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 诗画浦江(中)
2018-11-14严子健编辑易可
文/严子健(解放日报记者) 编辑/易可
古村自然天成地浸润着江南景致的钟灵毓秀,又与生俱来地积淀有传统人文的墨香精华,更像那陈年老酒,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和回味,历久而弥香。
嵩溪现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中国传统文化村落、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特色文化旅游村。
我们在嵩溪村只游玩了两小时,而且不少老屋都因在修建而不得入内。所以,对这个诗画古村只能算是走马观花,粗略一瞥,但这也足以令我流连忘返,从此魂牵梦绕。
古代家族文化“江南第一家”
第二站,我们来到浦江县城东12千米处的郑宅镇“江南第一家”。景区以丰富的古代家族文化和明代建筑组合为特色,可谓“青山庭院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组独具情味的古镇景点。
“江南第一家”又称郑义门,是饮誉中外的华夏古代家族文化重要遗址。自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鼎盛时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三朝信史:《宋史》《元史》《明史》。更值得一提的是,郑义门数百年间,家族成员173人为官,无一贪渎,以其清廉家风名扬天下。据说其中有168人为官,都不是靠科举晋升,完全是因治家有方,经人推举而升官进爵,为朝廷所用。郑义门的168条家规,经宋濂整理为明代典章制诰的蓝本。真正了不起的一门,以古示今,依然典范。
“一门尚义,九世同居”。在被誉为中国儒家“家族文化”典范的“江南第一家”,九座牌坊矗立在古镇入口,象征九世同居的九座牌坊,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和含义之丰堪称全国之最。牌坊群的第一坊,就叫“江南第一家”,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赐。第九座牌坊为“九世同居”,其他牌坊根据忠孝礼义廉悌信的处事原则和郑氏家族的主要事迹取名。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故事。原有牌坊均已被毁,现有牌坊为政府2007年修建。牌坊群公园因是新建,所以建筑绿化俱佳。白麟水溪东迎朝霞,家规碑林西守相伴,两岸石榴花开正浓,四周绿树成荫有家。可看可读之处很多。
郑氏宗祠始建于宋末元初,有千柱落地之规模。郑氏家族虽人丁兴旺,但封建社会,场地太大,唯恐犯上,所以郑家正门不走开仪门。庭院里有“一品当朝”三个水池,是告诫后人,做人要一流,要上品。白麟溪一隅的孝感泉,讲述了始祖郑绮为病母跪地求水三天三夜,最后感天动地,一声惊雷涌出清泉解母之渴的孝义故事;旌表牌坊则是朱元璋微服私访后,亲赐表彰郑氏一门忠孝节义的开明举动。
在昌七公祠外立有一“九世同居碑亭”,亭中悬一匾额,上书“仁义里”。这虽是过去的地名,却记录下当时郑氏祖先卖地施粥救济难民的大义事迹。后人建此碑亭,不忘一门功德,有人赋联:碑亭永树同居第;故址长存孝义家。
十桥均由“义”字命名
白麟溪上建有十桥九闸,也系著名一景。十桥均由“义”字命名,每闸用于蓄水揽气,其中内含一门家事,又有风水变故。如今桥下闸间流水汩汩,溪水两岸繁花似锦,成为古镇文化聚集地和游客观光风景线。
古墙老屋承载着历史的积淀。郑氏义门把“大同理想”融进家义,把“有序”“师俭”列为治家的两大支柱。“序”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俭”能解决人与欲的关系,“师俭则无欲,无欲则廉”。这样的水脉这样的路,古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古人在如此绿水青山间,隐藏着这么多大义大孝的故事,我辈如何继承,怎样效仿,乃至发扬光大,实在是个很大的课题。然后我们驱车到浦江县城西3千米处的通济湖。通济湖风景秀丽,湖面常年云雾缭绕,四季变幻神奇,置身仿若仙境。湖中有岛屿6座,半岛数十,风景旖丽,有“百岛湖”之称。
江南大院灵岩古庄园
下午,我们接着北上,到了浦江县的西北山区虞宅乡新光村,又名“廿五都朱宅”。那又是个四面环山、门前绿水萦绕的神仙之地。
新光村的灵岩古庄园,始建于1738年,是一个有着浙商300年传奇经历和故事的江南大院,人们称它是徽派建筑和杭派建筑的博物馆。这里保存了近20幢古建筑,青砖马头墙,是典型的徽派风格;而上面的石雕、砖雕、木雕、泥塑等工艺,则体现了浙江人的丰富内涵,时称“金华第一家”,号称“江南的乔家大院”。
当地村民统称“大厅”的诒穀堂,建筑气势宏伟,有浦江最气派豪华的古门牌坊,被称为“浦江第一高厅”。门前是个宽敞的明堂广场,前面有一池碧水,也是放生塘,名叫道德仁池。池中老屋倒影绰绰,水里鱼儿游乐欢快。在那里,我们真的想慢慢玩、细细品,领略古园神韵,探究前人奥秘,欣赏传奇故事,感悟儒学真谛。
诒穀堂东侧的“廿九间里”,据说是浦江最大的单幢古屋,有南北10开间,东西向各3间。本来如此古屋大房,我很想静下心来慢慢找角度拍照。可惜因为开发旅游,老屋全部出租,人多嘈杂,别说拍照,甚至连个插脚的地方都难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