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8-11-15魏明璐西南民族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村镇文化遗产物质

■魏明璐/西南民族大学

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着我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历史,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化经常中得以保存完整的少有的古建筑群和当地民风民情的一隅,不仅仅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中浓重的一笔,还是忙碌生活中的现代人们的心灵寄托、情怀的寄托,而且相比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土生土长”的灵性。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自然的侵蚀,越来越多的历史村镇文化遗产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中,剩下不多的历史村镇变得更加弥足珍贵,特别是在当前城市文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更需要加强相关保护工作,但如何在保持这些历史村镇“原滋原味”的前提下,是历史村镇得到保护和发展,是我们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联合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以此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的界定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以此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中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包括了:口头传统、传统表演、民俗活动、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工艺技能、传统文化空间。而历史村镇则作为最后的传统文化空间存在,其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是传统人们生活领域的缩影,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历史村落非物质文化以此中包含了传统语言、民俗风情、传统知识、传统技能等多个方面,其比普通的的物质类非遗文化以此会更直接更珍贵。

二、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以此保护的困境和问题

(一)原生态环境被破坏

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其他的物品类或文化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受到认为和自然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自然侵蚀的原因,长期的风吹日晒、霜冻雨林,在缺乏认为保护的情况下,很多历史村镇的房屋、祠堂、牌坊被破坏,甚至倒塌,顺还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居民缺乏对非物质文化以此保护的正确认识,为了追求跟好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他们对古老的历史建筑进行拆除、翻新、改造。这都导致我国许多的历史村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村镇变成了零散的“古迹”,除此,还与政府部门的认识和工作滞后等原因,到使得原本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村镇的原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

(二)原住民的思想意识原因

在历史村镇中蕴含的是古老的文化,而人是创造文化的载体,在历史村镇中,原住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对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原住居民们大多没有作为主人公的自觉性,缺乏对这些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一方面受城镇文化的影响,人们审美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依托于传统的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上淳朴的居民文化,而是受多元的现代文化冲击,人们的审美更偏向于“现代”和“时尚”,特别是原住民众的年轻一代,他们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甚至排斥,这就直接导致文化传承缺乏内部驱动,长此以往,必然会衰落。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村镇内的外来人口也越来越多,有因婚嫁迁入的、有来做生意的、有来打工的、还有来避暑度假的,这些外来人口不仅带来了外来文化,还缺乏对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必然对村镇中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造成冲击,对原有的民俗风情造成影响。这两方面原因都会导致原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处于“后继无人”的状态,增加其可持续发展的难度。

三、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保护

无规矩不成方圆,笔者始终相信,犯法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因此,我们认为,在面对当前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种严峻形势下,首先应尊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保护政策,以确保遗产资料的保护和利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以及推动具体保护工作的实施,避免人为恶意破坏,特别是一些涉及文物的历史村镇。除此,还要加强检查,特别是一些有代表意义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要将其划分出保护区域,并且落实到各个地方政府头上,避免出现政府工作不作为或推卸责任的情况。

(二)加大资金支持,促进整体保护

要保证历史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就要确保其能植根于本身的“原生态”土壤中,然而维护古镇的原生态,就要进行古镇的保护、修缮、建设,并且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然而这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这就要求政府要把眼光放长远,做好相应规划,在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要使得这些历史村镇本身能创造资金。如:古镇周围的环境的打造,以促使周边地价的价值上身,通过对周边土地进行旅游业的发展,就以“借鸡生蛋”的方式,使历史村镇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来进行进一步发展。总之,科学、合理的规划能使得历史村镇原生态得到保护的同时,实现了这些历史村镇的经济发展,这是作为政府需要思考和重视的。

(三)加强文化宣传和旅游利用,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仅仅是政府部门或者相关部门人员的工作,而是全国人民应有的责任,每个人都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要加大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力度,提高知名度,使其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认可,并且参与到保护行列中来。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在社区中组织活动进行文化普及,如:艺术节、民俗活动、旅游活动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浓厚的氛围。只有人们经过了认知、反思和选择的过程,才能形成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可,才会为本地的文化和艺术而骄傲,才会“自觉”的保护和传承这些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拓宽保护路径和发展路径,多元推动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虽是传统文化,但先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才能很好的扩大受众,才能保持发展的活性因子,从而经久不衰。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学术文章不少,各种保护路径和保护手段被学者们提出,如:博物馆式保护、主体公园式保护、演出式保护、生产式保护等种种保护模式,这些保护模式也在实际保护工作中逐步被应用,但对于历史村镇来说,不同于其他物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受人、物等多方面复杂因素影响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选择多元的保护方式,如:对于文化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演出的方式,而对于物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采用静态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进行保护。总之,对于历史村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表面”保护,而是要将其重构,从人、事、物多方面入手,增加受众,采取多元的手段推动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的具体保护和传承工作,以确保非物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财富,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这些古老的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对于历史村镇而言,在文化和旅游交互发展的前提下,采取多元的保护方式是必然的选择,只有实现了历史古镇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才能真正推进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梁明珠,杨剑.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 ,2012(1):168~171.

[2]吉颖晨.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初探[J].科学中国人,2017(14).

猜你喜欢

村镇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村镇污水治理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排行榜揭晓
全国村镇银行综合业务发展榜单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