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18-11-14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节约型节约

■姜 迪/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一)资源节约型社会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而获得最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体系。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来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企业发展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以来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在区域层次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和消耗程度;在国家社会层次,通过强化和宣传资源节约意识,改变大众消费模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以对生态环境无害的方式进行。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就业压力大,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内在冲动。但是,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必须解决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寻找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也就是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进经济增长。环境友好排除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观,要求必须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保护生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一切污染都是消耗资源和排放废弃物造成的。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的最有效途径是减少资源消耗和不排放废弃物。因此,环境友好型社会首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其次,要对消耗资源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后,对在目前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理。

二、我国资源环境面料的突出问题

(1)我国虽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3、1/4、1/5、1/10 和 1/22,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资源小国之一,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众多人口给有限资源造成的压力也将愈来愈大。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后备资源供给不足,潜伏着更大的资源危机。如果不能在地质勘探方面强化投入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石油、天然气、关健矿产资源将严重衰竭。我国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供水能力紧张,能源紧缺愈加深重,矿产资源不足,后备资源基础薄弱,资源总需求迅速扩大,各类资源供应长期紧缺,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矛盾的基本格局,资源短缺将长期成为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解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起表率作用和高度重视

对于建设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政府应做表率,转变观念,应成为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的代言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同时政府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不只以GDP增长作为政府的唯一追求目标,在经济发展时不考虑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肓目的超前开发、超速发展,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失去保障,政府部应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合理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这一工作放在重要议程,认真落实。

(二)依靠科学技术创新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技术还不够先进,还有很多技术需要学习,尤其现在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需要科技。要实现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使传统工业尽快走向先进工业,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我国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国家和社会必须大大增加科学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还必须努力将发明和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为此必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否则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就难以实现。

(三)加强宣传和法律监督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群众性的工作,需要全国人民达成一致的共识,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为此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尤其在学校中大力宣传,要懂得“谁知盘种餐,粒粒皆辛苦”的辛苦。“勤俭节约”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我们多么富有,我们都要继续发扬这种传统美德。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需要大力宣传,还要有法律的保障。要制定相关法律制度,还要狠抓落实,注重实效,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总之,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是我们十三亿中国人的活动。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从身边小时做起,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学习,生活中,每一件小事我们都尽可能的节约:在学校食堂吃饭做到“光盘”行动,吃少打少,在外面吃饭,聚会不铺张浪费;洗漱,洗衣服用水应节约,不能大桶大桶的浪费,看到没关的水龙头应主动关掉,发现坏了的水龙头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应;用电在注意安全的同时也应该节约,在教室自习时,人少就开部分够用的灯,人走灯灭,晚上睡觉寝室也应关掉灯,以免早晨来电造成浪费;应主动养成节约的习惯,以自己的行动向周围人宣传节约的思想……。

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希望每一个人都开始努力,尽自己所能节约资源,与环境和睦相处,保护好我们唯一的共同的地球!

参考文献:

[1]李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中国科技信息,2009(13):273~274,276.

[2]阳中良,周雪敏.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04):75~80.

[3]黄国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03):46~51.

[4]孙玉洁.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100~101.

[5]李平.解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07):16~20.

猜你喜欢

环境友好节约型节约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宗局上榜全国首批“节约型机关”
“食物将成为副产品”:爱尔兰农民创造环境友好型田地
节约
节约
节约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
环保新型缓蚀剂发展状况与展望
环保型切削液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获全国自治区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