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管理创新与高校竞争力的提高
2018-11-14■/
■/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也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我国也提出“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适应发展需要。在“一考定终生”的教育背景下,“灌输式”学习贯穿学生的小学、中学,高职、本科大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开放的思维,重视“人本思想”,不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是教育的进步。但是,在国家间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也需要高校不断提高竞争力,需要不断进行教育管理创新。
一、提高高校竞争力的必要性
(一)高校竞争力决定学校发展前景
国家间存在着国际竞争,学校间也同样存在着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促进事物发展,过去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也逐渐扩增高校建设,平均每个省份有近10所高校,包括本科和高职院校。学生在面临选择时,自然会选择竞争力强、有实力的高校,而生源的扩大会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转。但是,如果学校竞争力不强,学生会因为担忧自己的未来转而选择其它学校,没有生源,便没有资金的注入,会导致学校面临一系列问题。
(二)高校竞争力可以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而国家综合国力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离不开人才。德国高校注重对技术的研究、重视教育的严谨性,因而德国制造的产品不仅引领世界,并且质量极佳,德国高校为国家的实力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一直被称作“制造大国”,但从来都不是“创造大国”,我国在国际精密器具中承担的职责只是提供廉价劳动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下,国家提出从“制造业大国”向“创造业大国”的转变,只有不断提高高校竞争力才能促进国家成功转型,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三)高校竞争力可以促进学校教育创新
在我国逐渐教育的今天,教育主管部门也不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提倡开展新的教育方式,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主要是“授技”,这使得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是纯粹的“拿来主义”,课堂单调,学生上课基本不听讲,抱着“在考试周抓紧背书便可以避免挂科”的心态,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这种教学模式明显不能起到国家育人的目的,不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竞争力就是学校为争取自身发展优势地位的能力,所以,高校竞争力的提高,可以使学校思考教育上的不足,不断进行教育创新。
二、教育管理创新促进高校竞争力的提高
(一)树立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管理创新
理念指导行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必须树立学习型的教育理念。学习型不仅是指某个学生树立终身学习、不断学习的观念,也是指高校不断学习。高校要落实学习型的教育理念需要学校不断接收新的知识、技能,更新知识和技能,使高校能够与社会接轨,达到育人的标准,使学生能够满足国家需要;同时,高校也必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集体观念。
(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国的创新型人才紧缺,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技术型人才的注入,高校教育的课堂模式主要“授技型”的方式,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因此,高校需要逐渐转向“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使学生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自觉获取相关知识。如高职学校在学习某一技术的理论知识之前,先让学生观察这一技术的使用过程,激发学生兴趣,留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
(三)牢记教学方向,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向,综合类高校注重文科、理科共同发展,而有些高校则更偏重于文科教学,如中国人民大学,而有些学校则更注重理科教学,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而高职学校重视技术教学,因此,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牢记教学方向,有所侧重。如高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便要减少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树立品牌意识,宣传学校特色
人们会为了某个品牌购买商品,学校也应该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重品牌意识。在我国高校中清华、北大,985、211院校也是具有品牌的,其品牌就是办学质量。如武汉大学是一所有着近一百年历史的985院校,并且每年5月份会引来大量游客参观樱花,而985这一称号及樱花就是武汉大学的品牌。除此之外,高校极具特色的建筑、教师素养、学校设施等都可以是树立学校品牌的标识。
三、结语
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高校竞争力的提高,高校竞争力的提高需要学校进行教育管理创新,教育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设计到政治、经济、文化,但是,作为一名教育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提出建议,进行教学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