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舞台改编的叙事问题研究
2018-11-15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高 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Skip》发表于1995年,同年入围第114届直木赏,是北村薫“时间与人”三部曲的开山之作,1998年被改编成电视剧,2004年、2017年两度被搬上舞台。故事讲述了17岁的高中女生真理子在结束学校活动的准备后疲惫入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的家里,镜中那位女儿的母亲、丈夫的妻子居然是25年后的自己,周遭都认为她只是暂时失忆,她却十分清楚自己是被时间玩弄,夺走了岁月,跳转到了此刻,作为高中教师的“现在的她”马上要去面对那些和自己的内心一般大的学生。基于故事情节对人物内心的细致关照,改编作的叙事方式较原作发生了极大变化。
一、《Skip》舞台改编的叙事进化过程
在琳达·哈琴对改编的三种模式的划分中,舞台剧的改编归为展示模式①,展示便难与演员的表演脱得了干系。作为一个人格和身体被分裂的角色,舞台剧②的处理选择了霧矢大夢③和深川麻衣④两位女演员共饰真理子一角⑤,原作全篇的叙事均以真理子的第一人称内视角的叙述来完成,并且“她”是一位不可靠的叙述者:
“可能是哪位新生的父亲吧。我轻轻地对他点头示意,那人有些吃惊,拘谨地回礼。礼节与礼节之间的春天的气息中,一只小小的蝴蝶忽然经过,轻飘飘地飞走了。”⑥
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缘何让人联想到轻飘飘的蝴蝶?他并不能触发一般人关于蝴蝶的联想,也许的确在低下头的瞬间恰巧有一只蝴蝶飞过,但更可能的情况是,叙述形成了一种张力和反讽,结合真理子正在筹备《蝴蝶夫人》的演出,将她成熟外表下的少女的内心和性格表露无遗。而在舞台上不可能交由两位主演来进行大段这样的叙述,这会使观众产生疑惑、难以理解以至跳出戏剧。“改编是一种扩展的重写本,同时它也经常会重新编码成为一套不同的传统和惯例。有时候这种转码它需要媒介的变换……改变就像进化,是一种跨世代的现象”⑦,真理子的叙事话语转由舞台上的所有演员共同来完成,形成了叙事形式上的进化。涉及到情感强烈的内心独白交由两位女主角交替演绎自不必说,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内心之间对话的叙述由其他演员交替完成。真理子这个角色是在快节奏的语音推进和演员们齐心协力地话语组接中共同完成的。川上弘美评价北村薫不是一个急性子的作家,他的作品体现了他思虑的周全。原作本是娓娓道来的缓慢节奏,这在两个小时的舞台表演中难以实现,演员们借助舞台动作和表情的表演加快了叙述的节奏、合作完成同一个表演动作(例如两位女主演在表现真理子的情感变化时需要同时留下眼泪或高声呼喊。)尽管会有太过紧凑以致缺失之嫌,但这种表演带来的快感和震撼是原作所无法给予的。同时为了弥补快节奏带来的不适,演员之间温情地互动适时地收放了观众的紧张情绪,这也是阅读小说作品所无法实现的。
原作小说还以插叙、情节的打断、混乱和事件的重组与拼贴来体现“快转”。而舞台上灯光快速地变化预示场景的不断变换,极少给观众留白的时间,即便是顺叙也保持着极快的节奏。舞台上为了便于观众理解情节采用顺叙,删减了原作中的许多情节,尤其是那些细腻的情感、心理和动作描写,本是难以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内容,同时又是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所必不可少的要素,为了情节完整、不混乱以及时间的把控而割爱,不失为一种缺憾。演员们轻盈的脚步始终未停,台词从未中断,这对观众莫不也是一种考验。
广播剧似的、朗读似的舞台叙事能使原作的蕴藉得到丰富地传达,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观众对舞美、服装、灯光等这些视觉感官上的刺激,尽管它有歌舞形式的表演以丰富观感,但对于叙事和原作所传达的情感与意义而言,观众此刻更接近文字本身描绘的世界,舒缓的背景乐让大段激烈的台词和持续的张力在爆发中得到了舒缓,一张一弛,削弱了念白的突兀与尴尬,令观众凝神静观以不至于过度受挫。心理活动在舞台剧上是难以体现的。如果忠实地再现心理活动的场景则会造成意义传达的混乱。全部依靠演员的演技,动作,眼神,表情等非文本的表现难以被所有观众看清和理会;无实物的表演尽管很现演员功力,但受于时空限制又有诸多难以传达之处。
此外原作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短句和文体的杂糅,书信和便笺在原作中的设置不仅调控着叙事节奏,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语言”的珍视以及对青春的温情回忆和对时代变迁的慨叹。从结构上看这使得全书有着游戏般的设计和对照,全书看起来盎然成趣。然而这一点无法在舞台上得到体现。
二、《Skip》舞台改编对原作品含混表达的展示
“skip”的题中之义本身就是一处含混表达,北村薫在原作的后记中特意提到:
“Skip是‘快转’的意思,同时也是主人公那,即便咬牙坚持也不会丢失的轻盈脚步。因而不更改题目。”⑧
既有“快进”、“跳转”之意,同时也指小孩子高兴时常用的一种走路方式——“小跳步”。因而前文讨论过的舞台表演节奏地加快,也有为体现主题中的这种双关和含混的意义在改编中所做的努力。
这种语义的含混在原作小说中多次出现,这对改编者的解读、诠释和再现提出了严苛的挑战。对于读者,尤其是其他语言的译者和读者可能会造成误解、误译和误读。舞台表演所带来的直接的感官感受,有机会修正读者之前的理解(考虑到除却非文学目的的肆意改编外,大多数改编者会就原作中自己不理解之处提出给原作者请教,作者的本意由此得出。)如在全剧的高潮部分,学校文化祭举行途中,真理子的学生新田突然向她表达爱意,尽管这种爱意是源于他认识到自己喜欢的是真理子17岁的内心,而无关她此刻的外表,但真理子回绝他道:“我对你而言,是故事、是图画、是音乐——就像那样。”⑨由于“風”在日语中既是指“kaze”,自然现象的风,也是“fuu”,“像……样”、表达“态度”的意思。这或许解释得通蔡佩青先生在此处误译的原因。但是考虑到角色本身天真、活泼的性格以及当时的语境,舞台上的深川麻衣所斟酌出的:“对你来说,我是故事、是图画、是音乐——也是一阵风啊!”就是单纯地在表达这位学生对于老师的喜欢是值得珍藏的回忆,但也是无法捕捉和稍纵即逝的。此处的表演,即改编的解读,正是起到了修正原作读者误解的作用。
尽管作为文学作品的原作在语意上的丰富蕴藉是台词难以望其项背的,但“改编作品和原作总是要处在一定的语境之中:时间与空间;社会与文化。它并非存在于真空之中。”⑩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说,尤其那些有着不同语言背景、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这种蕴藉的意味是难以传达的。真理子最后决定邀请新田共舞一曲,作为约定的实现和温暖的告别。她问道:
“你会在那个圈中等我吗?”⑪
学校文化祭的最后,师生会围成一个圆圈挑起俄克拉荷马舞⑫,几小节后前面一组人与后一组交换舞伴直至乐曲结束,因此实际上真理子能否实现约定和新田跳舞是不确定的,这种盼望与焦急的复杂心理和情感正是因为这个“舞圈”的存在才更具感染力。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蔡佩青先生的汉译本把它译作了“舞池”⑬,作者精心设计的氛围与意境因此荡然无存。这种因为文化背景造成的误读在舞台表演上得到了修正,或许观众最初也会疑惑“輪”为何物?但当音乐响起,全场演员随着可以旋转的舞台背景围成圆圈、牵起双手,整齐地起舞,他们的舞步跨向彼此,而作品跨过了歧义与误解,从含混和隐藏的意义中跃然而起、直达观众心底。
北村薫不是要去探讨时间错乱、平行宇宙、时空黑洞抑或是人的选择性失忆的问题。他借助“时间与人”的母题去追忆了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在消费社会下改编开始盛行的时代。他总结提出了“老师(先生)只不过是先出生的那一位,要和学生一起成长”的教育观,他怀念那些消失的黑胶唱片和黑白电视机但却又并不因此失落,因为有些东西像主人公的坚强、乐观和真挚一般,是跨越世代而存在的。而改编作品本身也具有类似的力量,它以全新的叙事方式将那些被时间淹没了一角的宝贵财富挖掘出来,洗净、打蜡、擦亮,重新展示给世人。
注释:
①田王晋健.沉浸在另一个世界——琳达·哈琴理论研究[J].理论探索·当代文坛,2015(5).
②由于作品融入了原创的歌舞表演,无法将其称之为话剧、歌剧或舞剧的任何一种。舞台剧是对此类艺术形式达成默契和惯例的称谓。
③Axon Entertainment所属演员,原宝冢歌剧团月组主演男役。
④TEN CARAT所属演员,原偶像组合乃木坂46成员。
⑤本文以池袋Sunshine剧场2017年5月3日的演出为参照,影像资料见:SKIP.2017 NAPPOS UNITED Co.,LTD.NuDVD-0003.
⑥北村薫.スキップ[M].东京:新潮社,1995:204.(作者译)
⑦ L i n d a H u t c h e o n.A T h e o r y o f A d a p t a t i o n[M].N e w York:Routledge,2006:32~34.作者译,原文 为:“adaptation is a kind of extended palimpsest and, at the same time, often a transcoding into a different set of conventions. Sometimes,but not always,this transcoding entails a change of medium.”,“Adaptation, like evolution, is a transgenerational phenomenon.”
⑧北村薫.スキップ[M].东京:新潮社,1995:付記.(作者译)
⑨[日]北村薫.快转[M].蔡佩青,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342.⑩李杨.自主、变化、推陈出现——琳达·哈钦论文学作品的改编[J].外国文学,2008,3(2).源引自Linda Hutcheon.A Theory of Adapta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6:142.原 文 为:“An adaptation, like the work it adapts, is always framed in a context—a time and a place, a society and a culture; it does not exist in a vacuum.”
⑪北村薫.スキップ[M].东京:新潮社,1995:413.(作者译)
⑫1943年出品,由弗雷德·金妮曼执导,戈登·麦克雷、格洛丽亚·格雷厄姆主演的音乐剧《俄克拉荷马》,改编自女作家Lynn Riggs的小说《丁香绿了》。《俄克拉荷马》是历史上第一部有剧情的音乐剧,也是第一部发行原创组录音的音乐剧。这部出色的改编作品最终获得美国文学普利策奖。
⑬舞厅中供跳交际舞的地方,比休息区略低,形状如池。参见:[日]北村薫.快转[M].蔡佩青,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