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草·希望》解读

2018-11-14李春苗青岛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31期
关键词:自序迟暮空虚

■李春苗/青岛大学

散文诗开头“我的心分外地寂寞”,是当下情绪的表露,《呐喊·自序》中,作者曾描述过自己的这种心境:“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鲁迅写作本诗时的心境与《呐喊·自序》回忆十多年前苦闷寂寞的情形大致相同。

鲁迅又说“然而我的心很平安”。“他以‘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来解说自己内心的“平安”,“没有爱憎”,是指心灵的麻木;“没有颜色”,说明鲁迅的内心世界已经失去了象征着活力和生机的色彩,陷入了思绪停滞的状态,这种老态与灵魂的枯槁、心灵的麻痹相互映照,构成了一个死寂的空间。

散文诗的第三节直接说明了鲁迅感到“平安”的原因:身体上的衰老和精神上的迟暮。“我大概老了”“头发已经苍白”“手颤抖着”,这是生理上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这是精神上的;在这里,鲁迅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的灵魂上的消沉变得具体可感。无论是生理上的衰老,还是精神上的迟暮,都使鲁迅在面对黑暗和空虚时,表现出令人压抑窒息的苦闷和寂寞。

一句“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开启了回忆:“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血腥的歌声”包括:“血和铁”——指激烈而充满血腥的斗争;“火焰和毒”——蕴藏在内心的怒火和刻骨的仇恨;“恢复和报仇”——构成鲁迅作品诸多精神内质中的一种,即“复仇”。当这些都空虚了的时候,鲁迅的内心就会充满失落、空虚、苦闷和彷徨。虽然陷入了空虚绝望中,但鲁迅仍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一次又一次用自以为的“希望”的盾来抵抗空虚的袭来,循环往复,再回到当下审视自己时,青春已逝,空虚依然无处不在。

作者自知身内的青春已逝,却坚信身外的青春仍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一系列独特的意象,表现了鲁迅内心渺茫的希望,包含了鲁迅内心希望递减,理想渐次渺茫的感悟。尽管如此,但鲁迅还是坚信,只要这些“悲凉飘渺的青春”尚在,希望就可因此而迸发。这是鲁迅身处虚无黑暗时对希望的坚守,也是他“韧性的战斗”的根本。

回到当下,面对现实,鲁迅沉痛地感慨青年的衰老,随后引用裴多菲的诗句和事迹,想以裴多菲的精神来感召青年,要求他们不要只领会到裴多菲诗句中消极的一面,而是以他为国献身的无畏精神激励当时的青年。裴多菲诗中的战斗精神没有死,而当代的青年们却“很平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这里的“可悲”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贬义,而是满含了鲁迅对当时青年们的失望和希冀;“可悲”也不是简单的指斥和批评,而是他深沉的激励。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原句译为“绝望是那样的骗人,正如同希望一样”——看似绝望,但却意外带来希望。鲁迅引用这句话,是为了阐明绝望有时只是表象,它有时同样也带来希望。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漂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这“不明不暗”的“虚妄”一是指社会的黑暗,二是指鲁迅自身内心的空虚。作者不希望身外的青春消失,“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就会在精神上完全衰老,生命力也就会彻底枯竭。

散文诗的结尾,鲁迅再次表明:青年们的消沉,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他把“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和“扫荡食人者”看作青年们的使命,在无情解剖自己的同时,又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传染给“正做着好梦的青年”,然而令他痛心的是,“青年们很平安”,且回顾四周,“面前又竟至于没有真正的暗夜”!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鲁迅内心,都陷入了《这样的战士》里的“无物之阵”。

“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绝望超越了语词,成了虚妄本身,此时冠以“希望”的名号亦无不可,而绝望又何尝不孕育着希望呢?鲁迅说“惟黑暗和虚无”是“实有”,但却从未停止过“面对它们进行绝望的抗战”。他在空虚和寂寞中感到苦痛,“然而新的生命就会在这苦痛的沉默里萌芽”,从这个角度来看,鲁迅不仅为青年们,也为自己,奏响这首希望之歌。

猜你喜欢

自序迟暮空虚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突然空虚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购买“空虚”
15 Seconds to Stardom
李军英
傍晚
抒怀
略论阮大铖的诗学观
高三的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