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2018-11-14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职教中职职业

■高 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高职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但随着政策大环境的不断变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进步存在很强的不适应性和不协调性,这极大地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找出良策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强化政府引导,加大职教管理力度

(一)理清中职与高职的培养目标,合理有序发展高等职业

就南通市区主体职业教育学校而言。真正意义上的中职学校有两所,而高职院校远远多于两所,这些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从原来的中专升格而来,师资、培养目标、设施设备等变化不大。还有在中职院校办“高职班”。这样的高职教育是迎合社会和家长的“唯学历论”。当今社会刚开始比的是学历,但最终用人单位比的是技能。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学历中蕴含能力的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不理清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切实区别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必然是中、高职两败俱伤的格局。

(二)建立相对独立的职教体系和灵活的职普渗透机制,实现职教的个性化

为确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重要地位,应成立一个机构来规范职教的管理,要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职教体系,在此体系中应完善中、高职的培养目标,形成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直至职教研究生层次的职教学历体系。要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完善学术资格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转化,增强两者之间互补的灵活性和渗透性。

(三)真正建立和实施就业准入制度

建立和实施就业准入制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各种法律法规均规定了职业准入的内容,但关键在于执行,在《南通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三个部门是检查的主体,但这是宏观上的,怎样检查?检查发现问题怎么办?检查不力怎么办?却未能具体化,缺乏可操作性,也未曾引起必要的重视,检查的政府、院校、企业的联动机制尚未形成,需进一步明确。

二、加强职教自身建设,推进职教更优发展

(一)建立紧密联系行业和企业制度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主要是分两个层次建立联系制度,一是建立与行业主管部门的紧密联系制度,这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为培养行业发展所需人才进行预测性分析和人才培养的规划,二是建立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的紧密联系制度,这是从微观上,培养现实企业所需人才的需要。这种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需要企业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就参与到学校办学中来,在实施教学培训的全过程中要灌输企业的理念和制度,在实训环节要由企业专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最终的考核由企业完成,分配由企业决定。

(二)全面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职教新的课程体系

高职专业设置要瞄准市场,协同地方经济发展,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找准地方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点,在需求缺口大的行业中快速多量的培养合格的、多技能的复合型劳动者,让这些劳动者去充实到这些行业中去,在供大于求的行业中,要注重培养合格且具有行业创新观念和能力的劳动者。这就需要我们高职教育者多调查和研究市场,多掌握和分析信息,切莫闭门造车,按图索骥,按专业目录设施专业,按传统结构设置课程。

(三)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一支能够适应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一是在人才引进方面,要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的用人自主权,打破学历限制、身份限制,坚持能者为师的原则。二是在教师职称评定和奖励方面,要制定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评定标准,引导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职业学校职称评定应与普通中学分开进行,要扩大高级职称的比例,在特级教师评定和其他教师荣誉评定时要单列职教专业教师名额和条件,以鼓励广大教师专心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稳定师资队伍。三是扩大硕士学位教育规模。四是实施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企业和学校间有序流动,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允许专业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兼职工作,企业也要优先选用职业学校教师做兼职技术人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构建良好的职业教学环境,我们首先应在消除职业教育偏见的基础上,努力营造良好的职教发展氛围。另外相信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大职教的管理力度,加强职教自身建设,职教发展更优,走的更远。

猜你喜欢

职教中职职业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职业写作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