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农村乡土材料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的运用
2018-11-14林小平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的教学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我园地处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各种自然资源,大自然以其生机勃勃存在于幼儿园的周围,为幼儿提供丰富、开放、自然、有趣的资源。我将通过何为乡土材料、乡土材料的收集、乡土材料的多元使用以及乡土材料的精彩展示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农村乡土材料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国的运用。
关键词:乡土材料;美工区;收集;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幼儿园美工区中巧妙地收集和利用乡土资源,在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新热情的同时,还能降低学习成本,更能使得美工区活动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程度大大提高,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一、 乡土材料的收集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以说,怎样收集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创设美工区中丰富的物质操作材料,促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美术潜在细胞得以激起很重要。在農村,乡土材料资源丰富,也最贴近幼儿生活,因而深得幼儿的喜爱。同时在农村,可应用于儿童教育的乡土材料比较多,所以要开展好乡土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一) 乡土材料的种类
乡土材料种类较为丰富,花草树木类有各种花、草、树叶、树枝、竹子、稻草、木头等;瓜果作物类有种子、葫芦、稻草、芦苇、狗尾巴草、苍耳等;动物类有蛋壳、羽毛等;沙石类有沙子、泥巴、鹅卵石、瓦片、砖块等;废旧物品类有瓶子、纸盘、草帽、蛇皮袋、轮胎等;劳动工具类有竹篮子、渔网、铁锹等。
(二) 乡土材料的收集途径
1. 途径一:幼儿收集
幼儿收集的活动材料主要是通过采集、参观等活动收集的,如:在春天来临时家长或者老师带领幼儿到竹林采集竹壳、竹叶、竹笋;夏天带幼儿到草地上捉蚂蚱,到树上挖知了、捡石头;秋天时在幼儿园或者户外散步、秋游中引导幼儿将落叶、树枝、野花、稻草、松果等收集起来,在冬天引导幼儿收集各类果实、种子、壳类等丰富活动的材料。于幼儿来说,让其参与收集活动能够提高其参与性、积极性,也有利于其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培养。
2. 途径二:家长收集
除了幼儿参与乡土材料的收集,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父母参与到乡土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去。在收集乡土材料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而且实现了家园互动,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往,家长由“幼儿园老师怎么老让我们孩子带东西?”的困惑。到自从在美工区活动中投放乡土材料后,引来了家长的关注“原来这些石头、泥土、树枝、树叶等像垃圾一样的东西孩子们能够玩得这么开心。”
3. 途径三:教师的收集与整理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教师从事乡土材料的收集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提高了收集效率。教师在收集材料之前,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必要的交流和研讨,有利于拓宽教师收集材料的思路和眼界,对乡土材料的收集范围和收集途径进行明确,为后期对乡土材料的整理利用做准备。在收集乡土材料之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更能够合理、充分、有效地利用乡土材料。
二、 乡土材料的多元使用
在幼儿园美工区中,运用收集到的乡土材料能激发幼儿创作兴趣和创新意识,帮助幼儿养成敢于探究的学习品质,同时,能极大提升幼儿的美术创新能力。因为在幼儿园内的美工区中,幼儿能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能力创造性地进行活动。而在乡土材料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突出地域性、因地制宜、季节性和一物多玩等事项同时还需要注重其多元化使用。
(一) 同种乡土材料在美工区中的一物多玩
同一种乡土材料很多时候都有着不同的操作、使用方法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如石头是儿童的天然玩具,可利用石头进行彩绘、彩绘后根据石头的曲线、形状、颜色进行拼贴组合;稻草秆可以当成吹画的工具,用稻草秆能吹出美丽的图画,稻草秆还能用来进行组合成拼贴画呢!蛋壳外形圆滑,容易引起幼儿的想象,制作出玩偶造型、不倒翁、彩绘、粘贴等。因此,同种乡土材料在美工区活动中进行多用途的使用,是实现教育资源低成本、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 同种乡土材料在不同年龄段的投放及使用情况
由于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的差异导致他们动手能力、想象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选择操作材料及具体如何操作的时候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情况进行。就比如:种子,小班幼儿可以使用浆糊、胶水把种子直接粘贴在老师已经画好的事物轮廓的大致位置;而到了中班,幼儿用种子在纸上进行自由粘贴,粘贴出一些简单的物象形态;大班幼儿年龄较大,动手能力也较小、中班的幼儿能力强,所以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构图要求有一定的情节并进行拼贴并等。
(三) 乡土材料在美工区的运用突出季节性
在美工区可以根据四季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乡土材料。例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可以利用刚刚发芽的柳枝编织成美丽草帽,将万紫千红的花朵做成一幅美丽的装饰画等。孩子通过亲自制作编织,培养其动手能力与美术创作能力。秋天是各种农作物成熟收获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孩子走进田间地头,去认识各种农作物,了解其生长收割艰辛历程,让孩子采摘果实,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的优良品质。
(四) 乡土材料的运用突显目的性
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的是与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密相关的将教育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之中是区角活动的一大特点。比如在小、中、大班的美工区我们结合课题目标投放了许多乡土特色材料如种子、石头、竹片、松果、瓦片等开展了种子粘贴、石头画、竹印画、松果、瓦片装饰等活动。通过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使用体现乡土材料带给自己的乐趣并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乡土材料都是来源于生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各具美感。它们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才能为幼儿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让每一个来园的孩子充分感受美术创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使他们在美工区领域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鹤琴.陈鹤琴全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林小平,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