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利主义:《我的前半生》生活主旋律

2018-11-14邵秀荣

电影文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唐晶罗子君主义

邵秀荣

(湖北理工学院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 435003;湖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一、引 言

近年以女性为主角的影视剧增多,如《芈月传》《女不强大天不容》《欢乐颂》等,既有古装片,也有职场片和生活片。2017年7月热播的情感剧《我的前半生》尤其引起热议。它讲述了全职太太罗子君,原本靠着丈夫陈俊生,过着安逸的生活,离婚后一切归零,在闺密唐晶及其男友贺涵帮助下重新进入职场,在自我成长中打破困境,自力更生的故事。

无论剧中还是剧外,关于女性、婚姻等话题再次被重复,崇拜、赞美、不屑、抨击、咒骂、诋毁等声音同步发出。但无论是对唐晶的遗憾怜惜,对子君的赞誉诋毁,还是对凌玲的蔑视抨击,观众始终不能否定:女性社会地位及利益越发受到重视。

显然,女利主义的因素贯穿全剧,已成为当代女性生活的主旋律。女性,已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男性提供的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要想活得精彩,无论是活成唐晶、罗子君还是凌玲,都需要自己努力,独立自主才是女性生存的基础。

二、术语界定

“女利主义”是指将女性自身利益放在首位,提倡女性利用自身优势,努力追求并达到自己目的一种社会现象或思想潮流。“女利主义”的“利”可以理解为女性的“利益”“胜利/目的”或者“优势/好处”。狭义的女利主义的“利”特指“利益”。狭义女利主义认为:女利主义就是实惠主义;男人能赚钱养自己的时候就可着劲儿地享受;男人成为累赘的时候就选择离开。

从现代社会的男女两性关系、女性独立工作生活、女孩要富养、女强人、女汉子等方面可以看到,现代社会是女利主义思想盛行的社会。

现代女性经济独立,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追求不同的利益,善于利用女性优势,努力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代发展给女性带来了更多个性彰显的机会,逐渐摆脱掉男性霸权下被奴役般卑微的社会地位,活得日渐独立精彩。

三、细节诠释

(一)女性利益

女利主义的女性利益包括很多方面,自由、婚姻、家庭、爱情、金钱、友谊、工作、机会、选择权等。不同年龄的女性,最关注的利益有所偏重。比如,成年女性更关注婚姻和家庭。爱情和金钱往往被视为婚姻和家庭的基础。有爱情有物质基础的婚姻和家庭应该会更加稳固。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的最大利益莫过于家庭,但丈夫陈俊生移情别恋,使她瞬间感觉一无所有,但她并没有绝望,这为接下来唐晶和贺涵帮助她尽快适应职场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当代女性不同于旧女性的关键之处。当代女性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声音:离开男人我要靠自己活好。为了能使她适应新生活,闺密唐晶及其男友贺涵设法帮她摆脱困境,从头开始到独当一面,罗子君经历了很多利益得失。

作为全职太太的罗子君是狭义的女利主义代表:让男人可劲儿地爱女人,女人尽可以尽情享受男人的劳动成果。失去家庭后的罗子君是女利主义的另一个方面:利用自身优势,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从能够赚钱养自己、养孩子,直至在职场得到一定的认可,与吴大娘共同打拼新的天下,同时也有了一定的积蓄,能够帮助妹妹创业养家。

唐晶的最大利益应该是她的工作。黄金“剩女”的身份(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基础在于她职场的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的独立,与贺涵的十年但没有婚姻的感情,在面对子君时逐渐灰暗,在贺涵离开时她尽管感觉痛苦但还不至于感觉天塌下来,因为她是独立自主的,真正的爱情才是她选择成熟婚姻的基础。这是剩女的可贵之处,剩女之所以一直剩着,还能活得鲜活的主要原因在于她不靠男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剩女这个群体生动地冲击了父系社会和男性霸权的很多不公平的规则,同时也在证明着现代女性可以靠自己活着的。剩女现象是女利主义的典型表现之一。

凌玲的利益是很现实的,金钱,或许有爱情的因素,或者说物质基础,才是她追求的。对一个离了婚还带个儿子的普通职员来说,能嫁给年薪百万的陈俊生,反正是赚了。“小三”上位赢取利益,也是女利主义在现代社会的一个典型表现。

(二)女性目的

当代女性有同一个奋斗目标——“生活幸福”。但不同女性所处的位置不同,幸福标准也不同,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也有差异:罗子君以家庭为主相夫教子、唐晶追求事业不嫁不婚、凌玲为爱离异“小三”上位。

罗子君信奉“家庭就是全部”,因为陈俊生给了她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家务活由保姆来做,她每天逛街、买东西、斗“小三”,悠然而被动地享受着被给予的利益、陈俊生的劳动成果,无疑是典型的女利主义者。同时,陈俊生也是女利主义者,男性女利主义者,他在给妻子提供着她需要的利益。而婚变彻底将罗子君变成了另一种女利主义者:必须靠自己,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努力为自己和儿子争取生活必需的各种利益,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唐晶的目标在于职场游刃有余。已是黄金剩女的她虽不乏追求者,但始终没有仓促结婚。她并非没有对婚姻的期求,只是她更关注自己的自由自在和事业发展。她需要的是两情相悦、有爱情又有金钱的高质量婚姻。她应该算是最典型的当代女利主义者。

凌玲更善于计较得失,也许是长期接触数据的细节算计的职业病使然,时刻考虑的是“反正找到陈俊生我是赚了”。另外,在她对待平儿和佳清参加冬令营的不同态度上,也是用数字在分清她的儿子(伍万元)与罗子君的儿子(八千元)的利益。她的女利主义思想更多的是狭义的利益得失对比。

(三)女性优势

女性作为两种生理性别之一,从人类之初就处于被保护的地位,在当下则具备更多的自由,以更大优势生存着,大致分析如下:

1.传统观点:中国传统就是男人养女人。尽管父权社会男性霸权下的女性地位低下,但不可否认女性在被欺压的同时也在享受着男性的保护,因此她们必须相夫教子。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也给人们灌输了一种思维定式:女人,理应由男人养着。于是,当男人做得不好或向女人提出更多要求的时候,女人可以大言不惭地说:“你是男的,该养我。”此时男人自然无语。女人也有了悠然地享受男人奋斗成果的历史依据。

2.女性生理优势:

(1)性:常有人说“男人用下半身思考”。女人可以接受有爱无性的婚姻,但男人不行,即男人无性无爱、女人无爱无性。男人付出下半身,不等于将付出下半生;而女人付出身体的时候,往往希望这个男人能够陪伴她的下半生。女人的性态度更谨慎于男性。男人对性要求更多,而性需求的满足需要女人的配合。因此,性成为女人从男人处获取利益的一个筹码。

(2)生育:新生命孕育需要具备男性精子、女性卵子。但孩子的孕育到出生是在女人的子宫里。没有女人,生育就成了问题。女人不愿意生孩子,男人也无可奈何。于是,女人具备让男人心甘情愿地提供利益的另一个筹码。

3.女性自由选择:当代男女基本平等。女性不再凡事从父、从夫、从子,其选择权自由已受到法律保护。于是,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女性很容易会有这样随意的思想:“我想工作就工作,不想工作老公得养着我;我想生孩子就生孩子,不想生孩子你也不能随便甩掉我。”在这点上,男性是被动的。

唐晶是现代新女性的代言人:独立自主、努力向上、精彩生活,典型的自力更生者,选择了职场,以30余岁的年龄依然不婚不育,在旧时候很罕见。但当代大都市中这类女性活得有声有色,甚至有选择心仪男性的自由。

子君是现代传统女性过渡到新女性的代表:从靠男人到靠自己,被动接受施予到主动独立生活,身体力行地证明:决定女人一生的不是婚姻,而是女人自己的选择与行动。女人若够强大,可以直面自己随时改变的婚姻,活出自己的态度。

凌玲是被鄙视的“小三”“心机女”,她与陈俊生的结合:一个专科毕业的普通职员,离了婚带着孩子的女人,能嫁给一个年薪百万的公司高管,在观众眼中或许是创造了一个婚姻奇迹。鄙视也好不屑也罢,不能否认的是,她生活目标很清楚,也一直在努力,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或手段,她最后选择并争取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关键在于,她一直是自力更生的独立生存者。

(四)小结

独立自主也好,依靠男性也罢,大家关注细节就会发现:当代女性对男性的依赖的实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男性对女性的要求也随之变化。罗子君的经历就是现实的证明,从完全依赖陈俊生,到靠自己独立生活、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下。

当代男性已经不再认为无条件地供养一个“贤妻良母”是理所当然的;当代女性也不再期望男人会是自己的永久“粮票”;双方都在不断地变化,同时追寻着自己不同时期所需要的不同东西。男性不再独霸天下,女性已从幕后走到台前,且充当起主角。

四、现实意义

《我的前半生》中的三位女主角无一例外都是女利主义者。同时,贺涵、陈俊生也是女利主义者。贺涵为唐晶牺牲自己,主动帮助子君。陈俊生不仅给予凌玲母子更加衣食富足的生活,也试图关照着前妻子君及其家人。

凌玲在追求自身利益同时吸引了俊生,使其远离子君;子君在追求自己生活的同时吸引了贺涵,使其远离相伴十年的唐晶;而唐晶工作利益的争取,也势必牺牲了贺涵。多数人眼中的凌玲是“小三”,道德的颓废者,插足别人家庭,破坏别人幸福,是世俗人眼中的淫荡者、坏女人。唐晶自然是女强人,孤单地傲立职场,无论生活或工作都异于普通女人,活得很张扬。子君,从一个温室花瓶到职场精英的脱胎换骨,真正鼓舞着众多女性。

从女利的角度来说,男人对女人的好只有一种:尊重爱惜她,不让她与痛苦为伴,与委屈为伍,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其他的好才有意义。但一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难免会影响甚至损害别人的利益,这是地球生物链中最常见的现象,其中必然会有各种冲突,自然也无法达到每个人都满意,这些其实与信仰、价值观无关。无论信仰什么、价值观怎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没有永久的朋友和敌人。要适应社会、顺应变化、努力追求,力求活得更好,自然无法避免“利益”二字,因为世人评判成功与否的标准往往是此人是否拥有很多名声权力。

因此,研究女利主义现象,分析其中问题及利弊,试图协调社会各种关系,理清男女两性关系,追求两性生态共生、和谐同存、家庭幸福、社会安定,才是该研究的本意。

五、结 语

近年来关注当代女性情感、婚姻、家庭、心理状态、生存状态等方面的影视剧中,女性的独立奋斗成功的历程的确给女性朋友们很多的感想与激励。《我的前半生》剧终时,子君是独立的:与密斯吴一起投入新的工作与生活,从一个相夫教子的当代传统女性成长为自力更生的当代新女性,最终实现了从摆脱仰视男性霸权到活出女性精彩的蝶变。

可见,女性身份已经从欲望的客体转变为主体,从被动到主动,从集体失语到打破沉默,从无所求到求所需,从靠人养到养自己甚至别人……女性在操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诸多社会责任,坚定地成长为地球人类生物链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女利主义,究竟是指凌玲的颓荡、唐晶的张扬,还是子君的拼搏?始终不能确定,或者说三者兼有,褒贬共生,利弊同存。因为无论三人中的任何一人,都活得很努力、独立,争取自己想得到的,力求生活得更好,这才是女利主义的核心:把女性地位及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提倡女性利用自身优势,努力追求并达到自己的目的。

猜你喜欢

唐晶罗子君主义
新写意主义
近光灯主义
《我的前半生》的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Literature Review on Chinese Luxury Buying andHerd Behavior
娜拉走后到底怎样?
——对鲁迅论断的新解读
42集连续剧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
同在一个频道才能往下聊
相缠10年,唐晶和贺涵为什么走不进婚姻
《我的前半生》:工作的女人最美丽,下厨的男人最性感