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
2018-11-14苗天文李彩云
苗天文 李彩云
(河南省舞阳县人民医院胸外科 舞阳462400)
自发性气胸为胸外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因肺部疾病致使肺组织、脏层胸膜或靠近肺表面细微气肿疱、肺大疱自行破裂,支气管及肺内空气逸入胸膜腔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等,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大量临床实践证实,电视胸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利用现代高科技器械装备与电视摄像技术的先进诊疗技术,对治疗自发性气胸有良好效果,随着微创理念的普及,电视胸腔镜手术双孔法已无法满足患者微创需求,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单孔法(观察孔与操作孔合二为一)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既能满足患者的微创需求,又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痛苦,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4]。为进一步探究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本研究选取76例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单侧自发性气胸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男 35例,女 3例;年龄 14~45岁,平均(22.89±4.13)岁;气胸部位:左侧16例,右侧22例;发作次数:首次发作30例,≥2次8例;肺压缩程度:<30%为4例,30%~60% 为24例,>60%为10例。对照组男34例,女4例;年龄15~48岁,平均(22.74±4.25)岁;气胸部位:左侧17例,右侧21例;发作次数:首次发作29例,≥2次为9例;肺压缩程度:<30%为5例,30%~60%为23例,>60%为10例。两组年龄、性别、侧别、发作次数及肺压缩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经肺部CT及X线确诊为单侧自发性气胸;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承诺书。(2)排除标准:手术禁忌证者;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继发性气胸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实验组 行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常规气管插管全麻,取健侧卧位,作一切口于第4肋间腋前线与腋中线中点,长2.5 cm左右,将胸壁逐层切开直至进入胸腔,若存在胸腔粘连,以钛夹、电刀等处理,并对切口进行仔细止血处理;切口保护套置入彻底止血后的胸腔壁切口,置入腔镜、器械,仔细探查胸腔情况;全面探查肺及肺大疱破口,对于术前肺部CT显示无明显肺大疱者,重点探查下叶背段及上叶尖段,并进一步明确漏气部位;以无齿卵圆钳提起肺大疱基底部,便于塑形;内镜切割器置入切口,于紧贴卵圆钳下方夹闭经塑性处理肺组织,随后切除肺大疱;继续探查,若存在较小肺大疱,以电凝烧灼、钛夹夹闭或丝线结扎处理;若术中未发现漏气切口或未发现肺大疱,常规行胸膜固定术、肺尖部切除术,避免气胸复发;若术中切除肺组织过多,适当松解下肺韧带,便于术后残腔消失及肺复张;彻底止血后,温生理盐水冲洗胸腔,膨肺检查确定肺部无漏气后,留置1根胸腔引流管由切口中部直至胸腔顶部,待患者苏醒后拔出气管插管。
1.3.2 对照组 行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作约2 cm切口于第4肋间为操作孔,作1~2 cm切口于第6或7肋间腋中线为观察孔,胸腔镜置入,术中操作同实验组,术后观察孔留置1根胸腔引流管由切口中部直至胸腔顶部。两组术后均常规予以抗生素、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1 d、3 d、7 d疼痛程度,术后肺部漏气情况及随访1年复发率。(1)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手术用时、留管及住院时间。(2)术后疼痛程度,术后1 d、3 d、7 d 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共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系统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1,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用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
2.2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实验组术后1 d、3 d、7 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s)
?
2.3 两组术后肺部漏气及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肺部漏气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术后肺部漏气及复发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为肺科常见急症之一,多发于青年男性群体,若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气胸反复发作,严重威胁患者生命[5]。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自发性气胸发生率不断升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因此,找寻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已逐渐成为自发性气胸首选治疗术式,仍有部分患者术后不适,常表现为手术切口位置疼痛及感觉异常,因此,减少胸腔镜手术切口对减轻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尤为重要。传统电视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中多采用三孔法,手术部位充分暴露,操作较为简便,但切口过多,易损伤肋间神经,加重患者术后疼痛,辅助操作孔位于肋后线,术中易引起出血。因此,逐渐舍弃副操作孔,采用主操作孔与观察孔两孔法进行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创伤,临床实践证实疗效良好[6]。结合临床实际情况,采用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有较大优势,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将操作孔与观察孔合二为一,可减少术后瘢痕、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且治疗效果与双孔法相当[7]。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及术后1 d、3 d、7 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该术式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胸腔引流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研究还显示,留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可有效缩短留管及住院时间。两组术后肺部漏气及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术式安全性高。单孔手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术者经验及技巧有一定要求。综上所述,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单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胸腔引流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