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力先生在汉语系词研究中的贡献
2018-11-14■/
■/
山西警察学院
一、王力先生之前的相关认识
自从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问世后,语法的问题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马氏文通》中,马建忠对比西洋语法,发现了与系动词“be”用法相似的一类词,他称之为“断词(一曰决词)”,即用于起词表词之间,断起表两词为是为非的词,包括“是”“非”“为”“即”“乃”等字。他进一步总结出“句读表词,往往以名代顿读为之者,而起表两词之间,无断词为间者,常也。”,但是他又从西洋语法的角度认为这是断词省略的用法。马既注意到汉语的“是”“非”等字与系动词“be”的相似之处,也注意到它们的不同,因此他称为“断词”但不归入动词。他的分析具有启发性,但没有揭示出这类词的来源。
杨树达不同意马建忠对这类词的处理方法。他认为马氏对此含混不清,未能说明“断词”是属于动词大类还是单独一类词。他索性将所有按现代汉语理解可以表是非义的词都归入动词,称为“不完全内动词”,这些词包括“是”“为”“乃”“则”“即”“曰”“谓”“唯”“惟”“有”“伊”“繄”“斯”“然”“徒”“非”“匪”“否”“不”“无”“微”“彼”等。如:
(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论语·学而》)
(2)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论语·微子》)
(3)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祖纪》)
(4)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5)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纪》)
(6)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7)醉而不出,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8)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大雅·文王》)
(9)克国得妃,其有吉孰大焉。(《国语·晋语一》)
可见,杨树达只注意到连接起表两词(借马建忠术语)的这些词在用法上的相似之处,并没有对其进行分类,而且他没有从古代汉语的实际出发,把复指上文的“是”也归入了系词,把连接起表两词判断其为是为非的词等同对待,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
这些研究有其积极意义,但总体来看,没有深入汉语语法本质,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王力先生关于汉语系词的论述
(一)初步认识
这一阶段王力先生只是进行了宏观上的认识,他在《中国文法学初探》“事物关系的表现”中讲到“主语与表明语的关系,在中国语里也不必用系词来表示。严格地说起来,中国上古是没有系词的。非但现代的‘是’字与上古的‘是’字的词性大不相同,就是上古的‘为’字,也由‘作为’的意义变来,不完全等于现代的‘是’字。因此,凡古人用‘为’的地方,都是特别着重‘是非’的;用‘为’字表明主格与表明语的关系乃是特殊的情形,不用‘为’字却是正常的情形。”“以名词为表明语的时候,也用不着系词。‘孔子是鲁国人’在古文里非但可以说‘孔子,鲁人也’,甚至于可以说‘孔子,鲁人’。‘孔子为鲁人’说法,在古文里是罕见的,除非在补充语里,例如说‘子不知孔子为鲁人耶?’”
王先生明确认识到:第一,上古汉语本就没有系词,无所谓省略;第二,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是”是两个不同的词;第三,上古汉语的“为”与现代汉语的“是”也不相同。这些认识都是在把上古汉语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与现代汉语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的,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并没有深入探讨汉语系词的产生和来源。
(二)基本定型
在《中国文法中的系词》(1937)里,王先生细致地分析了汉语中系词的使用条件,可以充当系词的词以及系词“是”产生的时代、来源等。
文中,他认为汉语中的系词有“为”“是”“非”三个,并进行了论述。
(1)王先生指出,“为”的系词性来源于纯粹的动词“作”“造”义,他将“为”的使用情况分为20类,其中有十类动作性很重,绝不能当作系词看待;其他归为了系词,如:
①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
②颖考叔为颖谷封人。(《左传·隐公元年》)
但是王先生又认为他们的使用都有条件限制,如第一种的主语只能是指示代词,第二种用法相当于英语中“is”等等,这些都不算作纯粹的系词。因此,他并不把“为”看作真正的系词。
(2)关于系词“是”的来源,王先生通过分析先秦两汉典籍中的用法,得出“是”的系词性应是从指示代词的用法(“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发展而来,因它常处在主语和表明语之间,指示性稍微减弱,就可用来说明主语如何,进而连接主语和表明语而发展为系词。虽然从意义上“是非”之“是”很容易引申出“承认某一事实”,与系词联系较接近,但无法从语言使用中解释系词“是”连接主语和表明语的事实。
文中,王先生考查古代典籍中的使用情况,认为系词“是”产生于六朝时期。他认为最纯粹的系词连接的主语应该是名词或代词,具备表明语而且表明语也是名词。如:
①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②显问:“此是何地耶?”(《高僧传·法显传》)
此外,还包括没有主语或表明语省略或表明语前置的情况,如:
③卿云“艾艾”,定是几艾?(《世说新语·言语》)
④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对曰:“不是。”(《壇经·顿渐品》)
另外,表明语也可以是动词或子句等谓词性成分或是较复杂的名词性短语;主语有时可以是子句:
⑤谢太傅曰:“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世说新语·文学》)
王力先生更进一步探讨了系词“是”产生以后逐渐发展出的一系列灵活用法,并进行详细分类,但他明确指出这些灵活用法都不应继续看作系词,是近似副词了。
在王先生的分析和归类基础上,关于系词“是”的研究结论已基本确立,大体框架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后学者发现,系词“是”的成熟应该早于六朝。
(3)这一阶段,王先生的学术观点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他认为上古汉语有表否定的系词,即“非”“匪”是汉语中的系词,从反面联系主语和表明语两项。如: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但他也认识到,上古汉语中“非”不单用来连接主语和表明语两项,还可以用作否定副词,即上古汉语有两个“非”:否定系词和否定副词。这种分别看似有道理,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二者界限并不严格,不能因为连接的词语性质不同就一分为二,因为汉语中名词可作谓语,副词也可修饰名词谓语。因此,“非”也不能算作纯粹的系词。
(三)订正补充
这一阶段的观点体现在《汉语史稿》和《汉语语法史》著作中,论述中基本继承了《中国文法中的系词》的相关观点,作了一些小的修订。论述中严格界定了“系词”的概念,即“在判断句中把名词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这就又把系词的范围缩小了,前面所说的表明语为动词、形容词、子句以及兼格的类型就被排除在外了。他还指出“为”和“非”都不能算作系词,对《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中将“为”“非”归为系词的观点进行纠正,并将汉语真正系词产生的年代推到了西汉末或东汉初。书中还对“是”从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过程做了梳理,认为直到判断句中摆脱了语气词“也”,“是”字必不可少,而且前面可以加“不”构成否定代替上古的“非”时,系词句就已经成熟了。
王先生在论述汉语系词的产生和发展时,不仅认识到上古汉语系词的缺乏,而且探讨了汉语系词缺乏的理论根据,“有很多语言从来都不产生系词”,并联系欧洲语言系词后起的事实,指出系词在语言中并非必不可少,而是随着语法日趋精密化而产生的。
三、王力先生的研究对后代的启发
(一)关于系词研究方面
王先生认为汉语的系词“是”可能来源于“是非”之“是”或指示代词“是”,最后通过分析认为来源于指示代词的可能性更大,但是这种说法产生了一个问题:指示代词“是”意义上并不能产生出系词的用法,而“是非”之“是”恰好可以有承认某一事实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要否定系词“是”与“是非”之“是”有继承关系呢?于是部分学者受到启发,开始从“是非”之“是”探索系词的来源,如洪成玉、洪心衡等就明确反对系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的说法,冯春田、罗杰瑞也有类似见解。从意义上讲,似乎系词“是”来源于“是非”之“是”更合理,但这种说法无法说明一个动词(“承认”)或形容词(“正确的”)一跃而变为连接两个名词性成分的系词。
全面分析,应该认为汉语系词的产生是:上古汉语经常使用指示代词来复指前面较复杂的主语,而在可以复指的代词“此”“是”“斯”等中,“是”自身意义正好与表判断的意义有了契合,于是,指示代词“是”发展成了系词,而“此”“斯”等没有。
王先生后来把系词的产生年代推进到西汉末或东汉初,但是后来学者们在文献中发现了很多西汉时期就已经确定“是”作系词的用例,并且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彗星图》中发现了五个“是”作系词的用例,可以证明至少在西汉初,“是”作系词的用法就产生了。
(二)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王先生在研究过程中,始终本着“例不十,法不立”的原则,广泛搜罗例证,推求汉语中普遍性的语法规律,注意分清例外和通例,对于孤证,一般采取保守审慎的态度,不拿来破坏通例,如王先生提到有人拿“是鲁孔丘之徒与?”(《论语·微子》)来证明先秦就已经有了系词“是”,但因为这类型例子太少,因此他认为不应当用作系词产生的证据。这种研究态度非常必要,因为任何规则都可能有例外,如果不分清例外和通例,就可能会否定一切语法结构规则和语法演变规律。
王先生在语法研究中,还非常重视语言的系统性和历史继承性,在系词的研究中,不仅认识到汉语与西洋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如英语的“The horse is strong.”用汉语说只能是“马壮”,没必要用系词连接;而且也注意到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系统上的差异,现代汉语表判断的句式必须用系词联系,古代汉语不用系词表示判断却是常态,因此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来谈上古系词的“省略”;古代汉语虽然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但也不能完全割裂,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所面临的问题,系词“是”的产生必然有它的根源,必然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王先生通过考查“是”在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最后认为系词“是”的产生是由于常用在主语和表明语之间来复指主语,久而久之,复指作用减轻,就专用来连接主语和表明语表示判断。
四、结语
王力先生对汉语系词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搜罗大量语料,通过历史比较的方法系统考查了汉语“名句”句法结构的特点和系词的产生、来源及发展过程,对后代深入认识汉语系词的特点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王力先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精神也深深启迪了后人。
注释
:①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9.
②同上,第395页。
③同上,第325页。
④杨树达.《马氏文通》刊误[M].北京:中华书局,1962:80.
⑤杨树达.高等国文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120.
⑥王力.中国文法学初探[J].清华学报,1936(1).
⑦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402.
⑧王力.王力文集(第十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430.
⑨郭锡良.汉语史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9.
⑩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