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教学策略

2018-11-14魁学海

考试周刊 2018年97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然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对学生的不同智能进行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则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就是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智能;课堂教学

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教学理论是对传统智力教学理论的补充和更新,它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了影响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因素不仅包含了语言和逻辑这两方面,还包含了自身独特的非智力的潜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就能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有效的培养,也能让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总之,在多元智能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擅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更多的优势和特点,因为这对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通过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教学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

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实现了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因材施教是现如今最为重要的教学观念,而在这之中融入多元化智能理论就能让新时期的教学理念更加突出,让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教学活动去对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才能进行一个深度的挖掘,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课程活动计划时,需要把多元化智能理论作为重要的研究基础,要把全体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然后再对语文教学环节进行多元化的设计。

比如当教师讲到《中国的石孔桥》这篇文章时,就可以播放几张石孔桥的图片或者是准备一个石孔桥的模型,然后让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或者是捏橡皮泥的模式去制作一个石孔桥的造型,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石孔桥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中去观察每个学生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潜在能力,也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去让他们通过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另外,在讲到《七子之歌》这篇课文时教师也可以插入一些现场创作的环节,让学生通过朗诵、歌舞、写作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优势、才能,在讲到《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题调查任务,让他们利用课余生活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收集故宫博物院的知识和资料,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下一节课堂上去发表自己对故宫博物院的理解,让他们把自己所收集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识,也能让他们的个性化优势得到有效的激发和培养。

二、 通过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思想和心理上都处于一个十分活跃的状态,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比较呆板和单一,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始终集中注意力,而这个教学模式也无法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一个挖掘和培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多元智能理论就能提高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共同的发展。

比如教师在讲到《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除了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增强课文内容的趣味性以外,教师也要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这篇课文来展现自己更多的智能。比如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上台展现自己的表演能力,这样既能让他们的优势得到全面发挥,也能让他们在大家的赞美声中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当然,如果有些学生比较擅长创作,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不脱离文章内容的同时让他们再增加一些表演环节,让学生通过扮演课文的人物角色来对人物的说话方式、思维方式进行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三、 通过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进行引导

为了让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培养,也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展開培训,这样才算是真正体现了语文的教学目的。比如在讲到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这篇文章时,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是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先抛出一个问题让人们思考,人生什么事是最苦的?紧接着作者强调人生背着责任是最苦的事情,最后作者又总结了背负责任的人所享受的苦才是最乐的。这两个观点表面看起来比较矛盾,但是通过作者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就让文章的观点显得更加鲜明。对于学生来说,每个人对这篇文章的侧重点可能都会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可能认为苦就是苦,乐就是乐,两者之间不必产生任何联系。而有部分学生也会同意作者这个观点,毕竟每个人都要背负着一定责任,如果无法在责任中享受快乐,那这一生岂不是充满了酸楚和悲哀。所以在讲到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心里的真实感受,如果学生的看法脱离了文章的实际,教师就可以问问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然后再逐步对学生的情感认知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 通过多元智能综合性课堂教学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语文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智力能力和逻辑能力进行一个总体的考核和评价,然而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对学生不同的个性智能进行一个有效的考核,用这种传统的考核标准去对待全体学生,显然是有些不太科学、不太合理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对学生的不同智能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价。要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为出发点,然后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行一个客观的分析,不要只通过试卷上的分数去判断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下,学生才能从中找准学习定位、提高语文的学习动力。

五、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多元智能化课堂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实现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而语文教师也能对初中语文课程进行一个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也能对他们的优势、特长进行一个深入的挖掘和培养,让学生的全方面能力都可以得到多元化的发展,这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申宣成.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走向课程的视阈——2009年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之十[J].中学语文,2010(28).

[2]赵存玲.论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J].读写写(教育教学刊),2013(6):89-90.

作者简介:魁学海,甘肃省酒泉市,甘肃省瓜州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