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2018-11-14罗玲编辑月儿
文/罗玲 编辑/月儿
前些天看了一篇文章,不论它是不是软文,里面对家长心态、教育环境的描述,都挺生动。看后你会感觉,焦虑的家长和那些有各种奇葩招生标准的学校,真是相爱相杀的一对!那样的学校,迎合的还不就是这些总想让自己孩子高人一头的家长?我们很多家长倒不至于像文中所写的那样,但类似的想法,或许也会时不时在心头冒出来。这里简单写几条,提醒我们自己。
1.不要总想着自己孩子一定要比别人的强
比较,是很多家长痛苦的来源。比别人差了,焦虑暴躁。和别人一样,也是不满意。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这么优秀,应该比其他孩子都强。其实我们所有人,在心理上都有这种倾向:都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投入多、期望高,就更是觉得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自己孩子比别人强!
以这样比较的思路,最后教育出来的,稍好的情况是得到一个平凡的孩子,更可能的情况,是得到一个心理负担重、心胸狭隘,结果各方面反倒真比不上别人的孩子。
不比较,还包括:不要看到别人家的“牛娃”就妄自菲薄,感慨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人和人差异很大,独特性无贵贱之分,谁都是众人,谁都是自己的主角。
所以该醒醒了,放掉这些个想法吧!真心认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我们只是多了解自己孩子,帮他去发展自己的独特性!
真正的爱,就是认同个体的独特价值,而不是通过比较来评判他!
2.不要总想着阶层上升
上一条所说的那种思维继续延伸,就有了这个——“我孩子要把我家族的阶层上升继续下去”,或者“我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要阶层下滑,否则我们和上一代的努力就白费了”。
我们现在想象的阶层,在下一代人看来,或许是个很可笑的概念。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在家长为他拼了半辈子后,也许会告诉你:您别操心了,我就想安静地做个一边种地一边养娃的现代农夫,我脑子里没有阶层的概念,这就是我的人生追求!那时,为了他的阶层问题曾付出半生艰辛的家长,该作何感想?
3.不要想给孩子设计好完美路径
现在的家长总是无端给自己压上很多重担,比如,给孩子打造完美的童年,乃至未来完美的发展路径。所有想让孩子上重点小学、中学,然后考清华、北大、耶鲁、哈佛的家长,都是想多了!因为,人生旅程的展开,是个有机的过程,其中有无数因素起作用,它不是我们以为的可以单枪匹马就设计好的机械的、线性的事情。
我们对孩子未来的那些算计,不见得对。就好比当初我们报志愿,父母也是处心积虑四处打听,哪个专业是热门还是冷门,十年二十年过后,你就知道那不是那么重要。未来的变化将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我们只需把握大处,不必步步准确,因为准确的标准一直在变。
这也不仅仅是计划没有变化快,而是,我们要正视、拥抱这些变化。正是这些不确定性,才让人生变得美好、有活力、有无限可能。现在有多少年轻人,从小被父母这样规划着长大,到成年、真的上了好大学,蓦然发现自己不知为何而活!
那些为了以后上清华而让孩子从小练健美操希望练成做冠军特招生、为了上美国名校而非要学击剑、马术、冰球的想法,我都不赞同。我觉得家长有端正的动机,孩子才能学得好。我不但不会为孩子这样去设计,也不会为自己的人生这样去设计。随时听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当时真心想做的事情,这样,日后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觉得时光过得很美好、人生无悔。对孩子,我希望她也是如此。我想这才是对自己和孩子的尊重与负责!
我们和孩子,都是走在一条不断探索发现的路上!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此——你在变幻莫测的森林中,随时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决策,走出一条没有人走过的你自己的路!
4.时刻记得你手里的“指南针”
记得你的指南针,记得什么才是教养中最重要的。我们养孩子,无非是希望他身心健康、有好的品德、有各种能力,能去寻找并发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有能力和意愿去追寻自己的目标。
作为家长,我们能给孩子的最有魔法的礼物是:关爱与支持、充满亲情的家庭时光。这个礼物之所以有魔法,是因为,在未来孩子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它都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它将是孩子在老年时回想起来,在被所有的浪涛冲刷过后所剩下的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5.有积极主动的思路
看到那篇文章,感受到现在弥漫的焦虑氛围,我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想法,就是现在的成年人自己的人生就被一种被动的力量所钳制。这种被动的思路如果不得到彻底的改变,那么,由此指导的所有事情,都会不对劲,怎样用力都会走样。
我们自己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已经生活在被动的套路里,被家长安排、被学校挑选、被分配工作、被介绍对象,然后变成孩奴,被单位体制、社会或经济浪潮左右……我们不要依然用这样的套路去套孩子的人生。要想能做到,唯有我们先改变自己的状态。
有人会说,有钱和社会地位的人,才能主动掌控自己,才有机会去选择。但我觉得,只是难易程度不一样。本质上,每个人都可以以微小的力量开始,以某个突破口开始,逐渐把控自己的命运。主动还是被动,这是根本的态度的不同。
当家长从清华、哈佛开始,自上而下地设计时,是否确定这些大学真的能满足或者说符合孩子以后的需求?对于一个没有发展出目标的孩子来说,对于身心不健康的孩子来说,再好的大学又有什么用?我们要做的不是以名校名企为终点来铺路,而是辅助孩子建造发动机。我们的孩子不是要呆呆地、萎缩地蹲在我们为他预留的阶层里,他是要改变世界,体验并创造全新的未来!
因为想稳妥保险省事,所以就被动;因为被动,所以就充满恐惧;因为恐惧焦虑,所以决策总是不对,结果常常事与愿违。而人生,是属于勇敢者的旅程。是你主动去开辟新道路,去为自己寻找有帮助的资源,主动去创造的过程。如果你的孩子是这种目标坚定的勇敢者,那么别说名校,整个宇宙都会合力助他成功。
一位家长说:“我孩子11岁了,每天开心地自学各种中学、高中、大学课程,访问各种人并与他们交流,这就够了,大学不大学的,无所谓。按这种进度,进了大学,有没有合适的教授也是个问题。”是啊,大学本来就是个获取资源的平台,不是目标。你不能为了它削足适履,来定制你的孩子。好大学恰恰不要的就是只奔着它去的学生,它希望培养能够好好利用它的资源的人。
所以,请家长们摆脱自己多年积累出的习得性无助,主动去开创自己的人生。不要让自己的心“死”在三四十岁,然后推脱说都忙孩子了。请不要用我们的无助去想象孩子的未来。请抛开那些不着边际的算计、保住阶层的胡思乱想,关注当下的时光。请相信你的孩子。
当有了主动开创生活的态度以后,你和孩子将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你眼里的世界将不再充斥着标准、门槛、障碍、被拒的恐惧、朝不保夕的可怕景象,你将看到各种机会与可能性,看到未来可能有的最美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