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下小学生自主式探究学习策略初探

2018-11-14张福强

考试周刊 2018年98期
关键词:自主建构评价

摘 要: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通过课例研究对自主式探究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学生为中心,对探究的问题有效设计,认识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对学生的自主建构的权力要予以有效尊重;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自主式探究学习;探究问题;自主建构;评价

自主式探究学習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对自主式探究学习理念认识不够,缺乏研究,因此新鲜的理念与实际的教学中的有效操作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对目前自主式探究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教师的角度找出在实践方面的误区,做出相关的分析并提出对策,为自主式探究学习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 关于自主式探究学习现实思考

(一) 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在自主式探究学习中,教师要成为探究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更应是合作者、参与者以及亲密的伙伴。探究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也要适时积极地调控课堂,充分发挥“向导”作用。教师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的欲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产生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 自主式探究学习的核心要素:问题。要使探究学习能够顺利而有效地展开,关键还在于教师如何有效进行提问。北京师范大学的裴娣娜教授认为,我们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问题情景的创设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问题的难易度、问题的启发性、问题设计的精炼。

(三) 实施有效“合作探究”的策略。课堂内完成自主式探究学习,一般都离不开小组合作,实施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应注意几点:合理组建合作探究小组;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给学生合作探究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

(四) 自主式探究学习的评价机制。评价的内容要多方面:要评价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态度和能力及探究成果的质量,尊重学生的探究成果;评价要贯穿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教学过程中,评价主体和方法尽量做到多元化、多样化,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评价者除了教师以外,还可以是学生主体或是学习小组。

(五) 自主式探究学习的几个认识误区。探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对组间交流重视不足;自主式探究学习只能学到很少的知识;探究只能连续不能间断;自主式探究学习可以完全取代接受式学习;探究只注重过程忽视结果;极端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等。

二、 自主式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虽然自主式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自主探究学习的认知还不够,缺乏深入研究,新的理念和实际教学的有效操作之间存在着差距,在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探究的问题不合理,学生无探究欲望

自主式探究学习的核心是问题,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教学的本质特征在于激发和形成尚不存在的心理机能,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思维,而不应是通过训练和强化形成内在心理机能。因此在实际实践过程中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应能大力激发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探究欲望并产生创造的动机。

【对策】以学生为中心,合理设计问题。

设计探究性的问题重点关注“儿童的问题”,面向生活和社会。儿童的问题首先是儿童自身关注并感兴趣的问题,其次是与儿童自身生活联系紧密的实际问题。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有些是自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另外,在考虑到“儿童的问题”的同时,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

当问题的探究对学生具有相对的难度,面临挑战,不能轻而易举就能应对,与此同时,又为学生的知觉所能及,具有逾越的成功可能时,这样的挑战就更有诱惑力。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被推动,从而激活经验,调动潜能,解决问题,不仅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因为问题被解决而产生动机从而具有增值效应,又能进一步变成推动学习的新的更有力的内在驱动力,于是探究性的活动就可成为教学生命力持续生长的重要动力源。

问题二:只讲形式的探究过程,教师在预设的框架内进行探究

自主式探究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即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自主决定的“权力”。一些课堂中所谓的自主式探究学习,仅仅是为了探究而探究,为了改革而改革,使探究走向形式化,脱离了自主式探究学习的根本。于是,原本强调学生自主式探究学习的自主构建过程,完全变成了由教师自我把持并严格控制的探究性活动。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与他主的探究活动是相对立的,是对当下实践中的教师对自主探究学习理念的一种曲解与驯服。这样的探究活动是丢失了自主探究学习所强调的自主性的最基本的内核,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异化,地地道道地成了驯服的自主探究学习。

【对策】自主式探究学习本质上的认识,尊重自主建构的权力。

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的主动性,把知识建构的权利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的思想更加敞开,参与学习更加主动,只有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机械、沉闷的现状,从而让课堂更加充满生机。

问题三:对学生探究结论的评价不当

教师在转变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的方式,合理进行评价。

【对策】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

若无适当的评价反馈机制,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毫不完美。教学评价理应贯穿学生探究学习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既要会评价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态度,又要学会评价学生探究过程的能力,更要评价学生探究成果的质量。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首先应当尊重学生探究的结果,尽可能给予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更成功的情感体验。小学生一旦获得成功,他们能够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从而产生更强大的内部驱动力,帮助他们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俊九.小学数学课堂诊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福强,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自主建构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探究”再探究,“思考”再思考
以学定教,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
抓“关系”之课眼寻思维之点睛笔
学会使用数学课本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