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绛珠草

2018-11-15王梅芳

辽河 2018年5期
关键词:皮儿贾宝玉曹雪芹

王梅芳

秋天,沈阳天柱山脚下的红菇娘儿熟了,红灯笼一样,多的是。我经常在秋天带儿子来天柱山采摘红菇娘儿。有一天,我儿子问我:“这红的圆的小果子,为什么叫做姑娘呢?怎么不叫儿子呢?”我也不知道,于是,我上网百度红菇娘儿,却发现她还有一个更神秘的名字:绛珠草!

这一发现,不啻于一声惊雷,把我震傻了!

绛珠草是下凡后托生为林黛玉的那株草!

这草生在灵河岸边的一块顽石边上,后来,那顽石修炼成仙,叫神瑛侍者,下凡托生为贾宝玉,神瑛侍者每天给绛珠草浇水,林黛玉下凡追随贾宝玉,就是为了用自己的泪水还他浇到自己生命中的水,所以,林黛玉见了贾宝玉就一直哭一直哭。

我小时候读《红楼梦》,看得多是小人书,没有看见也没有注意到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前缘,所以,就看不懂为什么林黛玉一直哭一直哭,我不解的就是贾府里那么多好吃的,林黛玉还有潇湘馆这样属于自己的空间,她为什么还哭呢?

我赶紧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我的绘画老师王义胜先生,因为他是我同乡,他喜欢黛玉,他也一定知道红菇娘。喜欢黛玉的纯净,能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他更喜欢在画上表达这种喜爱,王义胜老师也以画金陵十二钗而在全国闻名。2015年,他开始以林黛玉所做的诗词为背景,为林黛玉画一个系列的组画,他也很惊奇,林黛玉的前生居然是一棵菇娘儿!仔细想想,也对,绛,就是红色,绛珠草,就是结了红珠子的植物,可不就是红菇娘儿吗!

这伴随我长大的,在家乡盖州,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菇娘儿!

那时候,我们上小学的夏天,每天中午,我们女孩子的嘴里都含一个苦菇娘儿,把圆圆的绿菇娘儿里面的汁籽小心地透出去,剩下的皮,放在嘴里咬得咕咕响,这苦菇娘儿给了我们寂寞的童年、少年以活泼的声响。

成熟后的菇娘儿,皮儿和果,都是红的,霜一打,酸甜,皮儿泡水喝还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我们小时候都要采好多红菇娘儿,用针把菇娘儿串起来,挂在窗前,吃的时候去摘。通常我们是不喝那菇娘皮的水,因为太苦了。菇娘儿的一生,她的宿命就是苦,青春的时候苦,成熟以后甜得也有限。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也是苦的呀!其中有一章的题目就叫:苦绛珠魂归离恨天。这样一想,更佩服曹雪芹的高妙,林黛玉与菇娘儿,真的是神奇的比喻!

长大以后我重读《红楼梦》,知道了宝黛之间是前缘,是注定的,当黛玉的泪水还完了,她也离开人间了。这时候,我真觉得曹雪芹真了不起,这人世的因果,一个还字,都解脱了。我奶奶经常说:“人活着吃土穿土,死了还土。”我奶奶不识字,一辈子在辽南的乡下劳动。可是,她也有朴素的“还”字哲学,也有面对死亡的洒脱,死了是把自己还给大地。

这种还的哲学给了我很多的安慰和开脱,中年后不再对人际关系太执着,也不会对梦想太执着。恰如《红楼梦》里说的:“欠债的,债已还,欠泪的,泪已尽。恰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相信因果,是对人世情缘的领悟,也是对人的心灵真谛的开释。

林黛玉16岁就还完眼泪,焚稿断痴情,留下许多精美的诗词,告别了人间。那么这棵菇娘儿应该还是没有到红的时候就死去了,而在林黛玉死去的年纪,我上高一了,梦想不少,一会儿想当作家,一会儿想当画家,但是为梦想而做出的行动却没有,我真正地开始发奋学习的时间是在35岁之后。初中时候我的美术老师宫英范女士总表扬我画画不错,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把我和学校的其他有画画天分的孩子领到学校的会议室里画素描,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我好像也不上心,在她的眼皮底下就画画,暑假在家,嘴里咬着苦菇娘的皮儿,没心没肺地吱嘎吱嘎着,高兴了就画画,不高兴了就扔一边。如今,人到中年,我迷恋上了绘画,并把绘画当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我想,这个线头,是宫英范女士给我铺设到我的生命中的,如今,开始编织,是不是也是对宫先生一片苦心的回报?

当年我上了高中,就更不画画了,又迷上了文学。暑假在家迷上了诗歌,我的同学谢军是盖州县城人,她从县里的图书馆给我借来很多诗集,小说集。其中有我最喜欢的朦胧诗集,于是我在假期里抚在桌子上奋笔抄诗,我爸爸以为我在奋发学习功课,十分欣慰。抄完海子,抄北岛,抄舒婷……抄多了就自己写,我16岁的那个暑假,抄了三本诗集,自己也写了一个本子,主要写我视野之内的村里的景色和自己的青春小情绪。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是那时候真的很愁,青春的苦闷与彷徨,要多愁有多愁。这时候我多亏遇到了文学,遇到了刘素英、姚志刚、雁翎、高作智这些良师,他们在我的家乡万福成立了碧流河文学社,我投身其中,经点拨后豁然开朗,我的处女作就是在这个时候经姚志刚老师之手发表在《营口日报》上了,之后就与文学不离不弃了,文学中的励志作品,一直是我视野中的首选,这种选择,让我触到了丰盈,这一生就不算荒芜了。

说到视野,我想起看到电视上演杨振宁的访谈,说他在12岁就下决心获取诺贝尔奖,因为诺贝尔奖里没有数学奖,他就改学物理!结果真的在他35岁时与31岁的李政道双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是华人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真是感慨杨振宁的早慧。

我的童年、少年,每年的夏天在嘴里咬绛珠草的青皮儿,梦想横冲直撞。到了成年,每年秋天去采摘绛珠鲜果,慢慢地向理想靠近。而我的阅读视野,是《红楼梦》给我打开的,是曹雪芹让我慢慢地摆脱了阅读的寒酸,有了一点儿底气。林黛玉这棵绛珠仙草对人世间的名利无欲无求,她长在灵河岸边,而我,仍然行走在欲望的人间,如同漫山遍野的菇娘儿。

猜你喜欢

皮儿贾宝玉曹雪芹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于无声中听见 于无形中看见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切一切
寻秋记
《红楼梦》的“形影叙事”与曹雪芹的自我形象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爱吐皮儿的爸爸
贾宝玉为何是“情不情”
曹雪芹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