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夯实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基础
2018-11-14■/
■/
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的“神经末梢”,国有企业党支部是国有企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提升国有企业战斗力和引领力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领导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对夯实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基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国有企业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主要包含组织建设标准化、队伍建设标准化、活动开展标准化、制度建设标准化、阵地建设标准化五个方面。如何把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有效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成为可量化、可考核、可推广的党建模式,成为了各大企业一直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以组织建设标准化推动党的工作到支部到党员。围绕改革发展着力建设“四强”党支部,将党支部打造建设为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战斗堡垒,让支部成为融入生产经营、推动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带头落实党委决策的坚强保障;围绕组织力建设着力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逐步消除企业党建“盲区”,坚持企业发展与组织建设同步推进,企业发展与党员队伍建设同步到位,确保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围绕政治建设着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提高政治站位,把政治建设摆在党支部建设首位,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优化党支部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牢固树立党的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坚持党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会议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到支部到党员,领导干部调研指导工作到支部、党建督查考核指标任务到支部。
以队伍建设标准化形成示范引领。围绕配强配齐基层党建工作力量着力打造“四好”党支部班子,建设“四讲四有”党员队伍,让党支部班子成为党员队伍的“领头雁”,着力提升党员素质,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支部广大党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践行好共产党员核心价值观,时刻做到干事创业向党员核心价值观对标看齐;围绕党员日常监督管理着力加强党员积分管理,细化积分管理措施,强化积分成果运用,把党员积分作为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围绕党员信息化管理着力强化党员痕迹资料管理,统一规范党支部党组织信息采集表、党员手册、党员信息采集表、党员档案、党员活动记录、创先争优事迹案例等台账资料,为党员日常工作和成长建立“档案”。
以活动开展标准化激发组织活力。围绕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强化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严肃认真组织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相关制度规定;教育引导党支部党员始终牢记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围绕党内政治生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精神,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当的职责相匹配;坚持好“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结合产业发展和国企改革攻坚任务,讲好党课;围绕党支部示范引领着力强化党建品牌建设,创新活动方式,提升党建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展示党建工作成效。
以制度建设标准化巩固党的建设成效。围绕党支部日常活动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健全完善支部党建工作制度,以制度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积分制管理、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围绕制度执行力着力强化检查考核,明确党支部落实制度有任务指标、有督查手段、有考核标准、有时间进度;建立制度执行跟踪落实台账,确保制度落实全过程留痕,加大制度执行的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实时动态反馈党建制度执行成效,以制度的有效执行不断巩固党建工作成效。
以阵地建设标准化保障支部活动落地见效。围绕支部活动着力加强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为支部活动提供相对固定场所,配备相应的活动设施,让支部旗帜鲜明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围绕支部活动开展强化阵地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活动阵地的日常管理,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修缮维护,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党建工作经费,每年从党费收入按比例为党支部活动开展拨付经费,同时,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0.5%-2%提取党建工作经费;定期进行党务公开,有效利用企业固有的宣传媒介和载体,让广大党员熟悉了解支部各项工作业务;每年制定党建活动计划,保证既完成上级党委的规定动作,又紧扣产业优势和支部特色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致力于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国有企业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有力推进,有效解决了企业党支部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形式轻实效、组织生活不规范、党组织管理不到位、党员管理不严格等难点问题,切实从思想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保证了党的工作到支部到党员,使得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深植基层,党建促生产的红利不断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