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高校网络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法研究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弹幕校园文化校园

■ /

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指社团活动及学术研讨、专题报告、讲座等现实活动形式。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新的平台,为校园文化活动在网络时代下实现自身拓展创造了有力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占据这一思想文化阵地,运用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利用各类主题宣传教育,参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无论是理论的灌输,还是思想的疏导,无论是矛盾的化解还是行为的强化,都可以渗透进舆论引导的成分,作为舆论引导的途径、手段和工具。

一、开展高校网络文化活动首先要遵循文化性原则和育人性原则

如今青少年成为网络文化现象的主要参与者,是“网络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力军,”可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影响之甚。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要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实用需求和精神需求。首先应该遵循文化性原则和育人性原则。第一,文化性原则是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要有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必须以先进的文化价值观为内核”,注重品质的提升,充满健康格调,传递真善美;要能够有利于陶冶高雅的情操、滋养高洁的心灵,避免媚俗、低俗、泛娱乐化。要发挥好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产品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融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宝贵精神财富,融入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育人性原则是指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要能够唱响网络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引领网络新风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善用科技,提升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质量

近年来,全球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网站和应用软件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同学习和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高校中,以班级或者学院为单位组建“QQ群”、“微信群”、“易班群”等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叽喳校园”、“超级课程表”、“黑白校园”等校园社交应用软件也备受许多大学生所青睐。校园网络活动要善于结合新技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打造精品文化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更大范围内普及共享。”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不能仅仅是把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搬移”到网络上,而是要有效结合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真正把校园文化活动与网络相融合,让校园文化活动有了网络信息技术的依托而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的实效性。例如,高校的学生社团一直以来都是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的一个重要机构,开展社团活动时,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多方的互动交流,如进行活动网络直播,让全校的师生都可以实时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染范围。还有许多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最“美”寝室评比大赛、红歌比赛、红色经典分享、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等活动都可以与网络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将评选作品(人)的详细情况制作成小视频放在校园网上,让全校师生都有投票的权利;分享交流型活动就在校园论坛发布主题帖,让大家都可以表达自己的体会与感想。

三、融入新潮元素,吸引大学生主动广泛参与

网络空间信息繁杂,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学习和娱乐方式。他们又正处于好奇心强烈的年龄阶段,乐于探索各种新方法、新领域,更乐于关注一些新奇的东西。尤其是网络平台为全国各地的网民提供了可以互动交流的平台,他们可以在通过网络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因此,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基于兴趣爱好在网络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种“圈子”,大学生上网很大的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自己所追求的“圈子”上。所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开展,一定要适当地引入一些健康向上的学生们喜欢的新潮元素,才能抓住学生们的眼球,激起他们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的欲望。例如,近几年来出现的“弹幕潮”就可以提供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发弹幕是指人们在观看视频或音频时,在屏幕上同步发送自己的评论的一种互动方式。高校在组织学生观看文艺表演或者各类比赛活动时,可以提供给广大师生发送弹幕的平台,教育者通过发送弹幕引导学生,学生通过发送弹幕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感想,相互感染,使学生更易受到活动的熏陶。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考虑制定弹幕发送规则、敏感词屏蔽等具体事项,但也是值得一试的方法。此外,还有许多看似无关的元素也可以加以利用,例如cos play、广播剧、古风音乐这些被称之为“二次元”①的事物。Cos play是指依靠服装和道具来扮演一些动漫或者漫画中的角色,cos play文化属于一种网络亚文化,几乎每个高校都存在这样一小部分人热衷于此类活动。这是决不能被忽视的,反而我们可以针对这样的群体,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出既能够满足大学生兴趣追求,又能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活动,如开展一场民族英雄人物cos play。广播剧则是一种以语言、音乐为主,主要靠配音演员用声音来演绎场景的一种戏剧形式。网络上经常出现一些所谓的“声控”以及配音爱好者对于这种形式的戏剧非常感兴趣,其中不乏很多在校大学生,由于大学生空余时间相对较多,所以中文广播剧圈子中活跃度最高的通常都是在校大学生。高校

也可以在网络上征集这样的爱好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开展文化活动。如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设备,将同学们用自己的声音录制的正能量广播剧放到网络上,供同学们下载收听等。通过融入诸如此类的元素,使得校园网络文化真正丰富多彩、与时俱进起来。

四、加强队伍建设

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人,只有建设一支熟练掌握基本的开展网络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队伍,才能充分且合理地将网络资源利用起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并不断提升和有所创新。首先要完善管理体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尤其是要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方面,以便充分调动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方面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其次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要和校园网络管理和技术支持部门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合作,互相学习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构建“集信息安全保障、网络产品研发和学校各级各类网站的技术支持工作为一体”的人才体系。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活动,系统地学习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定期对过去的实践进行总结,反思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策划组织实行过程中各个环节,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善措施。此外,也可以将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培养吸收进入这个队伍,既锻炼了他们的组织、沟通等能力,又让他们在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的开展中实现了自我教育,同时还能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给身边的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总之,高校网络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吸纳多种因素,构建立体活动网络,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来传播先进思想,塑造先进文化,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注释:

①二次元:这里指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网络虚拟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志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和创作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8).

[2]骆郁.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话语权[J].学校教育与研究,2012(10).

[3]刘珂珂.筑牢高校网络文化思想阵地[J].中国高等教育,2016(03).

[4]钱国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

[5]周福战.构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

猜你喜欢

弹幕校园文化校园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搞笑弹幕一箩筐
拜托了,弹幕君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