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呐喊》
——心理症候浅析
2018-11-15朱雅馨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朱雅馨/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在中国近代社会中,鲁迅站在思想精神的高寒地带独自坚守,大声呐喊唤醒沉睡的国人,喊出这震人心魄的时代强音,写下这像极了的中国人的相貌。这自有现实的原因,逢国家危亡之秋,国人还没有摆脱数千年以来思想的痼疾,吸食着精神鸦片,使人瞧不见一点希望,鲁迅深感国家危矣。遂以锐利的笔墨描摹那些冠冕士大夫们的丑态,可谓入木三分。
《呐喊》这部作品的心理轨迹不容易拿捏准确,序文可能是打开《呐喊》的钥匙。在序言里,鲁迅这样介绍了他写小说的经历:“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钱玄同),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没有什么用。’‘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由此鲁迅开始的他的新文学创作,“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虽然鲁迅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文学史上的杰作都看成是受将令之作未免有失偏颇,这也是对鲁迅创作心理的极大误解。
一、不能忘怀的寂寞之感
《呐喊》序言中鲁迅说提到“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这里不禁让人心生疑惑,鲁迅早已认为自己并非是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下笔之作也不过是为了敷衍友人的嘱托,然而鲁迅在他的集子里却有着振聋发聩的回响,关于这一点鲁迅没能留下些许解释,不免让人顿生遗憾。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呐喊》的锐利深刻,也可以理解为古之书“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鲁迅作《呐喊》早已超越敷衍友人之原意,以抒己心之愤懑,鲁迅在创作的时候是一腔热情,将自己内心最深邃的关于对社会生命的体验斥诸于笔端,以至于鲁迅在创作《呐喊》的时候也没能够察觉到自己感情的变化。这所以导致了《呐喊》集子在它的内涵与刻画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当鲁迅先生在为《呐喊》出版时写作序言,他也发现了这些因“呐喊”而作的文字,原来是他年轻时候做的梦里的不能忘却的一部分,这是“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的证词,通过这些发现鲁迅在其创作的时候的无意识的倾向。
二、现实的挣扎与生命体悟
“一个人在他的个性之中表现出强烈的攻击倾向时,往往有理由怀疑隐秘在这种攻击行为背后的更为隐秘和深刻的动因。”吴俊教授别开生面从暴力美学角度阐释了鲁迅的创作的心理动因,揭示在创作过程中一些明显的心理症候,鲁迅先生自小生活在封建大家庭中,传统教育使鲁迅的性格受到压抑,“对中国社会根底,尤其对旧文化在现今国民大众中、在人们心性血肉中的传袭情况,鲁迅有入木三分的认识”。鲁迅的童年,从《呐喊》序言看,先生有四年多的时间常出入于当铺和药店,在侮蔑里接了钱,给他久病的父亲去买药。不幸的是鲁迅的父亲终究没能有所好转,升了天去,家庭也由小康之家陷入困顿。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他们的既差且小,鲁迅拒绝签字遭到叔辈们斥责,倍感世态炎凉。于此,鲁迅无不悲痛言道:“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鲁迅早年的经历,在生活旋涡之中的挣扎促使了他对于人性、国民性以及这个社会的痼疾有着迥异于时代的深邃思考,这些当然是鲁迅先生早年间独特的生命体悟,而这些思考体悟也必将有意或无意影响鲁迅先生的创过程,而在潜意识层面施加于作品的表达与内涵则是文学心理症结的极大体现。
三、麻木的精神的呼号
鲁迅在序言这样说道:“我于是用了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这里需要特别的注意一个词“麻醉”,意味着鲁迅在逃避眼前他所不愿见的令他痛苦的社会和国民的现状,他一直在压抑的灵魂,灵与肉每一天都在做着艰苦的斗争,在斗争之下鲁迅的状态的麻木的、压抑的。
当五四精神传播开来,人的精神得以解放,鲁迅麻木压抑的灵魂得以解放,一种无意识的创作倾向的不可抑制的铺展开来。在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的冲击之下,对于鲁迅的精神来说也是一次大的解放,长期以来受到压抑乃至麻木的精神世界得以复苏,通过五四这一个难得的窗口,鲁迅也便如一个勇猛的斗士,一位惊世骇俗的斗士,他想把自己内心积郁的火一股脑地喷发出来,当他阅读理解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以后,便再也不顾及不了同时代的审美风格与范式,创造出迥异于时代的狂人的日记,而很大程度的鲁迅的精神长期以来受到了太多的压抑,一旦发泄便如脱缰的马肆意奔驰,也是鲁迅创造出这么多迥异而深刻的作品的心理症候。
[1]鲁迅.呐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2]公木.新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