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戏曲讲述保护戏曲的故事
——评扬剧《花旦当家》的艺术特色
2018-11-15
《花旦当家》是一部由镇江市文广新局、镇江市文广集团联合出品的反映新农村建设的现代扬剧。全剧主题鲜明、情节跌宕起伏,旨在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全剧与当前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谋而合,具有深刻的政治立意和重要的文化内涵。自2013年12月首演以来,本剧在全国各地累计演出近百场,收获了观众广泛的好评,也在数项业内外的竞演评比中屡获殊荣,是近年来江苏省现代戏精品工程中的一个优秀代表。作为剧中人物巧珍的扮演者,在本文接下来的部分中,我将尝试对该剧创作和编排过程中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做出一定的理论分析。
一、新颖独特的主题设计
本剧的编剧、盐城籍著名作家袁连成素来以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著称。本剧同样直面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通过袁连成缜密的构思和巧妙的剧本编排,本剧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伦理缺失的现象阐述得入木三分,在避免落入盲目吹捧和歌功颂德俗套的同时,又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和励志意义。
首先,从剧情设置的本意来说,这是一部讲述新农村建设的现代戏。不过与其他新农村题材作品一味强调现代化和奔小康不一样的是,本剧是在讲述以GDP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和保留古戏台为代表的捍卫传统文化之间对立博弈的故事。对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我们确实需要从农业的转型发展、农村的风貌改变、农民的收入提升等方面去着手,但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也要因时因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经济发展和传统继承两方面求得平衡,让绿水青山和“一砖一瓦都有故事”的传统文化不再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垫脚石。本剧即从这样的思路出发去展开矛盾的冲突,最终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其次,从主要人物的身份来说,本剧是一部讲述村官的励志戏。但是与大多数此类作品时常描写村官如何带领老百姓发家致富所不同,这是一部讲述村官如何在历尽艰辛以后,最终实现挽救和保护濒危传统文化遗产夙愿的现代戏。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上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本剧的立意无疑就更加深远,因而本剧能迅速在众多村官戏中一举脱颖而出。
再次,从矛盾冲突的另一方面来说,本剧也有着寄托海外游子乡愁的寓意。打算收购古戏台的归国华侨,正是因为对故乡古村落的眷恋和不舍,才会想将古戏台移植到自己的文化产业园中。事实上,随着伟大祖国的不断强盛和富饶,海内外的中华儿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认祖归宗更加虔诚和敬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更加认同和珍惜。因此我认为将乡愁不失时机地引入,让全剧得到了又一次主题的升华、为全剧再添下妙笔生花的一笔。
二、韵味醇厚的唱腔设计
本剧的编曲是由国际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卢小杰老师亲自操刀完成。虽已阔别扬剧一线创作数年,但在整场演出中,我们不仅可以依稀感受到卢老师不减当年的精湛民乐功底,而且更能在某些唱腔上切实体会到卢老师在扬剧音乐体系改革上的精准思路,总的来说,全剧的音乐呈现着在传统和创新两方面兼收并蓄的总体特点。例如,在由金派创始人金运贵先生的嫡传弟子、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姚恭林(后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扬剧团团长、金派弟子中的杰出代表、当今扬剧老生的领军人物缪勇)饰演的专程回乡寻根的老华侨林之轩登场祭拜古戏台时,为体现出老者此刻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情,卢老师设计了由“金剪剪花”和“金派梳妆台”构成的两段原汁原味的金派唱腔。这两个曲牌的演绎,一方面情深意重地道出了老华侨抚今追昔的绵绵乡愁,另一方面也将镇江扬剧最具代表性的金派元素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让古老的金派艺术在现代戏中以一种得体、到位的方式得到了展示。在女主人公林小妹陷入由悲转喜的困境之时,为了体现出人物此刻的萦怀和苦恼,卢老师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现代化配器的“银钮丝”曲牌。朗朗上口的过门响起之后,舞台上随即便陷入了萧条和沉思之中,女主人公在这种氛围中、在“银钮丝”曲牌的辅衬中,如泣如诉地完成着内心苦闷和忧愁的宣泄。再比如全剧的最后,矛盾双方的对立达到了顶峰,卢老师当然也很自然地使用了扬剧届最负盛名的堆字大陆板曲牌。对于该曲牌,一般的演员在此时往往按照四字一句的样式,将字堆到六句即可完成行腔。但卢老师结合主演龚莉莉自身的嗓音优势,与编剧合作将这段大陆板足足堆到了十四句,完成了扬剧界在大陆板这个曲牌上前所未有的一次革新。此外,全剧中我们时不时地就能听见传统扬州清曲中的民歌小调。这些小调的使用,首先与现代轻喜扬剧的风格相一致,其次也将扬剧作为地方剧种在音乐上最传统、最具自身特色的精华得到了展示,全剧也因此更加接地气、更具活力。
当前,扬剧现代戏的音乐创作普遍倾向于板腔体、倾向于通俗化,不断弱化扬剧作为曲牌体的整体架构。在此背景下,卢老师对传统扬剧声腔的精准拿捏、在结合传统基础之上恰如其分地创新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我认为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去仔细体会和用心揣摩。
三、戏中设戏的剧本编排
本剧人物的活动地点是一个民风淳朴的老村落,剧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担任了村官的花旦演员,剧中的其他演员大都是戏曲爱好者,全剧的线索又是围绕着一座有着三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古戏台。基于这样的情境,编剧在围绕主题设计剧本的同时,更巧妙地使用了戏中设戏的手法将剧情的推进变得更加生动、将人物和人物之间矛盾的对峙用戏曲的语言来讲述。例如,开场伊始小花旦自唱自演的“丫环劝官”、小花旦和老华侨之间就古戏台的“三击掌”、白菜花和马站长之间破镜重圆的《白蛇传·上金山》等等。这些桥段上戏中戏的设计,使全剧既紧扣江边村“戏窝子”的主基调,也让保护古戏台这个全文的线索显得更加顺理成章,让观众在现代戏里看见了传统戏的影子,能够对全剧的主题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除此以外,这种戏中设戏的手法也能给演员带来人物刻画上更为宽广的空间。事实上,剧中的演员,特别是主要演员龚莉莉、缪勇等人都充分利用了这样时空转换的机会,将自己的唱腔、表演、身段等各方面的造诣行云流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我认为这样的安排和布置同样也是全剧的一大亮点。
四、璀璨绚丽的镇江元素
综观全剧,我们能自始至终地领略到镇江地区的风土人情,从香醋到肴肉、从金山寺到北固山、从大市口到西津渡、从锅盖面到京果粉,镇江传统文化里的精髓几乎都成为了该剧的台词,这些元素的注入让全剧留下了详实鲜明的镇江特色。通过推广和普及这些镇江元素,我们在戏曲舞台上宣传镇江、宣传镇江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让抚育一代代镇江儿女茁壮成长的动力之基、力量之源在全国各地观众面前得到集中的展示,我想这也应该是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赋予我们这些地方文艺工作者的一项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花旦当家》是沉寂许久的镇江扬剧人在新时代下借助新形势、紧密围绕新主题的一次艺术尝试,自问世以来一直广受好评。镇江的扬剧事业曾经在上世纪的中后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在扬剧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涌现出了金运贵、筱荣贵等一批载入扬剧史册的前辈名家。由于种种原因,镇江扬剧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陷入了长期的低迷期。这对于扬剧、对于镇江的文学艺术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让人痛心的结果。在当今的历史新起点上,《花旦当家》的推出无疑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衷心祝愿镇江的扬剧事业能借着新一轮文艺工作发展的春风,继续创排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坐的舞台艺术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