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26期
关键词:自然界本质马克思

■ /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一系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事关全人类的生存以及繁衍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枯竭问题突出,生态学者们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主要有两种观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但是不管哪一种观点,都不能全面地去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马克思的生态观的确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生态伦理方面是一次深刻而全面的改革。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意识的提出,更加强调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为了人类未来的命运,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本矛盾,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生态观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一、自然界优先

自然界不是人们感性的外部世界这么简单。费尔巴哈认为感性世界是单纯直观的外部世界,是靠人们感觉出来的。那么,在费尔巴哈那里生态危机就与他的意识和他的感觉相矛盾了。马克思批判道:“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①费尔巴哈看到的是眼前的直观,看不到自然是先于社会而存在的,是客观的外部世界,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不是单个的、固有的抽象物,而是社会的历史中的人,要把人放在历史中去考察。

人是大自然孕育出来的产物,正因为有了简单的物质资料,人们才开始进行物质生产,物质劳动生产中出现的工业文明却使人异化成了大自然的主人。工业时代下的大自然已经变成了人类满足自己需求,物质上的,甚至精神上的工具,不再处于原始社会时令人敬畏的神圣的存在。“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②人类历史存在的第一个前提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其次是,人类开始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来表现自己的生命。那么,人类生存的首要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必须保证生命能够存活。没有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活。更何况是展现自己的生命,那么,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一系列的东西都将不复存在。

二、人是自然存在物和对象性的存在物

“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③现实中的人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无法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所进行的第一个简单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也是来源于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④

人首先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与动物一样,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一方面必须靠自然界而活,有生命力,另一方面,又与动物不同,人又是有意识的,能动的,社会性的存在,能够与自然界进行信息交流与转换。这种交流与转换催生了生产工具以及生产工具的变革,分工的出现以及分工的精细化,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齿轮。

同时,人又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人生于自然,改造自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作用于自然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⑤也就是说,人的本质要通过他的对象来体现出来,由对象来规定。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活动的对象改造物对人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任何的存在物能够脱离对象而孤零零地存在,而人的本质规定就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及实践活动——劳动本身来实现的,热情地追求自己的对象是人的本质力量地体现。

三、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都必须靠无机界生存和发展,“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⑥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出现的前提条件,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生产工具,以及科技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前提,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同时,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比如:山、水、虫、鱼、鸟、兽等事物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且是能够展现生命本质的艺术的对象,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使得人们能够展现自己诗性的艺术,独特的审美,在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效用之时,也能通过这些事物来认识自然界多样化的价值。自然界与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就联系在一起,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

但是异化劳动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使人彻底凌驾于无机的身体之上,这种恨不得为了物质利益割肉、卖血的行为,是一种低级的动物式的展现生命本质的行为。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

“人对人的最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人对妇女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⑦社会是在人类生产恒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中的人的本质只有在社会中的人才能体现出来。现实性的人是人和自然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人对自然的关系相应的也转换为人对人的关系。人不断地掠夺大自然,相应地也使人不断地去剥削、奴役着人。而这种现实的社会的人之间产生的这种关系是人对待自身方面的退化。比如:把妇女当成娱乐的对象,把儿童当作奴役的赚钱的生产工具,大到对大自然,把一切生产资料当成可以利用的改造的对象。也就是说,工业不仅展示了自然的本质,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规定中是有自然的本质规定的。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这体现了人的受动性,但是,人又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体,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是不能突破自然的界限的,人在改造自然之前,必须要对自然有一定的认识。只有很好地认识自然,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认识永远不能 穷尽自然的真理的,自然规律是人的本质不能突破的东西,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地同时,要尊重客观规律。当然,人的本质又是不断发展的,人要将自然的本质纳入到人的本质规定性当中去,纳入到人堆自然的认识当中去,纳入的越多,对自然的改造就越准确,对象性的活动才会进行地越顺利。

五、和谐共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现代社会中的“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消费主义”等各种异化现象,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部平衡关系的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念。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⑧机器大生产带来可观的生产力,同时也使人的观念发生了异化。转变以往的生态观念是解决问题的的首要任务。

真正的和谐共生社会中的人是马克思认为的,“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⑨无论在哪个社会形态下,人只有本着这样一种生产理念来对待大自然,人类社会才能得到永续发展。

六、结语

关注生态,势在必行。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无疑,马克思的生态观是必不可少的理论武器,不管在任何时代,都能散发出属于他的时代光芒。

注释:

①②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5,157,52.

③⑤⑥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6,105,56,80.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28~929.

猜你喜欢

自然界本质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