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题及策略
2018-11-14■/
■/
西华师范大学
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献载体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倾向于网络阅读,阅读呈现出功利性、实用性、休闲性、碎片化等特点。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业界的重要力量,在阅读推广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在新的数字阅读环境下,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学业压力大、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而又不稳定的大学生们更加关注阅读,有效干预其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效率,成为了目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含义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可以概括为高校图书馆为了实现“阅读育人”的服务职能,立足自身资源与服务,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阅读方向、传授阅读技能所开展的一系列系统性、科学化的服务。这里的“阅读”既包括实用性、学术性的学习,又包括提升自我修养的学习;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本质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体现,围绕着阅读的三个重要问题“读什么”“怎么读”“如何爱上阅读”展开。阅读推广的效果,短期表现为学生到馆量、馆藏流通量、数字资源点击量的提高,长期体现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校园阅读风气的提升以及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阅读推广缺乏深度
高校图书馆的目标在于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网络为主流的电子阅读逐渐取代传统的纸质阅读,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尽管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已经意识到了电子阅读推广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其形式单一,效果并不显著,还有待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进一步提升。
(二)阅读推广缺乏力度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然而现在图书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创新形式不足,导致了图书馆工作效率低下,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图书馆需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产品进行宣传,是提高大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互联网+”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一)设置阅读推广机构
高校图书馆可以专门成立用于阅读推广的机构——阅读推广委员会,吸收掌握推广知识、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才,完善推广机构,强化综合能力。阅读推广机构可以由图书馆的领导直接管理,由办公室主任负责,下设策划、宣传、执行小组等。委员会的成员要策划出别具一格的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图书馆开展了阅读推广活动;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便于工作人员更好地获得有关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反馈信息;要认真的按照策划方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将相关的政策落实到实处;在阅读推广活动结束后,还应对此次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不断地总结经验,为下一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宣传、执行、评价等过程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和费用,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提供阅读资源保障
高校图书馆想要做好阅读推广活动,必须要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图书馆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保障的地方,必须要优化资源,从传统的纸质书到先进的电子资源、网络资源,从收集、加工到提供全文,建立起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图书馆还要针对馆内的特色书籍、利用率高的书籍进行强化,可以进行数字化开发或是二次开发,结合热点问题,开设网络导航,以此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可以开设新书阅览室,或对新书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方便读者进行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让他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图书馆因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可以吸引读者经常进来读书,环境让图书馆成为读者之家,成为阅读者最喜欢的地方。
四、结语
阅读是一个民族崛起和繁荣的必需途径,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场所,其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作用和地位就越来越突出,为此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创新阅读推广的模式和途径,为大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为构建阅读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