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对葛兰西的影响
2018-11-14■/
■/
作为马克思重要思想构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有很多人把它作为既定的事实,将这个事实作为唯物史观的基础。可以看出,政治经济学的地位毋庸置疑,它具有过渡性的作用,把马克思的思想串连在一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政治经济学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得出的新世界观——唯物史观——会更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后人对其继承,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得出的理论成果,其中就有葛兰西提出的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实践哲学。所以要使学术研究有说服力,使其逻辑明朗化很有必要。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唯物史观的形成作用
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遇到物质利益压倒自由理性,使得他的思想困惑,并引发他的思考。《德法年鉴》时期,他发起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探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马克思揭示了人的本质,触摸到国民经济的现实问题。这是新世界观萌芽前具有决定性的步骤,是批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哲学的前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继续探索。在这一时期,他对费尔巴哈类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并阐明唯物史观的新思想。
“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诞生活动,——同时,……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1]可以看出,马克思要表达人的发展的历史性,并成为批判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础。“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普遍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1]人的发展是历史性的,作为由人组成的社会,也必然是历史性即社会历史性。
“当他把财富、国家权力等等看成同人的本质相异化的本质时,这只是就它们的思想形式而言……它们是思想本质,因而只是纯粹的即抽象的哲学思维的异化。”[1]黑格尔在《现象学》中,他把人的本质当作异化的,并应该舍弃的。他的想法与国民经济学中的经济家追求的相同,代表着传统哲学的思想。因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揭示的人的本质,为马克思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西方形而上学的批判,并提出唯物史观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可以看出,马克思表达的是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强调人的本质以及他们的感性活动产生的感性世界,从而揭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
二、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遇到一系列现实问题,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发表意见的难事。”[2]《莱茵报》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三个问题:第一个关于林木盗窃问题;第二个是对摩泽尔地区农民贫困状况的调查研究;第三个是所谓的出版自由问题的辩论。马克思根据这些问题,探讨物质利益问题,触摸到社会深层的东西,意识到省议会辩论的背后是各种利益的对立;不同等级的思想,都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这些问题与马克思此时的法哲学思想和世界观出现了冲突,导致马克思的观念充满了矛盾。“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2]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深入研究人的生存状况进而走向对政治经济学批判探讨。
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比较自然哲学的探讨中,以此得出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哲学传统,发掘以人的自由为核心的本体论。可以看出马克思崇尚以人为本的自由理性的原则。“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3]马克思把法律看作是自由的圣经,拥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在《莱茵报》中发表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论文中体现的是物质利益驱逐了理性,法律成为物质利益的手段。法律的自由理性受到挑战。
马克思是一个对理论研究很严谨的人。在《莱茵报》期间,他遇到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使法律自由理性的权威被动摇。于是,马克思采取从黑格尔法哲学入手进行分析,尝试着去解决困惑。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写到“法的基地一般说来是精神的东西,它的确定的地位和出发点是意志。意志是自由的,所以自由就构成法的实体和规定性。”[4]法哲学包含于人的精神哲学的环节,属于人的自我发展。然而,在黑格尔的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的三个概念中,国家作为一个统治概念,家庭和市民社会必须服从于国家,这样的情况对个体的自由是基本的否定。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著作的研究过程中,他提出了自己的批判看法。并在自己的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到“这是一幅什么景象呵!社会无止境地继续分成各色人等……他们还必须承认和首肯自己被支配、被统治、被占有全是上天的恩准!”[1]在这样的制度下,体现出的是强权和压制以及个体的自由否定,就更涉及不到个体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问题。“我们德国人在思想中、在哲学中经历了自己的未来的历史。我们是当代的哲学同时代人,而不是当代的历史同时代人。”[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明一定的经济基础影响着国家的上层建筑。对于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哲学的思想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指导。那么,对哲学的批判也可以说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中指出的根本问题是个体的自由即人的问题。因此,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的根本问题都要从人的问题理解,这样才能建立以人的问题为核心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深入研究人的生活的历史性活动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基础。
马克思用科学、严谨的态度,从工资、利润、地租等经济学的方面加以分析,揭露在看似平等的经济关系下的压迫与剥削。“我们从国民经济学本身出发,用它自己的话指出,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成反比……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1]在国民经济学中存在的经济关系使人们划分为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且没有说明缘由就把存在的结果——私有财产——作为既定的事实。因此,私有财产成为探究政治经济学批判问题的入口。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私有财产的概念分析,进一步得出异化劳动的重要理论。“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1]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作为工人生产的物品,对工人自身来说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的劳动相对立。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归资本家所有。因此,异化劳动带来的是人本身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异化。
“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1]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是异化劳动的产物。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也可以说是对象化的劳动关系,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从而实现人自身。“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人们谈到劳动时,则认为是直接谈到人本身。问题的这种新的提法本身就已包含问题的解决。”[1]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实质异化劳动,它归于人的发展进程中的环节。“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1]人的外化劳动的手段本身具有实践的扬弃。
马克思根据当时国民经济学环境,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深入的分析了私有财产、异化劳动、外化劳动等问题,进一步揭示政治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人的本质,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整个近代西方形而上学的批判奠定基础。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体现出人的实践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可以看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要阐明的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
三、马克思唯物史观对葛兰西的影响
葛兰西接触的马克思思想,一般是他的早期和中期的理论。集合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从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到阐明唯物史观的思想,葛兰西在一系列的理论中得到启迪。在葛兰西的思想中,实践哲学观点受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很大启迪,可以说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葛兰西提出的实践哲学汇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精华,内容上紧贴历史概念的脉络,并与现实社会相结合。
葛兰西在《狱中札记》提到“人人都是哲学家。”[6]理论都源于生活,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个人都会有源于生活的哲学。“即人们可以在特定实践的基础上去建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由于和实践本身的决定性要素相符合相一致,所以能够加速正在进行的历史过程,使得实践在其全部要素上都更为同质、更为融贯一致、更为有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6]葛兰西看来,理论与实践具有同一性。而同一性的保证就是存在不断的批判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理论与实践就会变的趁于一致。
葛兰西认为,哲学不应该是少数人的,被看作脱离实践的。哲学与历史应该是统一于实践中的。“一个历史时代的哲学,无非是那个时代本身的“历史”,无非是领导集团成功地加诸于世代承传下来的现实的大量变动。”[6]“如果说每一种哲学确实是一个社会的表现的话,那么,它就应当反作用于那个社会并生产一定的效果,……它所发生的反作用的程度恰恰就是衡量其历史重要性的尺度。”[7]因此,历史就像是一个画板,只有留下印记的,才是有价值的。他把实践哲学定义为绝对历史主义是为了论证意识形态的能动性,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确立人的地位,确立人的主体性。为了实现这一研究任务,葛兰西从对哲学本体的批判入手,进而研究了人的本质、意识形态等问题。在葛兰西看来,实践哲学在人类历史的运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精神发展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