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2018-11-14段玉萍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关键词:点燃火花小班化

摘 要: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对课改实验的深入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下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学生人数的日益减少,个别班级人数只有三五人了,使得学校只能实行小班化教学,但是小班化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少,课堂气氛根本无法“点燃”,广大教师也无法调动起自己的上课激情……这样一来使得个别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让学生“把小手背起来,把小嘴闭起来”这种以老师的教为主的僵化的、刻板的教学模式,显然有悖于当前新形势下所倡导的让学生在做中学、动中学、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小班化;课堂;点燃;火花

在农村学校的小班化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呢?怎样才能将课堂气氛“点燃”起来呢?小班化课堂教学应该如何组织呢?下面谈几点本人的认识:

一、 让学生的心“动”起来是让课堂“动”起来的前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时刻怀着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应该如此,因为在班级里,学生人数少,再加上他们好动的性格,注意力不够集中,更不能持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因材、因地、因人制宜,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能得到有效激发。比如教师可利用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恰当运用“简笔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利用精彩的导语或者猜谜语等方法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如在教学《看电视》一课时,我用轻松愉快的语气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他们一听要猜谜语,马上情绪高涨。接着我出示了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当学生猜出是电视时,我紧接着问:“你们喜欢看电视吗?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呢?”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纷纷举手发言。接着我又出示了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这是谁的家?他家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看什么电视节目吗?说说你观察的依据。在引导学生观察完图画后,我接着说:“这家人看电视真有些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课文吧!”由于导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结果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很高,教学效果更是出乎我的意料。另外,在平时教师还可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展示画面、以动画模拟情景等形式来激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以一颗跳动的心来学习语文,感受生活。

二、 讓教材“动”起来是让课堂“动”起来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在新课改理念下,课本仅仅是为师生对话提供的一个范例,一个开头的平台。可是,在有些课堂中,教师却死扣住教材不放,严格按教材上的内容不折不扣展开教学,对学生的提问以及新见解一概不予理睬。更有甚者,纯粹把语言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割裂开来,只重知识的传授而不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种做法显然有违课改精神,也与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在当前小班化教学的形势下,教师一定要活用教材,大胆挖掘课程资源,让教材成为一个可变的万花筒,让教材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在一年级语文《小小的船》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不能仅仅把学生的思维定格在“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一点上,而应大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促进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可谓一举数得。还有如我们教学某个生字,也不能仅仅从点横竖撇捺入手去教如何写,更要结合实际让学生明白这个字的用法,把这个字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才算是开放的语文课堂,成功的语文教学。

三、 让学生自身“动”起来是让课堂“动”起来的关键

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若再以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授课,那这个教师自己应该先去学习。特别是对于当前小班化教学方式来说,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一定要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玩和做中获取知识。例如拼音教学,若教师讲纯理论,学生学的无味,自然学无所果。但如果尝试运用做游戏的方法来辅助教学,那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拼读是拼音教学中的难中之难,如果教师课前把音节制成各种各样的头饰和手套,让孩子们戴着头饰和手套在“找朋友”中掌握拼读方法,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很高,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又如对一些课文的理解,如果老师一味死讲,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而无所获。但知果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小道具、小实验来辅助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倍增。如教学《坐井现天》一课,就可让学生设计一个道具来体验井底之蛙望天的感觉;教学《乌鸦喝水》一课,可让学生在矿泉水瓶里装少许水,往里面加小石子,观察水渐渐升高的现象,并尝试说说水升高的原因;教学《曹冲称象》一课,可让学生用小木板代替船,小石子代替大象来领会曹冲称象的办法。另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编演小型课本剧,根据课文内客进行模拟演练等形式让学生“动”起来,从而使整个课堂“动”起来。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被装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新课改实验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小班化教学中要努力去点燃学生头脑这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恰当运用“点火之法”,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农村学校的小班化教学一定会搞得有声有色,每一堂课都会是师生共同度过的一段快乐时光。

作者简介:

段玉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薛百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点燃火花小班化
持久的火花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安静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等待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
“互掐”中碰撞出火花
基辅骚乱再次“点燃”乌克兰
再见了,我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