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逻辑的自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逻辑内容用户

■ /

在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自媒体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在互联网背景下,运用互联网逻辑提出适合自媒体行业发展的运营策略,才能形成这个行业稳定的发展和盈利模式。这样,更多优秀的内容创业者才会涌现在我们眼前,而非掩盖在少数几个大号下举步维艰。

一、什么是互联网逻辑

传统媒体在面对互联网大潮时,整个媒体生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和结构性的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内容的价值想要得到实现,就必须以更好的技术和服务真正融入互联网。以下三点是理解互联网逻辑的三个要点:

(一)以用户为中心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媒体有着专业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等绝对优势,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媒体始终占据着主题地位,媒体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传播。然而在新媒体时代,自媒体的出现,更让许多原先的受众变成了现在的传播者,他们以个人为传播主体,参与到信息和内容的生产和传播,由于这些自媒体人拥有的用户基础和传播能力有限,他们只能各自占据不同的兴趣板块,生产针对性更强的内容,吸引着数量庞大却又兴趣迥异的用户。

(二)强调服务体验

在传统传播时代,媒体传播以单向传播为主,而在新的融合媒体时代,被赋予更多权力和能力的用户渴望更多的参与和体验。用户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传播在当代社会俯拾皆是。众多依靠互联网快速成长的品牌如Uber、黄太吉、叫个鸭子正是强调了服务体验的重要性,才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在传统传播时代中难以置信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三)破除唯内容论

对于自媒体而言,技术和服务可以将其生产的内容和信息快速传播,获得更高的关注度。此外,由于自媒体运营团队一般小型,能力也较为有限,持续的精彩内容的生产往往成为困扰,技术的推送与投放,服务的跟进与黏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内容的不足。内容的重要性从来都不会被质疑,但是唯内容论在互联网时代是绝不可取的。

二、自媒体的发展与现状

(一)自媒体的发展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为什么自媒体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兴起并得到迅速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技术的支持。在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下,似乎只要内容有爆点、更新及时,很容易将自己推上头条。善于运营自媒体的人也会通过各种符合其自媒体发展的技术手段维持其受关注度并寻找商业化变现模式。

(2)信息的需求。特别是智能手机普及的现代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收和传递信息。以手机、微博等为平台的自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信息,很好地满足了这种需求。

(3)较低的准入门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运营者,目前自媒体行业中全职从事自媒体工作者占比较低。但随着自媒体行业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摸索和成熟,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自媒体行业。

(4)传统媒体的缺陷。现有的传媒体制下,传统媒体的传播行为受到来自行政与市场的双重压力,在面对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敏感话题时顾虑重重,错过最佳的时机,有时候甚至失语,导致人们的知情权不能被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媒体凭借自身方便快捷,人人皆可发声的特点,成为了社会公共话语权表达的前台。

(二)自媒体行业的现状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在自媒体领域出现了一股“春风”,多个知名大号融资成功。先是吴晓波领衔的狮享家基金为一众优质大号注入资本,自媒体标杆“罗辑思维”也完成亿元级别B轮融资,接着知名媒体人范卫锋又宣布其创办的高樟资本将专注于自媒体产业投资,高调杀入战场。发展至今,也是日趋稳定。但是除去这些大号,一些小的自媒体创业者却仍旧举步维艰,存在着变现困难的问题。

另外由于自媒体这个事物的新兴性,目前全职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大概只占半数,专业化程度非常低,大多是“半路出家”的新手,资历和经历都不足。而且该群体的心理状况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无法从自媒体从业者这个职位得到职业满意度,同时生活幸福度也很低,认为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纵观整个行业,超过半数的自媒体从业者认为自己寻找不到投资,也很难变现,而且整个行业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参考,虽然自媒体创业门槛非常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三、互联网逻辑下的自媒体运营策略

前文陈述了互联网逻辑的理解要点和自媒体随着发展所逐渐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笔者将提出互联网逻辑下,对自媒体运营策略的一些理解,分别从三个要点阐述。

(一)维持用户量

用户量是一个自媒体赖以生存的基本。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只要有爆点,有推手,就能使一个微博号或者微信公众号一夜成名。但是如果缺乏可持续的维持手段,用户的流失也十分明显和快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维持和增加用户量进行努力。

(1)制造爆点,引发关注。一个自媒体若想得到关注,获得第一批用户基础,就应该善于抓住热点,制造爆点,以互联网技术进行适度投放和曝光,才能在信息稍纵即逝的信息爆炸时期得到关注。(2)持续输出精品内容。影响力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媒体的爆炸式增长让读者获取信息的来源选择极其丰富,如果不能够持续输出精品内容的自媒体会让粉丝大量流失,之前的努力就只能付之一炬了。(3)增加互动元素,增强用户黏度。在用户日益渴求更高参与度的大潮流下,为了增强用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自媒体也应增加更多的互动元素。例如新浪热门微博“微博搞笑排行榜”每晚10点推出的热门话题讨论就迎来了数以万计的粉丝参与热门评论的争夺,这样也为自媒体的趣味性增色不少。

(二)线上与线下结合实现更好的服务体验

自媒体想实现用户更好的服务体验,线上的内容推送和活动参与是不够的,更多的受众渴望在线下的真实世界中切身体验自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同样以“深夜发嗤”为例,该公众号在2015年下半年在广州等地举办的粉丝见面会,吸引了一大批粉丝的参与,见面会前的热烈讨论,见面会时的积极参与,以及见面会后相关文章的发布和推送也及时到位,使得该公众号不仅很好地维系了广大粉丝的忠诚度,也吸引了更多的粉丝。

(三)寻求符合自媒体的商业化变现模式

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不断地提高内容质量和吸引更多用户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商业化变现。然而自媒体数量庞大,领域众多,风格各异,无法套用现成的或固定的商业模式。尽管大环境不尽如人意,但行业内的努力我们也不能放弃,要勇于创新和尝试。

总而言之,自媒体的变现之道是从自媒体本身的定位出发,只有寻求和探索到符合自身定位,又满足用户需求的商业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在缺乏前人经验借鉴的当前,只有自媒体人自身的探索才能逐渐成型和发展成熟。

四、结语

新浪微博CEO王高飞提出“三个不等于”:流量不等于品牌价值,访客不等于用户价值,收入不等于商业价值。关于自媒体的许多想法相继提出让我们知道,在这个自媒体行业,并没有固定的路子可以走。运营模式的不明确是许多自媒体人生存状况堪忧的主要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要在互联网逻辑下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并制定措施直击痛点,才能真正走出属于自媒体的行业之路。

[1]喻国明,张超,李珊,包路冶,张诗诺.“个人被激活”的时代:互联网逻辑下传播生态的重构——关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观点的延伸探讨[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5):1~4.

[2]李晓芳.自媒体如何扩大影响力——以《罗辑思维》为例[J].新闻世界,2014(03):126~127.

[3]喻国明.在连接中创造价值:互联网逻辑下的传媒运作[J].新闻战线,2014(07):30~31.

[4]张贞.从“罗辑思维”看自媒体传播特质与生长空间[J].传媒观察,2014(10):21~23.

[5]罗斌.网络自媒体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6]邸亚峥.自媒体平台的盈利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

[7]范钦儒.自媒体盈利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5.

猜你喜欢

逻辑内容用户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逻辑
父母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信用卡资深用户
主要内容
两新党建新媒体用户与全网新媒体用户之间有何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