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2018-11-14张岚彭彩霞
张岚 彭彩霞
(1甘肃省会宁县人民医院 会宁730700;2甘肃省人民医院 兰州730000)
慢性盆腔炎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经久不愈等特点,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慢性盆腔炎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腰部疼痛、白带量多、性交疼痛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西医临床多以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为主,但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影响疗效[1]。研究证实[2],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发挥抑菌消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等作用,对疾病转归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本研究探讨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8.94±6.21)岁;病程 1~7 年,平均病程(4.89±2.62)年;病情程度:轻度40例,中度35例,重度25例。研究组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9.07±6.22)岁;病程 1~8年,平均病程(4.93±2.65)年;病情程度:轻度42例,中度36例,重度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B超可见盆腔炎性包块或积液;(2)符合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症见面色淡白或晦滞,少气懒言,身卷乏力,气血虚弱,舌淡暗或有紫斑,苔白腻,脉沉涩;(3)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2)合并严重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国药准字H20054198) 口服,0.2 g/次,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黄柏 20 g、红花 10 g、黄芪 20 g、当归 15 g、蒲公英 10 g,加入 600 ml水,煎至 150 ml,1 剂 /d,于睡前保留灌肠,经期停药,月经干净后3 d开始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及标准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3]。痊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示盆腔包块和积液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B超示盆腔包块和积液区较治疗前减少>6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B超示盆腔包块和积液区较治疗前减少40%~6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B超示盆腔包块和积液区较治疗前减少<40%。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血浆黏度(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3)比较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 -2(IL-2)、白介素 -10(IL-10)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BV、HBV、P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 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s)
表 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s)
?
2.3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10、IL-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s)
?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多由经期卫生不良、多个性伴侣、产后感染、宫内节育器、性传播疾病等引起。慢性盆腔炎易诱发盆腔瘀血,以致卵巢功能损坏、输卵管粘连、阻塞,若未予以及时、有效治疗,随病情进展可导致不孕不育,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目前,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主要以左氧氟沙星片治疗为主,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阻止细菌DNA合成,从而达到杀灭病原菌作用,但长期单一使用该药效果不佳,易产生耐药性,引起患者体内菌群失调,常需联合其他药物以提高整体疗效。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被临床广泛应用。研究发现[4],中药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中医认为[5],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属“热疝、痃瘕、带下”范畴,多因气行不畅、瘀血阻滞、湿热寒湿所致,治宜活血化瘀、凉血解毒、清热利湿。中药灌肠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黏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式。现代药理学证实[6],中药灌肠具有改善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量、扩张动脉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本研究所采用的中药灌方剂由多种中草药材组成,其中黄柏、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润燥利湿,黄芪、红花、当归可活血化瘀、消散瘀滞、活血行气。诸药共奏活血化瘀、凉血解毒、清热利湿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 LBV、HBV、P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临床疗效。TNF-α、IL-10、IL-2是体内重要的炎症介导活性因子。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病情反复,机体免疫力下降,以致病原体入侵,炎症滞留于盆腔,最终可导致慢性盆腔炎发生。而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影响该病治疗与预后,触发炎症因子网络级联反应,加剧盆腔的病理损伤。因此抗炎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关键所在。研究结果还显示,TNF-α、IL-2、IL-10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状态。综上所述,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