整个句子可以看作是表陈述的“是”字句;(6)为修饰限定语标记词“的”,口语表述中让其自然显现;(7)是数量补语;(9)是口语表达中补出的谓语核心、状语、数量修饰语;(10)(12)是因补出了谓词,改变了原句句型或谓语结构类型。(10)原句是一般动词谓语句,而口语表述中则可分析为“是”字句。(12)的谓语结构则由原来的一般动词谓语句变为连动谓语句;(13)为表转折的连词,使其显现突出了转折的意味,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说话人的情感态度。

以上实例中的冗余成分大多是可以充当一定的句法成分的,如修饰限定语、状语、补语等,个别冗余成分的出现还改变了原句子的结构特点,有些则凸显了现代汉语句法的一些特点。

除上述冗余成分的类型外,新疆杂话口语表达时还有表达各种各样的语气的词出现,它们大多是在句首或句尾,偶尔出现在句中。有时表肯定、无奈、不满、呼吁、告知、恍然大悟等情绪态度,有时则有表停顿、语音延长或强调等的作用。如:

(1)(哎呀)看见人家玩得高兴的呢。(《盐湖城玩去呢》)

(2)(昂)好汉遇好汉。(《酒不要喝多》)

(3)不知道谁偷了他一根子葱(么)。(《这一家人咋么遇下的》)

(4)我也不吃你的羊肉包子(撒)。(《大话不能说》)

(5)实话说起来中听,老羊皮穿上隔风(啊)。(《胡吃胡喝不能胡说》)

三、冗余的价值

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曾提出“经济原则”,他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入手,认为经济原则在语言这个功能结构的使用中是处处起着作用的。可以说经济原则支配着人们的言语活动,它使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减少言语活动时力量的消耗,即符合“经济原则”的要求。但我们在新疆杂话口语表述中却看到了不一样的表现,表面上看这好像与我们倡导的“经济原则”有些矛盾,但是通过对语言实例进行分析后,我们有了一些不同的认识。冗余成分的出现或存在,有些是可以从杂话的口语性、临时性或现场性等角度进行理解,而有些就有必要从其他方面探讨其出现的价值了。

(一)句法层面

通过对上文的言语表达实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冗余成分中有一些属于原句中未显现的句法成分,包括主语、谓语、修饰限定语等,这些冗余成分能帮助听话者更准确地了解说话者传达的信息。

(二)语义层面

冗余成分中大量存在的具有替代功能的成分,往往可以是回指、复指文中的已知信息。让这些冗余成分显现,往往能帮助听话者更加准确便利地了解句中词语的语义指向,而且有些时候也能帮助听话者消除歧义,进行正确的理解。

(三)语用层面

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语境对说话者使用的言语冗余成分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新疆杂话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达样式中,言语表达的时间、地点、对象、场合、心态、话题、现场效果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说话者选择的表达方式。同时,言语交际中,冗余的言语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说话者的社会身份、文化教养、心理心态等。

冗余的存在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在交际活动中,那些看似“多余”的成分恰恰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在新疆杂话口语表述中,我们发现冗余的存在有其自身的价值,它将语言表达中潜在的部分提示或表达出来,有时构成强调,表达主观的色彩更加明显,有时在句法上能更完满地表现出所需结构成分,有时在语义上指代更清晰,有时则在语用方面体现出多样化。

本文仅从新疆杂话的部分口语材料入手对冗余现象的类型、特点和价值做了一些探讨,针对语言中的冗余现象,学者们观点不一。Jean Aitchison提到了语言的简化是不可避免的,认为语言不管怎么简化,都不会脱离冗余而存在。而杨静文(2008)则从隐喻现象论述了语言的经济性和冗余性的表现的平衡性。我们相信,冗余现象在新疆杂话口语表述中存在并表现为多样化,具有一定的临时性,这是和杂话的口语性、幽默型、方言性分不开的。我们期待以后能对新疆杂话的冗余现象进行更精细的研究。

猜你喜欢

句法言语语义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句法二题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