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江西非遗剧种的现状与传承

2018-11-15

剧影月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采茶戏国营评奖

2006年以来,文化部分批次将一些剧种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均简称为非遗剧种)。本文以江西非遗剧种的生存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其生存现状,探究其传承措施,阐发其问题与启示。

一、非遗剧种的生存现状

2006年,江西已有六个古老剧种被文化部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即弋阳腔、青阳腔、宜黄戏、婺源徽剧、广昌孟戏和赣南采茶戏。国营剧团和民营剧团则成为这些剧种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对于非遗剧种的保护和传承,两者各有其优势。

目前,这些非遗剧种的演出团体中,国营剧团主要有三个:弋阳县弋阳腔剧团、婺源县徽剧团、赣南采茶戏歌舞剧院。

三个国营剧团中发展最好的剧团是赣州市采茶歌舞剧院,作为江西赣南采茶戏剧种的龙头院团,它体制健全、队伍整齐、演出市场活跃、演出剧目丰富、观众基础深厚。剧院长期拥有一批老艺术家,挑起了“四大金刚”(即赣南采茶戏四个大戏)的重担,并频频推出影响全国的优秀剧目,如:大戏《花灯仙子》《山歌情》、小戏《试妻》等,在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演出,取得了极好的名声;目前还设有自己的小剧场。

民营剧团则遍布全省各乡村,常年活跃在农村的场屋院落。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江西宜黄“桥坑农民剧团”、信丰县民间艺术团、会昌县西江镇红都春英剧团等等。

江西宜黄“桥坑农民剧团”是宜黄县上演宜黄戏的一个民间剧团,演出剧目丰富,上演过《霸王别姬》《孟姜》等传统剧目,同时还自编了许多新剧目,如《雪中送炭》《瑞雪兆丰》等。信丰县民间艺术团,成立于1989年12月,迄今已有35年的发展史,演出内容主要以传统和现代采茶戏为主,每年在县城、各乡镇及周边县市演出达200场以上。该团团长黄东阳被信丰县委宣传部评为“十佳文艺工作者”。会昌县西江镇红都春英剧团,擅演黄梅戏,赣南采茶戏,2007年正式注册为民营剧团,剧团于2012年6月被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厅评为“全省十佳民营文艺剧团”。

相比民营剧团而言,国营剧团在政策上和指导方针上,更有利于非遗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例如,江西省赣剧院与景德镇市赣剧团先后挖掘整理、排练了弋阳腔传统名剧数十本,改编、创作了以青阳腔音乐演唱的新剧十余本;江西省文化局着重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仅发展了青阳腔的一批骨干,还在省城专门创办弋阳腔演员训练班,培养青年后继人才,等等。

除此之外,国营剧团还有着资金上的优势,例如,政府有针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拨款,其中就有为乡村购买各级各类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到农村进行的文艺演出一项。而且,针对演剧活动开展较好的乡村,政府还有“以奖代补”的专项资金提供。

以上这些都是民营剧团不能比拟的。但是,国营剧团也有着体制上的不少劣势,表现为:其一,剧团的创作与演出由政府为主导,“忽略了剧团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企业必须创作生产出适合观众欣赏、为一般民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一规律”,使得政府的宣传教化功能远远大于受众的需求;其二,演员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使得那些存在时间越长久的剧团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退休离职人员远远多于在职人员,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演剧又常常因为人员青黄不接而无法正常演出;其三,国有剧团演剧的经费基本来源于政府拨款,但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后,国有剧团的这种经营体制开始出现“等、要、靠”的弊端,等等,这些都使得国营剧团市场很不景气,甚至遭遇危机,很多剧团甚至处于长期瘫痪的境地。例如,弋阳腔剧团目前已有15人离团,另谋出路,剩下13人无法演出;婺源徽剧,1984年体制改革,裁员减编,老艺人退休,骨干演员调离,编导干部改行,剧团停顿二十余年。

相比国营剧团的市场不景气,扎根在乡村的民营剧团反而显得生机勃勃、异常活跃。由于民营剧团以市场为导向,对市场有着充分的了解和调查,知道乡村什么时节适合演出,什么时节对何种演剧需求量大,这使得它们更能够随行就市。但是,由于民营剧团的演出是以市场生存盈利为目的,而不是以保护和传承非遗剧种为根本目的,因此,在保护和传承非遗剧种方面基本处于随着市场行情自生自灭的无为状态,大多剧种文化资源散失较大,没有音像资料,没有行当齐全的传承演员,也没有收集原始的文学剧本。很多戏所唱的传统曲牌,都渐渐不记得牌名而成为无名唱腔。很多农民剧团只有四五位老艺人,有些甚至只有一位。有的只剩下一块牌子、一个团部、一栋破院甚至一堆旧书。

二、传承措施

目前,针对非遗剧种的保护与传承主要存在政府的扶植、民营戏曲音像社的传播、研究机构的研究三种方式。

政府的扶植方面,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评奖支持。其中,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指政府为抢救、保护和传承非遗剧种所制定一系列政策以及采取的措施。例如,在抢救和保护弋阳腔方面,弋阳县文化局编印了弋阳腔画册,编写了弋阳腔读本,并于2006年建立了弋阳腔博物馆;1953年,江西省文化局,为培养新中国第一代弋阳腔子弟,在省城创办了弋阳腔演员训练班,集中四县的11位弋阳腔老艺人来南昌教学,1959年毕业后的子弟分配于江西省赣剧院,一直在传唱、演出弋阳腔剧目,成为弋阳腔的嫡系传人。此类例子不一而足;而政府的资金支持则指政府有针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拨款和各种津贴,例如,江西率全国之先在全省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即省财政厅每年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以下三类农村文化活动:“每个乡镇每年购买4场县级以上(含县级)各级各类专业文艺演出团体的优秀节目。每场演出时间不少于2小时;二是电影放映部门为全省每个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1场电影,为每个农村中小学每年放映4场电影;三是乡镇政府因地制宜,组织由各行政村农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具有地方特色、内容健康的文体活动,每年4次。”2010年全省省市县三级艺术团体共送戏下乡1.4万场,受益群众1320万人次;共开展乡镇文体活动8470场,受益群众达724万人次。除此之外,还包括政府对国营剧团人员的各类福利措施,比如,国营剧团与政府及国营企业有着同样的人事体制,国营剧团对演艺人员的终身保障使离退休人员免去后顾之忧享有社会保障;政府的评奖支持则指文化主管部门为保护和激励地方戏的繁荣和发展出台的各类奖励政策,如中宣部举办的“五个一工程”评奖,中国剧协进行的一年一度的梅花奖演员评奖,文化部举办的文华奖评奖、文化部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以及各种戏剧节、艺术节等评奖,这些都有效的推动了非遗剧种的演出。

民营戏曲音像社,大约起步于21世纪之初,在江西还是一个新兴的戏曲产业。如今戏曲光碟行业扩至全省,很受欢迎。录制的剧种包括赣剧、南昌采茶、抚州采茶、高安采茶、赣南采茶和宁都采茶等等。其中赣剧、宁都采茶录制最多,各自约有100余部。以弋阳县新世纪音像工作室为例,从2005年开始,每年拍录赣剧大戏十余部,一部戏大约生产3000~10000碟,成本全部收回,盈利可观。这些戏曲光碟在全省各地都有发行,许多县市的大街小巷全天播放着江西地方戏曲的音像,长期以来,有力弥补了专业剧团难以在城市立足的不足,扩大了江西戏曲的传播和影响。

近几年来省内各高校非常重视本土文化,开始对江西戏曲遗产进行研究、教学,各类研究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如上饶师范学院的弋阳腔研究所、九江学院的青阳腔研究中心、东华理工大学的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的设立对保护和传承非遗剧种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九江学院还投资建设了青阳腔艺术陈列馆,并和湖口合作建立了青阳腔艺术传承基地;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近年来在傩戏与民间戏曲研究等更是成绩显著,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次获邀参加戏剧戏曲学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戏剧戏曲研究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影响。

三、问题与启示

事实上,非遗剧种的保护与传承不是哪个部门或哪个群体的职责,应形成政府、剧团、研究机构三位一体的传承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政府、剧团、研究机构在其中应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达到资源整合最优化组合。

首先,非遗剧种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的职能。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在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框架中被隐匿。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未来某些农村可能会面临着农村业余演剧的消亡,那时,这些地方将更会依托政府的保护政策,有目的有计划地拯救保护那些即将灭绝的非遗剧种。例如,文化主管部门为保护和激励地方戏的繁荣和发展出台的各类奖励政策,中宣部举办的“五个一工程”评奖,中国剧协进行的一年一度的梅花奖演员评奖,文化部举办的文华奖评奖、文化部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选,以及各种戏剧节、艺术节等评奖。但是,政府由于专业的局限,有时会难以分辨出非遗剧种的文化遗产价值,错误地将民间舞蹈以及民歌等形式,运用自身的行政力量,强制用于旅游业发展、商品行业以及服务开发行业中,过于强调其经济价值、商业价值,甚至抛弃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例如,婺源县的县领导就曾放弃发展徽剧,指令婺源徽剧团排演综合类文艺节目,招收十多名舞蹈演员,满足旅游需要。因此,非遗剧种的保护与传承单靠政府一方作为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非遗剧种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它的重要载体,即剧团。而一个剧团的正常演出与运作,关键在于艺人。目前,很多剧种无法正常演出,都是因为人才断层,老艺人退休或去世,年青一代没有培养起来造成的。因此,对戏曲艺人的保护与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在这方面也作出了不少努力,例如,1953年,江西省文化局,为培养新中国第一代弋阳腔子弟,在省城创办了弋阳腔演员训练班,集中四县的11位弋阳腔老艺人来南昌教学,这些新培养出的子弟毕业后分配于江西省赣剧院,一直在传唱、演出弋阳腔剧目,成为弋阳腔的嫡系传人。同时,不少高校也参与戏曲艺人的培养,如,井冈山大学附属艺术学校1975年开办了戏曲表演(吉安采茶戏)专业,并作为该校的基础专业,专门培养采茶戏表演人才。

再次,各类研究机构的成立对非遗剧种的拯救、保护与传承方面也作出了相应的贡献。相对于政府而言,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士更会秉着专业的态度,对国营剧团和民营剧团一视同仁,甚至会因为研究需要更多的关注那些文化资源散失较大的民营剧团。对类似宜黄戏、广吕孟戏和湖口青阳腔这样只有农民剧团的非遗剧种的拯救与保护,起着政府无法代替的作用。如,九江学院的青阳腔研究中心整理研究了青阳腔的曲谱、脸谱、戏服等大量资料,并对青阳腔的老艺人演出进行录音录像,留存音像资料,出了不少研究专著和研究论文,为地方剧种的传承和发展、国家非遗剧种的拯救与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对南丰傩舞、宜黄声腔和广昌孟戏都有专门研究,等等。

因此,非遗剧种的拯救、保护与传承应该由政府牵头,联合剧团、高校、研究机构、社会机构等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各方的职能优势实行资源整合,实现非遗剧种保护的职业化管理、专业化管理以及社会化管理,增强非遗剧种保护所具有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采茶戏国营评奖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河南禹州:20世纪80年代国营钧瓷厂作品欣赏
第二届“重宇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评奖揭晓
吉安采茶戏的产业化研究
南昌采茶戏与萍乡采茶戏之比较研究
我爱家乡的采茶戏
基于经营生产发展的国营森林苗圃育苗研究
国企家族化与单位组织的二元化变迁
文艺评奖不能沦为“评奖文艺”
文化部:大幅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 减少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