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坊”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018-11-14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工作坊应用型教学模式

■汪 娟/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实践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强化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着力推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工作坊”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造新改革。因此,基于“工作坊”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普通高校应用转型发展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与行业需求对接,更加突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推动和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加突出专业实践应用能力,从而达到行业企业和市场需要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要求。

一、关于“工作坊”的基本概述

(一)“工作坊”的核心内涵

“工作坊”(workshop)最早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Staatliche Bauhaus,1919-1937)现代建筑奠基人之一格拉皮乌斯的“工厂学徒制”教育理念。目前,高校教育体系逐渐把“工作坊”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形成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工作坊”作为一种开放的交流方式,目前广泛引用于教师培训和大学的教学过程中,旨在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习,积极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在与同伴交流中自主地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提升专业能力。[1]

(二)“工作坊”的教学优势

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学前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并实现社会对全面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智慧能力的高级人才培养要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是培养并形成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工作坊实践教学是一种校内模拟仿真的实践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活动”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2]因此其优势明显。

1、基于核心能力,分解任务,解决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不匹配的问题

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以理论课程带动,按照知识模块进行划分虽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但是教学内容与实践技能之间联系性不强,学生仅能获得单一能力。基于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分解任务,围绕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解决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不匹配的问题。

2、围绕核心问题,设计内容,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不均衡问题

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以知识教学讲授为主,不会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为满足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需要,需要以能力为导向,围绕核心问题的学习,设计主题学习内容,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不均衡的问题。

3、完善质量监控,突出应用,解决传统考核中实践过程考核缺失的问题

质量监控室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保障实践教学效果及质量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基于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能力考评体系中,会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突出强调实践应用,重视对实践过程的是质量考评,解决传统考核中对具体实践过程的考核。

二、“工作坊”的结构与特征

(一)“工作坊”的基本结构

(1)目标是基础。(2)责任教师是核心。(3)团队是重要环节。建立以责任教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将高年级的学生引入到团队中来,这也是工作坊师徒制学习的一种诠释。通过团队建立深入开展工作坊实践教学。(4)场地是基本前提。

(二)“工作坊”的基本特征

“工作坊”以实践为核心,而项目是实践的核心。因其教学形式丰富,参与性强的优势,在实践教学中应用广泛,其教学成果具体化,系统化,其教学评估全面化、科学化。在主题呈现上更具有针对性,在组织形式方面更具有灵活性,在体验教学方面更具有操作性。

1、实践教学的主题更具有针对性

基于工作坊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学主题方面,更具有针对性,因为每一个工作坊的成立,就赋予最为核心主题、目标及内容。因此,基于工作坊开展的实践教学,涉及到的主题主要是相关领域的前沿话题,以及某一个核心课题的子课题,或者子项目,主要是以教学与科研等方式训练学生的灵感及创造性。

2、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更具有灵活性

基于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及职业吸引力。其组织形式比较灵活,场地的选择也可以多样化,不会局限于教室,可以是会议室、工作室、活动室、实训室、实训基地等。

3、实践教学的体验更具有操作性

基于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学习方式上更加注重体验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因此在时间的分配上,学习者的体验比较多,其次是分享的时间及讲授评价时间。而所谓“体验”主要是指设计一些活动、游戏、演练、情景操作,创编等来让学生体验,并从中学习,增强实践技能。

三、“工作坊”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更加强调应用型和复合型,因此,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对于实践性教学的要求也日益强烈,迫切需要学校能够提供各种实践性、综合性、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

(一)丰富深化实践教学形式,在“共性”中突出“个性”

目前,国内主要院校采取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涵盖案例教学、课程试验、试验课程、课程设计、活动设计、专项实习、模拟教学等。尽管形式比较多样,体系设置较为完整,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其课时及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实践性及操作性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事业比较狭小,仅局限于相关课程的实训,实训实践课时受条件影响较大。

(二)改变传统教室功能,变“坐中学”为“做中学”

实践教学质量需要从改变教室功能着手。从“坐中学”到“做中学”,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教室空间不仅作为一种隐蔽性的力量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种空间就内含着一种教育,一种教育必定需要以某种特定空间为载体。应用型高师院校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以教室空间变革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教师空间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学生面朝教师的教学空间,转变到教学、交流、协作、体验等多功能的结合,呈现出集约化、体验化的空间形态。这种教室的空间设计,有利于实现地方本科高校资源的整合,实现跨学科的交流。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

(三)基于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运用样例

学前教育学院在学校总体应用型改革的背景下,为更好的推进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尝试基于工作坊的具体形式推动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根据各个专业教师的专业特点,学前教学院开展的工作坊主要有生命叙事与系统排列“工作坊”,早教活动设计与开发“工作坊”、蒙台梭利教学“工作坊”、饰品课程”工作坊”、教玩具制作”工作坊”、绘本编辑”工作坊”、版画”工作坊”等。

在艺术教学实践技能方面,比较有代表的是版画工作坊。版画工作坊的诞生主要源于其艺术特点及儿童操作学习的特点。在众多儿童美术创作表现形式中,版画既动手又动脑,在画中玩,在画中学,非常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在版画的创作过程中,除了锻炼学生自主构思及设计能力外,很重要的方面在于画、刻、印这样操作性极强的过程。体现了在应用转型背景下,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在综合实践技能方面,手绘讲述工作坊强调融合贯通,该工作坊的目的在于拓展和深化学生对绘本的理解与阅读,同时打开思维空间,提升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空间,将平面的绘本阅读以三位的方式配合声音讲述出来,旨在告诉学生艺术的形式不单单是美术、音乐、舞蹈等的单一的形式,还有很多值得去发现与创造的表达形式,该工作坊着重强调培养学生艺术技能的教学中的转化能力及职业角色转换能力。

在师范技能方面,突出强调教学法的综合及创造性运用。例如蒙台梭利教育工作坊突出强调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本土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等方面。为深化学生对蒙台梭利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对蒙台梭利教学各个区域工作的操作示范和指导,提升学生对蒙台梭利教育工作指导的规范性与有序性,该工作坊遵循学习——计划——行动——反思——分享的工作思路,着力凸显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相结、观摩分析与亲身体验相结合、任务驱动与自主研修相结合。重视体验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转变观念,升华“工作”实践智慧。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的一种类型,这种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目的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构建基于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能力,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及职业认同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左瑞红,李锋.“工作坊”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10):142~143.

[2]夏建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2~95.

猜你喜欢

工作坊应用型教学模式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工作坊:独立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