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提高高中美术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水平

2018-11-14王闽宁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关键词:教学水平平面设计美术

摘 要:平面设计是美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美术专业学生的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以往的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认知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内容陈旧等弊端,因此需要从美术修养、文化特色和全面发展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美术;平面设计;教学弊端;教学水平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沟通和变现的方式,是美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主要是设计者在平面内通过自身创意把色彩、线条、图形和文字等相结合,进而在平面内形成美的成像。美术,不仅是关于美的艺术,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并且,随着平面设计的逐渐普及和规范,美术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已经成为点亮人们的生活的重要手段。

一、 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弊端

虽然平面设计对高中美术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目前高中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提高目前的美术平面设计教学水平,才能改善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 教学认知不足

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学校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授知识,而学生到学校来的目的则主要是希望教师“灌输”知识,即模仿教师的知识。在当前的高中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师生间的教学认知不足,不仅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甚至坚持“应试”教育的思想,只是把平面设计课程作为一门课程来教,认为只要在该课程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即可。因此,以往的教学方案只能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并不能对其思维方式进行有效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被动的记忆和机械的反应过程,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习惯于“翻书本”“找先例”“问老师”“学别人”,学生经常处于一种疑惑或者自我怀疑的状态,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缺乏个性。

(二) 教学方式单一

在大多数学校,教师惯用的教学方式是用自身习惯和经验先对基础理论知识、已成型的作品进行简单讲解和分析,再将准备好的任务分配给学生。这样落后、单一且呆板的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让其失去对新事物的感知。甚至,目前不少的平面设计教学仍然采用的是“大班教学”,这样的大众化的教学方式,很难将学生间的差异和特性有效地体现出来,导致最终的练习或者作业主要呈现出模仿别人,甚至抄袭别人的现象,毫无自身特色和创意。

(三) 教学内容陈旧

在高中时期,美术课程不像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一样备受关注。因此,由于课时少、任务重,美术平面设计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由于我国的平面设计专业起步相较于西方较晚,我国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都处于借鉴、学习和模仿西方的阶段,这种一成不变的、陈旧的、与我国社会脱节的教学内容,造成大多数学生虽然修完了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却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和理解所涉及课程的专业知识结构,也不能很好地将相关设计与我国文化特色进行有效融合,更不能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或者国家特色的作品,导致我国的美术平面设计水平提升较慢。

二、 提高美术平面设计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 改變教学认知,提高美术修养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与客观世界对话的过程,美术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更是如此。从目前的大多数的高中美术平面设计教学课程情况来看,师生间主要存在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应试教育”的思想。然而,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都有其自身独有的信息解读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将教学目标从简单的知识传授向研究探索和知识建构等方面调整。并且,在这个现代科技产物与传统美术艺术相结合的时代,学生要想成为真正合格乃至优秀的平面设计人才,就需要不断调整自我认知,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 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自身特色

随着世界发展趋势的全球化和外国先进手段与方法不断被引进,我国当前的平面设计普遍存在着盲目模仿西方、缺乏创新、缺乏特色等弊端。这是由于许多作者一味地认为西方的比我国的要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进行深入了解。然而,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每一时期都有着自身所独有的性格特点,都包含着不同的审美情趣、理想和追求,这不仅能带来视觉的传达,更能传递精神内涵。如果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背离传统文化,那么它将变成无源之水,终将慢慢枯竭。因此,要想让美术作品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强大生命力,就需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进行深度挖掘,将美术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品位的作品,才能实现深远发展的目的。

(三) 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全面发展

美术平面设计思维方式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也不是仅凭教师的讲授就能取得显著效果的。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将课本知识进行简单讲授,并按照课程目标给学生分配任务。这样脱离实践的忽略时代发展主流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及时掌握当前的设计动态信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也不能对事物进行很好的感知。

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也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是一个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教学再到具体实践的过程。因此,在美术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不断调整,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根据时代的特征为学生创造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实践氛围,让学生能在一定的环境中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不断的实践和经验总结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从而在开阔的视野中找到独特的切入点,使设计线索更加多元、思维状态更加发散和积极,让学生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实践基础的全面发展的平面设计人才。

三、 结束语

平面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的基础上,更是要从教学认知、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学生提高美术修养,形成自身特色和实现全面发展。只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教学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瀚思.平面设计在电视包装中的运用——海峡卫视与湖南卫视的频道包装探析[J].东南传播,2008(10):26-27.

[2]邱慧灵.高职美术专业平面设计教学实践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0):38,47.

[3]郜歌.心灵的舞台——谈在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129.

[4]王莹莹.现代美术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突破口”[J].大舞台,2013(9):109-110.

作者简介:

王闽宁,辽宁省大连市,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水平平面设计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