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人流手术中应用地佐辛与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2018-11-14顾祥阳赖晓燕
顾祥阳 赖晓燕
(广东省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 惠州516081)
妇科人工流产为短时间的小手术,因此,要求麻醉更加迅速、过程平稳、麻醉后苏醒早、恢复快,使患者能够更快地安全离院[1]。丙泊酚常用于该类门诊手术,但单独应用时存在镇静过深、苏醒延迟等风险,且呛咳和体动发生率高,影响手术进行。目前,已有不少辅助阿片类药物用于降低丙泊酚麻醉相关风险及并发症的研究[2],但阿片类药物种类较多,寻求丙泊酚联合阿片类药物的理想麻醉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了妇科人流手术中应用地佐辛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行妇科人流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每组60例。地佐辛组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8.33±4.67)岁;体重 44~70 kg,平均体重(52.18±8.79)kg;手术类型:无痛人工流产术53例,清宫术7例。芬太尼组年龄 19~40岁,平均年龄(27.74±4.17)岁;体重 42~70 kg,平均体重(52.61±8.74)kg;手术类型:无痛人工流产术55例,清宫术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标准 无麻醉药物过敏史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有其他系统性疾病、器官功能障碍者;对本组药物有禁忌者。
1.4 麻醉方法
1.4.1 芬太尼组 静脉注射芬太尼(国药准字H20123297)50 μg,再静脉注射丙泊酚(国药准字H20051842)1.5~2.0 mg/kg。 待患者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行人流手术,术中患者有体动反应时,间断追加丙泊酚10~20 mg,维持麻醉直至手术完成。
1.4.2 地佐辛组 静脉注射地佐辛(国药准字H20080329)5 mg,5 min 后静脉注射丙泊酚 1.5~2.0 mg/kg。待患者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行人流手术,术中患者有体动反应时,间断追加丙泊酚10~20 mg,维持麻醉直至手术完成。
1.5 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的疼痛程度、术中体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前、麻醉后、手术结束时生命体征水平。麻醉前、麻醉后和手术结束时,使用T8型心电监护仪(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测定所有患者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麻醉效果分为优:术中,患者无下腹部疼痛及其他不适感,无肢体活动,安静并配合手术;良:术中,患者有轻度下腹部疼痛及其他不适感,有肢体活动但可控制,仍能配合手术;差:术中,患者下腹部疼痛严重,肢体活动明显,难以继续配合手术,影响手术进行[3]。清醒时间为停药至呼之睁眼的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为停药至Aldrete麻醉恢复评分≥9分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总分0~10分,得分越高,疼痛感越不能被耐受。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和丙泊酚用量比较地佐辛组麻醉效果优48例、良12例;芬太尼组优42例、良18例:两组的麻醉效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87,P=0.208>0.05。 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的丙泊酚用量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和丙泊酚用量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和丙泊酚用量比较(±s)
?
2.2 两组术后苏醒和意识恢复时间比较 两组的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苏醒和意识恢复时间比较(min,±s)
表2 两组术后苏醒和意识恢复时间比较(min,±s)
?
2.3 两组生命体征水平变化比较 两组麻醉前、麻醉后及手术结束时的HR、SpO2、SBP和DBP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命体征水平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生命体征水平变化比较(±s)
?
2.4 两组术后清醒时疼痛程度 地佐辛组术后清醒时的VAS得分为(2.08±0.71)分,芬太尼组术后清醒时的VAS得分为(2.18±0.75)分,两组术后清醒时的VAS得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0,P=0.455>0.05。
2.5 两组术中体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术中体动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术后缩宫痛1例、MAP下降1例,芬太尼组发生恶心呕吐5例、术后缩宫痛3例、MAP下降2例、呼吸抑制2例:地佐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术中体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门诊手术时间较短,对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患者安全,又要满足手术的要求,并最大限度地镇痛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丙泊酚见效快、时-量相关半衰期短,停止用药后患者可快速恢复,作为门诊手术麻醉用药效果较好,但因其几乎没有镇痛效果,故需联合阿片类药物使用[4]。芬太尼是一种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相关研究显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好[5]。地佐辛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目前,相关学者对地佐辛和芬太尼分别与丙泊酚联合应用的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地佐辛和芬太尼均是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均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等优势。地佐辛平均分布半衰期在2 min以内,是应用于门诊手术的良好麻醉镇痛药物。本研究中,两组的麻醉效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术中生命体征变化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地佐辛和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类似。同时,两组术后清醒时的疼痛程度差异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地佐辛和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均是镇痛效果良好的麻醉方案。镇痛不良时出现体动则会提高不必要的子宫损伤风险,而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体动发生率相似。但需注意的是,在相近的手术时间下,芬太尼组的丙泊酚用量高于地佐辛组,且芬太尼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地佐辛组。术前麻醉时,两组丙泊酚用量相近,因此,两组丙泊酚总用量差异可能是由于术中追加的差异导致的。当丙泊酚镇痛效果不满意时,常需加大丙泊酚用量,而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性[3],丙泊酚用量大可能存在镇静过深和呼吸抑制的风险,不利于患者安全。芬太尼也存在呼吸抑制作用,联合丙泊酚可导致毒性叠加,使麻醉风险增加[6]。地佐辛能够激动κ阿片受体,发挥较强的镇痛作用,同时拮抗μ阿片受体,不产生依赖性和呼吸抑制作用,而且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故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案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妇科门诊人流手术中应用地佐辛与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均能产生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但地佐辛方案能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麻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