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纲要理论课教学方式

■/

一、引言

《中国近代史纲要》作为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的通识课,其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不断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为更好地发挥其高校政治理论课前沿阵地的作用,近几年来诸多老师都在研究和探索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本着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角度出发,不断创新和摸索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和成绩。经过不断摸索创新,逐渐形成了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三方面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量大,授课课时短

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确实不少,并且非常明显的是部分内容与而高中所学课程有一定的重合性,对于大学生来说,重复性的知识内容肯定不存在较大的吸引力,这对于教学难度有一定影响,对教学效果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再来看一下本课程的教材分类,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编,每一编都囊括了非常详细的概述及细分,从内容来看,近二百年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和历史发展规律都在其中。内容非常丰富,但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大多数高校《纲要》课程的学时安排是32学时。因此,可能内容量大,授课课时短,这使得诸多高校老师不能合理有效安排教学进度。对于内容重复的部分,这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此课程重视不够。内容有些冗杂的情况下,使得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的难度增大,较难挖掘新意。

(二)教学方法过于死板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上来说,绝大多数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严重打压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受到课时少及大班教学的限制,多数教师在讲授时多侧重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历史观点的评价,明显地突出了政治课的宣教地位而削弱了课程知识的趣味性和育人功能,从而妨碍了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的实现。

(三)考核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们的创造性发挥

根据数据显示,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主要考核方式几乎为雷同,即:考勤占30%,平时表现占10%,作业占10%,期末理论考核占50%。这样单一死板的考核方式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在平时应付心态较为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课程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只是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复习方式来应付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本质原因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合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由陈旧的教学模式所造成。僵化的教学模式并不能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课带来活力。因此,高校探索与提炼新的教学模式是关键。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对“三位一体”模式创新探索

(一)教学方式上开展专题式教学

大学生往往会对本课程的相关内容产生厌倦情绪,为避免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一个系统性梳理,通过不同的、新颖的历史性专题,来提高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题式教学是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的核心模式是如何使专题从形式到内容都能达到耳目一新的效果,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真正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在此基础之上,老师们的教学专题设置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教材上,更应该联系当下社会的诸多实际热点问题,引导大学生们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深度思考。

(二)教学方法上进行启发问题式教学

毫无疑问,启发式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古人讲的好,教有法而无定法。只有进行有效、有力、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的得到大学生们的认同和赞赏。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在教学方法上动脑筋,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进而进一步激起同学们对学习的渴望和兴趣。只有没有了乏味感,同学们才会真正的爱上这门课程,才能激发同学们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同学们主观能动性,老师们寓教于乐,与学生们一起教学相长,引导同学们找到有趣、合适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理念上凸显时代性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反馈理论,这道理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教学亦是如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是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历史教育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就会丧失其理论的生命力和说服力。只有在教学理念上做出质的改变和提高,在用不生动、枯燥乏味的历史课程中,结合现实社会热点,与舆论焦点交融,凸显时代性教学。这将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兴味盎然、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中完成思想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邱辰禧.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施体验式教学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11):6~8.

[2]谷菲.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课程建设问题的研究[J].才智,2016(09):176.

猜你喜欢

纲要理论课教学方式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学习贯彻《纲要》应厘清六个关系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