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到洛阳:两汉选都研究述论
2018-11-15陈旻琦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陈旻琦/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一、前言
清代考据大家赵翼在总结西汉末期群雄之乱时言:“故群雄之起兵者,无不以刘氏举号,……历观诸起事者,非自称刘氏子孙,即以辅汉为名,可见是时人心思汉,举天下不谋而同。是以光武得天下之易,起兵不三年,遂登帝位,古未有如此之速者。因民心之所愿,故易为力也。”①赵翼这番话道出了两汉前后相延的特点。虽然历史上两汉并举,但是西汉与东汉呈现的政治文化面貌非常不同。其比较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都城选址不一样。西汉都城长安位于关中地区(函谷关以西),东汉都城洛阳则位于函谷关以东。如果说刘邦继承秦制,以关中为本位,辖制四方,缘何平定西汉末年割据势力,试图中兴汉室的光武帝刘秀不继续在长安建都,而选择定都洛阳呢?由关于这一问题,学界关注已久,笔者拟对前辈学者相关研究做一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再陈述个人观点。
二、两汉定都的历史背景
经过四年楚汉之争,刘邦于公元前202年6月正式称帝,统一天下后先定都洛阳,后听从刘敬和张良的建议建都关中。因定都关中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定都洛阳时,左右大臣也多是山东人,他们认为洛阳“其固亦足恃”。但同为山东人的刘敬却强烈要求刘邦迁都关中,他认为虽然以德政为后世范的周王朝曾“宅兹中国”,但随着天下形势的改变,即使是“德政”也不能让四方宾服,这种情况下,就要依靠险阻来辖制四方。他说:“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②刘邦对此还犹豫不定时,张良支持了刘敬的说法,他进一步解释道:“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③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
王莽于公元9年正式登基,国号为“新”。王莽改制中,有迁都洛阳一事。他有遣太傅平晏、大司空王邑到洛阳:“营相宅兆,图起宗庙、社稷、郊兆”。④
刘秀是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六世孙,在绿林军攻灭王莽后奉更始帝命北上招抚河北地区,在河北地区获得独立发展机会,逐步脱离更始政权控制。公元25年被部下拥戴称帝,仍用汉国号,同年10月定都洛阳。因定都关东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建都洛阳的理念依据是洛阳位于天下之中。而这种思想源远流长,《荀子·大略》载:“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吕氏春秋·慎势》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三、研究述论
都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所在,其地理位置与形势往往对一代王朝的盛衰有重要影响。很多学者注意到了两汉都城选址的不同,他们观察角度各异,但基本上从政治与地理形势关系上讨论的居多,其中有代表性的论者有周振鹤、廖伯源和梁万斌三人,本节拟将三人观点分述如下。
(一)周振鹤
周振鹤先生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其代表作是《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在此基础上,他长期关注政区地理沿革,并主持出版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倡导中国政治地理研究。周振鹤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上曾发表《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一文,这篇文章虽然主要从宏观视角阐述了中国历史上的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五大都的政治地理因素,但在涉及东西向的西安、洛阳时,也有论及两汉定都问题。他的主要观点是:(1)在中国一统王朝与分裂时期的首都,主要设在西安、洛阳、开封、北京与南京。从地理位置分东西向的西安、洛阳与开封,南北向的北京与南京。从历史发展阶段分,从西周到唐代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主要在西安与洛阳建都,从唐末到北宋二百年间,主要在洛阳与开封建都,从金朝至今主要在北京与南京之间建都。这说明在汉代,黄河流域处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西安与洛阳都同时是适宜建都的地方。(2)从政治地理角度来看,建都地点的选择主要有两个层次的考虑:一是在全国领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要选择全国的地理中心或是有利于控内御外的地方,同时尽量选择与统治集团的发源地相近的地区;二是建都地点本身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人文基础。
而两汉分别建都长安与洛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军事地理。西汉建都长安,对内可以控制内部的敌对势力,西汉初期要对付的是东方各诸侯的割据势力,以控内而言,西汉建都长安是合理的选择;对外可以抵御外部的侵略行为,在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敌来自西北,定都长安有利抗敌自保。东汉建都洛阳,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因为东汉国力不如西汉,只能建都洛阳。
(2)政治地理。从龙兴之地来看,刘邦起先分封汉中,后取关中,以关中为基地东向击败项羽夺取天下,可以说关中是刘邦的龙兴之地;刘秀,南阳蔡阳人,称帝建都洛阳 12年后平复各地割据势力,全国才复归统一,相比关中,洛阳才是刘秀的龙兴之地。
(3)经济地理。首都的经济地理条件也很重要。作为都城,首先粮食供应要有最基本的保障,要有一块能生产粮食的平原,其次是首都必须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长安和洛阳都符合对都城经济地理基本要求。
(二)廖伯源
廖伯源先生专攻秦汉政治制度史,其对西汉昭宣政局变化有精深研究,并获得法国儒莲汉学奖。廖伯源先生《论东汉定都洛阳及其影响》一文发表于《史学集刊》2010年第3期,他认为,刘秀中兴汉室,不沿西汉之旧,以关中长安为都,而别建新都于河南洛阳,主要有以下原因:(1)关中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长安需求,必须每年从东方转运数百万石粮食入关,耗费极大。(2)汉代流行谶纬学说。西汉后期,已有洛阳居天下之中,天子当迁都其地之说。王莽时,有符命明谓洛阳为帝都。此说也影响到了信奉图谶的光武帝。(3)刘邦立基于蜀汉关中,出于项羽争天下,容易接受建都关中长安。刘秀与群雄争天下之时,以河北、三河为后方,定都洛阳也理所当然。另外更始、赤眉及光武都曾攻占关中长安,对刘秀来说,长安不存在易守难攻。(4)与刘秀性格平稳求实的性格有关。
(三)梁万斌
梁万斌延续周振鹤先生政治地理学的视角,于2013年完成了博士论文《从长安到洛阳:汉代的关中本位政治地理》,又在同年《中华文史论丛》第1期上发表了《东汉建都洛阳始末》一文。梁万斌特别重视相关史实细节的重构,他认为刘秀在天下一统后,有还都关中的打算,但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原因未能成行:(1)关东豪族的反对是主要的原因。在东汉,关东地域集团的力量完全压倒了关中集团。(2)儒学的影响。儒学完成了国教化,刘秀本人也受儒学的影响。儒家学者认为在天下之中的洛阳是实行以道德教化为主的王道政治的理想都城,认为国家的兴亡成败“在德不在固”。
四、综述分析
通过上一小节的梳理,可以看到两汉统治者建都主要根据经济、军事、地理位置这三方面的条件来考虑的,有时候也与统治者个人意志有关系。
东汉统一之后,帝国面临的形势实际上与西汉没有实质区别:对内需要制服豪族势力;对外匈奴与西羌依旧是主要外患。不同的是,西汉对西域的经营相对成功,那为什么刘秀统一天下建都洛阳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既得利益集团不一样。跟随刘邦打天下最后获取胜利的基本都是“布衣将相”,而刘秀的创业集团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士族大姓”。西汉末年自元帝以后不再迁徏关东豪强,经过六、七十年发展,至新莽末年,关东豪强的势力完全恢复。另外“独尊儒术”使得学说门派各异的“士”归于儒学一统之下,而且与家族、宗族势力结合起来。新莽末年的起兵者,除了绿林、赤眉外,大都属于这一阶层。就刘秀本人而言,刘秀家族本身就是南阳豪门,姐姐嫁入南阳世吏二千石的邓家,刘秀夫人阴丽华也是出自巨富之家,刘秀统一天下后有记载的32名功臣中28人来自关东豪族,刘秀想从洛阳迁都长安难度可想而知。(2)统一的过程不一样。刘邦以关中为基地,东向出关与项羽争天下。定都洛阳只有几个月,就迁都关中长安,相对来说对难度较小。刘秀从定都洛阳到统一天下用了12年,东汉政权在洛阳可以说是“根深叶茂”,迁都时间拖得越久,导致东汉朝廷迁都“伤筋动骨”越深。(3)学说氛围不一样。刘邦统一天下时,各门学说百花齐放。刘邦定都长安可以任意找到大量的门派学说做支撑。刘秀统一天下时,儒学已经国学化,儒学认为国家的兴亡成败“在德不在固”,而从坚持天下之中建都理念出发,坚持定都洛阳,这样迁都长安就失去必要性和法理性。同时刘秀也偏向儒学之说。
注释:
①(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三:王莽时起兵者皆称汉后[М].北京:中华书局,2001:72~73.
②《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М].北京:中华书局,1982:2716.
③《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第2043~2044页。
④《汉书》卷九九中《王莽传》[М].北京:中华书局,1962: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