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改探索

2018-11-14陶娴婷无锡太湖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

■陶娴婷/无锡太湖学院

一、前言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思维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能够充分将社会资源和互联网创新成果融于一体,从而带动各产业经济飞速发展。近几年来,“互联网+”模式已经逐渐在各行各业流行起来。著名的教育学家潘懋元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将互联网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是现下各大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作为一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专业课教师,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时代的主旋律,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滞后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起步相对较晚,虽然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教材品种较为丰富多样,但是在教材的编写和整体内容编排上还是过多的依赖于西方的现行的教材种类繁多,但大部分在编写体例和内容安排上过多依赖西方先进的研究,从而缺乏本土化色彩,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企业的人事制度等的贴合度不够紧密。其次,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变化日新月异,各企业也会随着时代不断更新,不断创新和改革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但是由于目前很对教材的时代性不强,受出版周期的限制,很多前沿的理论,最新的政策法规以及先进的案例等都无法及时加入到教材当中去,例如“互联网+”时代下的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较少会在教材中出现,因此目前的教材内容较为陈旧和落后。

(二)授课形式单一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应用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介绍,知识点的梳理,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观点及其本质理念。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点为主的传统教学授课形式。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与实际结合紧密的学科,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企业需求导向为出发点,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各层级人力资源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注重理论知识地讲授,忽略对实践教学的深入探究和展开。学生也只在课堂上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无法完成将所学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转化。这种单一的授课形式,有限的课堂时间和授课空间,不利于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三)考核方式僵化

目前,我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考核成绩由40%的平时成绩+60%的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由平时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包括上课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表现如听课积极度,与老师的互动度,回答问题的次数,小组讨论发言等,以及平时作业是否按时提交,作业完成质量等情况综合考量打分。期末成绩则是根据学习统一组织安排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组成。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考核方面完成的较为到位,能够较好地检验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还是侧重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能力,从而忽略了思维考核,还是未能摆脱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我校对试卷要求需标准化,题型无外乎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述论述题和案例分析等,其最终考核的还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大部分学生通过几天的强化记忆便能轻松通过考试,这无疑不利于锻炼和开发学生的分析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互联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更新教学资源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的教材众多,在选取教材时,可以选择一些更加贴近我国的现实情况的的教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课程目标为导向,选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高的、内容新颖,案例丰富且具有时代性的教材作为课堂主要用书。同时,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前沿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最流行、最具时代性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挺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也可以打破书本教材受印刷版次的掣肘,打破无法将及时的信息和内容更新到书本上去的限制。例如,数字图书馆就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它可以使学者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查阅的图书馆,便于我们可以及时掌握最新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平台、公众号等,发布最新的案例和有关

(二)创新授课方式

1、丰富授课形式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改变授课方式,使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传统的授课模式与互联网时代下先进的教学方式,例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丰富多样的授课方式相结合,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1)翻转课堂。通过翻转课堂模式,我们可以将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网络查询资料,利用课前业余时间,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形式,结合课前的学习准备,互相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分析问题,老师则在一旁进行协助。这样一来就改变了传统地由老师填鸭式地讲授方法,而是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强化教学效果。

(2)微课、慕课。微课、慕课课堂也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新型在线开放式课堂,学生可按需自主选择。这种开放式的在线授课形式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辅助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未能理解透彻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慕课和微课,在线反复学习。慕课,微课也可利用企业资源,邀请企业知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进行讲授,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具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老师可以改变教学方法,使传统教育方法融入互联网教学方式,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技术和便利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将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

2、增加实践教学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当与企业相结合,相互融合,实现企业与高校的长期合作。首先,应当加强课堂实践教学环节,例如通过实践实训的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等形式,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融入社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我校应当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人力资源仿真模拟实验室,有配套的场地和设备,可供学生进行实践模拟,模拟企业招聘,人才面试等;同时应配齐相应的软件设施,利用互联网技术,可配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丰富多样的授课模式。最后,可以扩展校外实践基地,以基地为平台,加强企业与学校合作,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在企业中是如何运用的,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丰富考核方式

我校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的侧重点仍是以期末闭卷考核的成绩为主,考核的重点还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应当改变这种僵化的考核方式,将考核的侧重点转移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在考核方式上寻求多元化。期末考核的卷面分所占比重可以降低,除了上述的平时成绩计算方法之外,可以增加学生实践环节的成绩比重。例如,通过课堂的案例讨论;根据每个模块的知识点设置情景模拟练习,类似于模拟企业招聘,人才测评等等模拟实践环节;也可以结合时下流行的新颖授课模式,让学生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某个知识点模块,制作微课、慕课,或是老师组织翻转课堂,让学生来讲课,老师则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学生的表现作为打分依据。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通过网络上自主学习最新的理论前沿,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践考核模式,可以改善传统考核模式中靠强化记忆就能通过考试的形式,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转化能力,能否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场景中,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定位与目标。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在现代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