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

2018-11-14洪欢

考试周刊 2018年99期
关键词:路向启示阅读教学

摘 要:阅读能够培养一个人的文学素养,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至关重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将阅读教学充分的重视起来,并且也在不断地探索阅读教学导向。高质量的阅读教学也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从阅读教学的导向出发,通过教学目标的确立,去探索阅读教学中的启示。通过对小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结合教师自身创新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阅读教学;路向;启示;小学语文

一、 前言

阅读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情感,小学生进行阅读不仅能够扩充知识还可以对自身的精神情感进行升华,可以说阅读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学素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阅读教学。在进行阅读中,学生能积累到新的词汇和语句,可以在阅读资料中对世界达到充分的认知,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对小学生的综合能力都会产生促进的效果。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以后,就需要教师重视阅读教学的路向,只有在教学中正确对学生加以引导才能够使阅读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起到推动的作用。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向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在确定导向的基础上去探索阅读教学中的启示。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向简述

新课改已经深入到小学的课堂教学当中,来自各所学校的教师都对阅读教学的内容与展开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也衍生了很多阅读教学的模式,使小学语文的课堂变得丰富多样起来。在对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探究时,首先需要明确阅读教学的路向。通过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地归纳总结,小学语文教师确定了从引导学生对阅读资料的感悟、创新教学策略以及汇报表演这三种路向来展开具体的阅读教学,并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不断地根据教学实践效果来改变方法和内容,灵活并恰当的展开阅读教学。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向

(一) 内容感悟路向

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首先都会选择一篇阅读材料让学生默读,在学生通读一遍以后教师会对学生讲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而学生会通过教师的讲解对文章达到理解。但如果想要学生更深刻地去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能够使总结文章的内涵,长期坚持会培养学生自主去进行阅读并能够充分理解的能力。这样的方式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阅读材料进行全篇通读,让学生先对文章内容做出一个评价,独立的去谈对文章的理解,并且对看不懂的地方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解答,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力也加强。

(二) 方法策略路向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通过采取策略引导的方式可以促进阅读教学的质量。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这要求教师需要在授课以前有充分的备课,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度的挖掘,并且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内容来实施教学。通过使用趣味性的阅读材料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他们能够产生阅读的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的效果。这种策略也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主动的学习对于理解阅读材料更加有利,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再进行教学引导,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分析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来采取一些其他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比如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以及游戏化教学这些策略,能够使学生自己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 汇报表演路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汇报表演的运用,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更充分,主要体现在诗歌、历史神话故事以及散文这些阅读材料的类型当中。在进行这些类型阅读材料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散文进行朗读,并且融入学生自身的思想感情,通过带有感情色彩的朗读也能让学生更能够理解诗歌或散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涉及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的阅读材料由于其具有鲜明的人物特色,可以使学生参与进故事中进行表演,在表演当中潜移默化的就能达到对阅读材料的充分理解,并且通过演绎能够加深学生感同身受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

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 兴趣语感的培养

兴趣作为学习最好的老师,通过培养学生兴趣可以使他们自发的去进行学习,那么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首要的任务。那么激发兴趣要怎么在教学当中具体施行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充分的了解。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贪玩、对一切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并且有着充沛的活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那么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下工夫,挑选能够吸引小学生的趣味性材料來施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阅读的教学产生兴趣。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阅读内容培养出语感也非常重要,只有顺畅地进行阅读才能够使学生觉得阅读更轻松,也能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培养的效果。

(二) 教学模式创新

小学生当前的心智发展不够完善,其感性认知占据着大脑的主导地位,那么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从传统教学方法上做出改变,创新策略来进行阅读小学。可以在课堂实践中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开展一些朗读比赛、阅读表演等形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被调动起来,提升学生阅读教学的参与性,这样能够使阅读课堂的氛围轻松,多数学生的参与也会吸引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参与进来,这是利用小学生感性认知的特点,创新趣味性阅读教学模式以后,使学生都受到课堂愉快氛围的熏陶,进而促进阅读教学更有效的展开。

(三) 信息化技术引用

由于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发达,当代小学生与传统的小学生处于不一样的时期,他们是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以及各种通信工具的发展而成长的,这就使当代的小学生在思想认知层面与传统小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教师也要对小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加以把握,可以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当前的小学教室中已经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建设,在具备教学设施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的将多媒体设施运用起来,通过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去观看相关的影片,直接观看视频会对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产生更直接的冲击,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感悟。

(四) 因材施教

我国很早就已经在教学中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但是这种理念在现代课堂中运用的并不好。阅读教学中更需要重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在此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才能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要求教师首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小学生的思想和性格特征也大不相同,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材非常重要,可以根据个性化差异去培养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学生的阅读基础能力水平、对新知识的吸纳能力也高低不一,这些方面的差异性都是需要得到小学语文教师重点关注。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自身的特征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会使学生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挥自身的优势在阅读的学习当中,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五、 结语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要的一部分,阅读教学的开展效果对小学生的学习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对阅读教学的路向进行总结和归纳,教师也明确了其需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学生的阅读引导方向。受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学习以及因人而异实施教学这些方面的启发以后,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具体去摸索实际的教学手段和内容,不断地积累经验为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施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探讨[J].学苑教育,2017(01):32.

[2]万红英.积累经验,探索方法,提升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新课程(中),2016(12):123.

[3]梁化运.试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向及启示[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7):30.

[4]王三彦.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新课程(上),2016(04):126.

[5]王红艳.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及启示[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1):19.

作者简介:

洪欢,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侨园小学。

猜你喜欢

路向启示阅读教学
“三个务必”的逻辑结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向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甘肃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历史回望与未来路向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